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图)
 
智真
郑板桥《竹石图》。

【人民报消息】“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这是清代郑板桥写的一首咏竹兰石品格的题画诗。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的独特风格和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有“板桥派”之称。史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郑板桥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坚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要求自己要明理,做个好人,出仕做官要“立功天地,滋养生民”。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在绘画中画的最多的是竹、兰、石,亦画松、菊、梅等,创作中尽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这使他的画更具意趣与真气。在为后人留下宝贵艺术财富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郑板桥的“三真”也正是他内心的表露,为人正直,心念百姓,不阿权贵,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因荒年开仓赈济百姓和贪官发生争执,愤而罢官。除了曾在山东范县、潍县任十多年县官外,其余时间均以作画、卖画为生。 诗书画一体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文人画的传统中,书画和诗文往往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郑板桥几乎是每画必题诗,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题画诗能充分体现“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增强艺术感染力。 郑板桥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非常巧妙,其题画诗的字字句句,托物言志,让人看后回味无穷。观其画与读其诗,使人既感受到画境、诗境的意境美,又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给人以综合完美的艺术享受。 郑板桥为何喜画竹、兰、石?正如他所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在他眼中,竹、兰、石象征着正直无私、坚忍不拔、光明磊落等品格。 郑板桥画的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竹、兰相伴,既深刻揭示竹、兰、石特征,又寓意高尚人品,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一如他的性格。 画竹 郑板桥一生中画的最多的是竹子。他为何如此爱竹?其一,松、竹、梅乃“岁寒三友”,有傲霜斗雪之志向,常被文人墨客称之为“君子”、“益友”;其二,竹笋年年发,有欣欣向荣、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其三,竹节挺直,节节相连,常被称为“劲节”,喻崇高气节;其四,枝干中空,竹叶低垂,比喻人有虚心求教的品质。 郑板桥画竹为何如此传神?因其爱竹,故在庭外种竹,一年四季,真可谓是“不可一日无此君”。当“风和日暖”之时,一片竹影凌乱」,映照在窗纸之上,岂非天然图画乎?这就是他观赏和模拟竹子的特殊而巧妙的方式。 郑板桥画竹遵循着“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创作原则,并说明其画竹过程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首先要观察天然的竹子,这是眼中之竹;再进行绘画构思,在心里形成初步画稿,这是胸中之竹;最后把竹子画出来,就是手中之竹。 郑板桥说道:“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他笔下的竹子以意取胜,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同样是数竿竹枝,却有新竹、老竹、晴竹、风竹、水乡之竹、山野之竹、庭院之竹、盆景之竹的区别;用笔时而中锋,时而侧锋,时而中、侧锋兼用,墨色亦浓淡相宜,结合所绘对象灵活运用,使刻画的竹子形神兼备,意象万千。 郑板桥晚年写的一首诗生动地反映出他这种追求:“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夜思日画,不断清除繁枝冗节,保留能传达精神的劲节秀叶,待到画出新意而又感到生疏之时,那才达到真正的成熟。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送给当时署理山东巡抚的山东布政使包括一幅墨竹图《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上题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诗题,让人备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刻思想,也使人联想到其人品。 郑板桥身为知县,关心民情,从萧萧的风竹之声中,能够联想到百姓的疾苦,他既是写自己,又是在写他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郑板桥罢官离开潍县时,可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百姓们哭着挽留他。 画兰 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兰花秀雅天成、清香四溢,在中国古代以“兰蕙”堪称君子、雅士等。 郑板桥所绘多山中空谷幽兰,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秀劲绝伦。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宁静淡远的胸臆,如他的《山顶妙秀图》题诗云:“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另一幅题诗云:“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知留与伴烟霞。”他还画了很多竹兰石图,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但能让人感到竹兰的勃勃生气。 郑板桥匠心独运,还常画峭壁兰、棘刺丛兰,如他画的一幅《峭壁兰》,上面题诗云:“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有的则借画一丛丛兰花中穿插几枝荆棘的自然现象,寄寓深邃意境,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 画石 郑板桥画竹兰独特,画石亦如此。自然界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以简劲之线勾出石的外貌轮廓,不施渲染,亦不反复皴擦,呈峻实之质;石上多不点苔,认为“石不点苔,惧其浊吾画气”。 郑板桥以淡墨作折带皴法画出耸立的山石,有时配以兰竹,用淡墨简略挺拔之笔在悬崖上画出竹叶、兰草数丛,疏朗别致,栩栩如生,使人耳目一新,如临其境。 如他画的一幅《柱石图》中的石头,在画幅中央别具一格地画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题诗云:“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起,借挺然坚劲的石头赞美陶渊明刚直不阿的高尚人格,同时也有吐露他自己同样遭遇及气度的意思。 诗歌 郑板桥的诗文也是别具风格,寓意深刻,言之有物,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是非的爱憎态度。他为仕志在清官良吏,曾写《君臣》一诗:“君是天公办事人,吾曹臣下二三臣,兢兢奉若穹苍意,莫待雷霆始认真。”宣扬圣人敬天敬德、德配于天的思想,同时劝诫下属“漫道在官无好处,须知积德有光辉”。 郑板桥还曾写了一首《七绝》以劝勉世人莫为名利所驱:“船上人被名利牵,岸上人牵名利船。江水滔滔流不尽,问君辛苦到何年。” 郑板桥以竹、兰、石之节、香、骨及其经得起考验之坚贞,作为自己修身的追求。对于恶势力,他以竹自况,大义凛然,“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郑板桥写竹的气势,表现出人与竹的“择善固执”及不从流俗的个性,“雨晴风定亭亭立,一种清光是羽仪”,真可谓人竹相辉,肝胆相照。 书法 郑板桥综合草、隶、篆、楷四体的字形,再加入兰竹笔意,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有行无列、疏密错落的书法风格,自称为“六分半书”的书体,后人亦称之为“板桥体”。 郑板桥的印章也生动有趣,古籍称他“印章笔力朴古”。他曾刻了一方“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以明忧民、爱民之心迹。扶危济困是郑板桥的毕生追求,除赈灾之外,他还经常资助寒门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平日也济人之急,乐于助人。他曾令其堂弟郑墨将他的俸钱分散给乡亲,“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相酬相恤……务在金尽为止……” (参考数据:《郑板桥集》、《与舍弟书十六通》)△ (有删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晏子和郑板桥的爱人之道(图) 2019/1/11 (39,927次)
郑板桥写信教弟 字字敲金戞玉(图) 2016/2/25 (23,541次)
郑板桥教子 品德为重(图) 2014/6/24 (46,836次)
郑板桥何以不画梅(图) 2014/4/11 (97,528次)
这位读者希望人民报帮忙提醒此国际名人(多图) 2019/9/21 (314,962次)
港铁出轨 网民惊呼郭文贵爆料赛半仙(图) 2019/9/19 (358,835次)
刊登再多新疆美景 遮不住杀戮的血腥(多图) 2019/9/18 (410,605次)
习近平,你再不处理他,将会被正邪各方力量处理(图) 2019/9/17 (407,743次)
中美缓僵局!新华网出现一张耐人寻味的图片(多图) 2019/9/16 (382,504次)
《圣经》里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被考古证明(图) 2019/9/15 (233,065次)
新华网明著告诉你:习近平被玩成王沪宁喉舌(多图) 2019/9/13 (422,209次)
比钢铁强硬100亿倍 也拗不过老天爷(多图) 2019/9/11 (449,415次)
17岁主元神穿上21岁肉身 麻烦大了(多图) 2019/9/10 (266,604次)

人间在发生大事!有恒星将寿终正寝(图) 2019/9/9 (424,314次)
冷笑话:中共的需求与供给(图) 2019/9/8 (336,866次)
人没离世便知自己上天堂或下地狱(多图) 2019/9/7 (353,738次)
笑话?28亿年前制造的人工金属凹槽球(图) 2019/9/5 (236,538次)
逼习下台!中共10月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多图) 2019/9/4 (473,098次)
2.7亿岁的巨石崩裂 500年后惊见六字天书(多图) 2019/9/1 (257,745次)
一个严肃的笑话:邓小平澄清的故事 王沪宁还在讲(多图) 2019/8/31 (359,715次)
白宫连署超10万!曾庆红血压升高 险偏瘫(图) 2019/8/30 (646,433次)
邓小平冥诞115周年遭人民日报恶心(多图) 2019/8/29 (664,390次)
习近平拟启用王岐山 江吐一句话(图) 2019/8/28 (713,431次)
甘肃考察 习近平头发咋变幻无穷(多图) 2019/8/27 (444,475次)
破迷的墓志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图) 2019/8/26 (366,892次)
NASA花11亿美元去摸大象脚趾头(多图) 2019/8/25 (345,072次)
与你息息相关!破解油画"最后的审判" (多图) 2019/8/24 (398,985次)
视察莫高窟 习近平脸上花花搭搭 疑似中毒(多图/视频) 2019/8/23 (1,187,213次)
天人合一 银河系中心突现超强爆(多图) 2019/8/21 (394,312次)
糗闻成山!曾庆红近日为此事吓瘫(多图) 2019/8/20 (679,492次)
小笑话:薄一波给孙子起名(图) 2019/8/19 (407,362次)
巨石上的鞋印证明小矮人真存在(多图) 2019/8/19 (232,232次)
其实这种事太多!只是中共不许报道(图) 2019/8/18 (231,618次)
超级元老薄一波与踹断其肋骨的淫荡宝贝儿(多图) 2019/8/17 (676,595次)
褡裢孙儿江志成靠白手套江世干起家(图) 2019/8/16 (597,511次)
川普这样发话 江曾被活生生吓死(多图) 2019/8/15 (372,164次)
耶路撒冷9千年前的发现又一次惊呆科学家(图) 2019/8/12 (266,690次)
中共经济正在崩盘 无余地回光返照(图) 2019/8/11 (342,842次)
江泽民祖孙三代丑闻好大一箩筐(7)(多图) 2019/8/10 (630,68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