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李炳 得張仲景真傳(圖)
 
顏雯
 
2021年8月13日發表
 



李炳德行貴重,無論患者身份如何,總是盡心竭力。他重義輕利,從不以「調理」爲名,將行醫作爲牟利的手段。

【人民報消息】李炳德行貴重,無論患者身份如何,總是盡心竭力,不問寒暑,不分晝夜,只要有人來請,就會親自前往救治。他重義輕利,從不以「調理」爲名,將行醫作爲牟利的手段。

李炳,字振聲,號西垣,是清朝江蘇儀徵人。他從幼年時就開始學醫,卻一直未能掌握玄奧、精深的醫理。李炳很苦惱,於是決定潛心鑽研《易經》。十年後,他終於對四時變化、陰陽消長之理有所頓悟,還發現《靈樞》、《素問》的精妙所在,在醫學上大有長進。

他年輕時曾往來於湖北、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到了晚年,居住在江蘇邵伯鎮瓜州渡口一帶。李炳不僅鑽研過上古的醫書,對「醫聖」張仲景的醫書也理解頗深。他善用白朮,也是因爲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與《傷寒論》中獲益良多。

有婦人腹脹得厲害,大夫給她開了藥後,不但沒能使她的病情好轉,反而更加嚴重。李炳告訴她,只需要服用白朮即可。到了第五天,她的腹脹就消失了。

有個病人渴得厲害,吃遍所有的涼性藥物,卻一直不見好。李炳讓他服用白朮,第二天就好了。

當別人問起白朮爲何會有這樣的療效時,李炳回答:「這都是張仲景的書中所記載的療法。他在《金匱.痙溼暍篇》中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大便很堅硬但排小便很順暢,就得在藥方中去掉肉桂而加上白朮,因爲白朮的通便效果勝過其它。他在《傷寒.理中圓》中也說過,對渴了要飲水的病人,得在藥方中加上白朮,因爲白朮止渴的功效極大。」

後來有一個姓趙的病人,背部惡寒,別的大夫都認爲他得的是少陽病,於是給他開了肉桂、附子之類的藥。可他服藥後,病情仍不見好轉。李炳看過後,給他開了白朮、茯苓、桂枝的方子,他照方服用,馬上就好了。

一位姓餘的病人已六十歲了,腰背疼痛,咳痰且有寒熱的症狀。李炳讓他服用白朮、茯苓,他的病很快就好了。李炳說:「這也是在《金匱要略》中有所記載的。」當地人見李炳用白朮竟這般出神入化,都稱他爲「李仙」,還親切地叫他「李白朮」。

清代江南名士焦循曾患病,「嘔血,夜嘔數升,嘔已而咳」,以爲不治;他父親「臂痛,不能舉」,以爲將成偏枯,但李炳前往救治後,父子倆很快恢復健康。

李炳即使在去世前一個月之時,還去了焦循家,爲他身患重疾的兒子、媳婦、孫子診病。他們所患的不是急症,就是痼疾,還有被其族人誤診的疑難雜症,可李炳卻「不畏勞煩,不恤人言」,「爭命於須臾轉移之機,其應如響」,最終用通神的醫術治好了焦循一家人的病。

這家人感念不已,一個月後,得知李炳去世的消息,都像失去親人一樣,泣不成聲,悲傷難抑。

李炳是在嘉慶十年七月去世的。一位曾被他救治過的農民知道後,當時就站在路邊哭了起來。

(參考數據:《揚州府志》、《李翁醫記》、《名醫李君墓誌銘》)△

(有刪改)

 
分享:
 
人氣:19,66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