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端午節吃糉子 懸五瑞 鬥百草習俗(圖)
 
2020年6月18日發表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辟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玲瓏可愛。

【人民報消息】每年的黃曆五月初五是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糉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同小異。 端午節吃糉子 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是糉子。《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糉子又稱「筒糉」、「角黍」,最初是用於祭祖、或祭拜神靈的,到了晉朝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因而被稱爲鹼水糉。 晉代,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 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直到現在,每年黃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根據各地方的不同口味,糉子不論餡料還是形狀也各不相同。 北京糉子爲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懸「五瑞」以避「惡月」 中國古人認爲黃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此時五毒開始活躍,這些都會給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午這天集中爲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在端午節前後,人們會在門上懸插菖蒲、艾葉,謂之「蒲劍」、「艾虎」,以驅邪避害。後來,又添加上榴花、蒜頭、龍船花,合稱爲「天中五瑞」。 1.五瑞之首是菖蒲,懸插菖蒲具有祛邪的作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風寒溼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透九竅,明耳目,出音聲。」同時,菖蒲「方士隱爲水劍,因葉形也」,懸之於門,如利劍出鞘,足以避邪驅鬼。 2.艾條,把艾條插於門眉或懸於堂中,用以驅瘴。在古代中國鍼灸學裏,就以艾草的老葉製成艾絨,用以灸疾除病。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採艾以爲人(採艾似人形者),懸門戶上,以攘毒氣。」 3.榴花與艾葉,都是古代婦女在端午節時,用來插戴在鬢髮上的飾物,以闢攘邪氣疫氣。因石榴花紅豔似火,插於鬢髮,使女性更爲俏麗,「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唐.杜牧《山石榴》)。 4.蒜頭,殺菌之效用。在端午節時附於菖蒲上,懸於戶外,同樣可以避邪去疫。 5.龍船花,本名山丹花,在五月盛開,把它採來一同系在菖蒲上,可去疫瘴之氣。 端午插五瑞,體現古人了解自然環境對人身體的影響,同時又從自然界中獲取相剋之物消除邪氣。 鬥百草 每年端午節,漢族民間百姓除了吃糉子、飲雄黃酒、舉行賽龍舟外,還形成玩鬥百草的習俗。 這個時節鬥百草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爲古俗認爲五月爲惡月、毒月,必須採集百草來解厄,以渡過難關。據說鬥百草源於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漸漸把鬥百草演變爲端午的文化娛樂風俗。 鬥百草也稱鬥草,以花草名相對,如狗耳草對雞冠花,以答對精巧者爲勝。端午踏青歸來,帶回名花異草,以花草種類多、品種奇爲比賽對象。這種比賽,大都是誰收集的花草多,種類齊全,誰就是贏家。蘇東坡有一句詩,就是說收集鬥百草的。「尋芒空茂林,鬥草得幽蘭。」可見,玩者爲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尋遍山川草野的。 後來,鬥百草逐漸演變成婦女的鬥花比賽,又發展成爲插花等裝飾藝術。如今,鬥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區流傳。(周慧心綜合)△ (有刪減)

 
分享:
 
人氣:21,67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