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命由己定 福祸之门惟人自选(图)
 
行善可改命是真实可信的。

【人民报消息】有这么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意思是天注定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古代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说明命运确实是可以改变的,灾祸是可以避免的。 民国军官的故事 在谈到「命运天注定」这个话题时,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就和我分享了她家中一桩真实的往事。 这位朋友的外公年轻时在国民政府中任军需官。当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相师,据说是铁口直断,奇准无比。外婆就请相师给外公算算前程。没想到相师沉吟良久后说,这位先生以后怕是饿死之命。外婆大怒,扔下酬金,拉着外公就走了。 后来中共夺权,外公带着家小回了江南老家。老家是座千年古镇,四世同堂的传统家庭比比皆是,民风淳朴。当年外公虽然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每场运动都得出来露个面,但没有人真的为难他,更没人抡起大棒子打过他。就这样外公平安熬到了文革结束,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好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外公嗓子疼去看医生,居然查出患了食道癌。几个月后外公就过世了。生命的最后两周因为吞咽困难,几乎粒米未进。看着老伴那张日渐消瘦的脸,外婆想起了从前相师的那句预言,不由得潸然泪下,原来一切早就注定。 后来外婆常说,外公当年战乱之时掌管军需大权,在物资最紧俏的时候不贪不腐,守住了本心,所以算是积了点阴德,文革那场大劫,平安度过了。可这饿死之命,看来无论如何都躲不掉啊。这样的故事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您问问家中长辈就知道了。家族中,祖辈上,总会有那么一件两件往事,除了「命中注定」四个字,没有别的理由可以解释。 不过接下来这个故事中,主人公裴度年轻时也被相师断为饿死之命,却因为所行的一件善事,改变了命运。这个故事也因此成为了千古佳话。 裴度还带的故事 裴度是唐朝末年的一代名相,一度位极人臣,生前死后都享尽荣华。不过他年轻的时候却颇为潦倒。一天城中来了一位相师,听说算得很准,裴度就去问个前程。没想到那位相师说:「郎君您的面相与常人不同。将来如果不为贵人,必是饿死之命。不过现在我还看不出来贵在哪里。要不您过段时间再来,我再给您细细看看?」 相师虽然说得婉转,不过裴度自然是听懂了。好在他生性豁达,既然命该如此,那就安然接受吧。 那日,裴度去香山寺散散心,看见一位打扮朴素的妇人,把一个提袋放在庙里的栏杆上,祈祝了很长时间后才叩拜离去。过了一会儿,裴度发现妇人的提袋落下了。不过这时已经追不上她了。于是裴度就将提袋保管了起来。太阳下山了,仍然不见那位妇人回来,裴度就带着提袋回了旅馆。 第二天一早,裴度又带着那个提袋去了香山寺,寺门刚开,那位妇人就急急忙忙跑来了,茫然失措,长吁短叹,好像遇到了意外灾祸的样子。裴度就迎上去询问。妇人说:「我的父亲无罪被拘。昨天有位贵人给了我两条玉带,一条犀牛带,价值一千多串钱,打算用它来打点主管之人,不幸丢失在此,看来我老父亲就要大祸临头了。」 裴度把那提袋还给了她。妇人哭着拜谢,请裴度留下一条玉带,裴度当时虽然窘迫,却还是微笑着回绝了。 不久,裴度又遇到了那位相师。相师仔细看了看他后,惊讶地说:「郎君一定是做了善事,积了大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了。」裴度将前几天的事告诉了他,相师连连点头赞许。裴度后来果然出将入相,辅佐过四位皇帝,最后功成身退,76岁那年在洛阳安然过世。 袁了凡行善改命的故事 另外一个著名的改命故事发生在明朝。江苏吴江县有一位名叫袁黄,号了凡的读书人,早年偶然遇到一位姓孔的老人,鼓励他去参加科举考试。老人说自己得了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的真传,能算出他一生的运程,然后告诉他科考会考取第几名,哪年会做上贡生,某年会当上县长,三年半后辞职回家,53岁时寿终,无子。 袁了凡听了老人的话,去参加了科考,以后几年的人生果然同老人说的一般无二。他一开始万分惊诧,后来就淡然处之,再后来就安于天命了。不过37岁时的一番奇遇却让他的人生有了彻底的改变。 那一年,他遇见了云谷禅师。云谷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禅师接着解释说,造就人生吉凶祸福的关键,其实在于人自身。将不好的习性尽量改掉,化吝啬为施舍,偏激为平和,虚伪为虔诚,浮躁为沉稳,骄傲为谦虚,懒散为勤奋,残忍为仁慈,刻薄为宽容,尽量积德,尽量自爱。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加强,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就会给自己造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 禅师的话对袁了凡来讲如同醍醐灌顶。与其被动接受人生,不如活出点意义来。向禅师拜谢后,他把从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不论大小轻重,到佛前全部都说了出来,并且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从此以后,当初孔先生给他算的命就不准了。 余下的一生中,他努力自省改过,尽力修身积德行善。而他后半生的命运也得以完全改写,不但考中了举人,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还有了儿子承欢膝下,健健康康活到了74岁。可谓无求而自得。 69岁那年,他给儿子写了一本家训,这就是著名的《了凡四训》。书中讲到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向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的种种效验,读了无不令人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一生来「现身说法」,证明了行善改命是真实可信的一件事情。《了凡四训》被后世认为是有益世道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转自大纪元「未解之谜」栏目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2/16/7390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