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幾管齊下 政治局決議搬遷毛紀念堂(圖)
 
林凌
 
2016年8月7日發表
 
政治局決議搬遷毛澤東紀念堂。

【人民報消息】周易八卦不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自有周易以來,算命是準的,東西方的預言都是準的,因爲周易推演的是銀河系的規律,而地球在銀河系之內。 對地球人來說,無論是推算也罷,還是用什麼辦法看見的也罷,反正那個生命過程早就被安排在那裏了,並直接體現在人的生辰八字上。反過來講,是因爲要給這個生命安排這樣的生命過程,所以才安排這樣的生辰八字。岳飛如是,毛澤東也如是。 現在,天文學家幾乎每天都出消息,向地球人報告銀河系以及靠近星系的天翻地覆,所以周易八卦現在已經不準了。 ● 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搬遷毛紀念堂 毛紀念堂到底該不該拆?肯定得拆。 據香港《爭鳴》雜誌2016年8月刊披露,2016年6月下旬,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有關決議案,毛澤東紀念堂搬遷至湖南韶山事宜將被列入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議事日程。 議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表決時,25名政治局委員中,23票贊成,2票棄權,無一反對,議案獲得高票通過。 該議案是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率先發起,並有中組部長趙樂際、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參與聯署。 搬遷毛澤東紀念堂提案獲得通過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講話稱,毛紀念堂的問題早晚要解決,不能以任何非正常甚至非法理由來繼續保留下去。 他還引述鄧小平等人的話表示,興建紀念堂是嚴重違背相關決議的錯誤決定,「不能強調當時政治環境來掩飾有關決定的錯誤,造成後遺症」。 習近平說,現在此事已經有了共識,如果本屆餘下時間不能順利解決,下屆任期內也一定要解決。 其實,遷離毛澤東紀念堂的提議已有多次。 今年兩會前夕,人大、政協部份代表、委員聯署提案,要求將毛紀念堂遷出天安門廣場。 據報導,截至2015年底,全國人大已經收到21份人大代表聯署,政協收到32份政協委員聯署,要求撤銷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 隨後,有關吳祖光提議去除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的掛像,遷離或火化毛澤東屍體的往事再次被外界關注。 ●1998年吳祖光頻繁說:毛賊應該燒掉

毛澤東的雕像被砸毀。

據吳祖光故交和鄰居張揚在香港《開放》雜誌撰文《再說吳祖光二三事》披露,1998年8月,戴煌新着《九死一生──我的「右派」歷程》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8月29日,邀請了一些人到中國美術館附近的「三聯韜奮書店」開座談會。 吳祖光、李銳、于光遠、朱厚澤、李普等人應邀出席了座談會,還有一些青年記者,共約七八十人。作家張揚也參加此會。 那天發言熱烈,但都是老頭子們說話;輪不到中青年人。忽然聽得吳祖光發言了。他歷來聲調高昂,嗓門兒大,這次就更高更大。 吳祖光說:天安門城樓上還掛着毛賊的像,爲什麼還要掛毛賊的像?毛賊搞極左,搞文革,殘害忠良,禍國殃民,罪孽深重,應該徹底清算,批倒批臭,天安門上他的像早就該取掉了!還有,不是說了共產黨員死後一律火葬嗎?他那死屍爲什麼還要霸佔着個地方?應該燒掉! …… 吳祖光頻繁地說「毛賊」,令張揚大感意外,乃至震撼。因爲在中國,這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更令張揚感到意外和震撼的是,吳祖光的發言激起熱烈掌聲!全場不下百分之七十的人鼓了掌,多數是中老年人──都說上了年歲的人「世故」,看來並不。很多人發出讚歎的笑聲,交頭接耳或搖動身軀。 張揚還提到吳祖光的另外一件事。 2003年1月18日下午,他去家中看望有病的吳祖光,祖光的次子吳歡給他說,「不久前溫家寶來看我父親。他也是久久撫摩我父親的手,問了好多情況。最後交代工作人員,不管多困難,都一定要好好救治吳祖光!」 2003年4月9日,吳祖光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去世後,胡錦濤、溫家寶等人都送了花圈。 ●邱會作談毛澤東 2014年是邱會作誕辰100週年,其子程光(邱承光)在香港出版《邱會作家書》以作紀念。 書中說,1971年9月24日,其父親被「隔離反省」,從那以後家人不知他在哪裏,是生是死。 1979年底,他們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可以到秦城監獄探視關在那裏的父親,他們才驚喜知道父親還活在世上。 1980年6月,公安部又通知他們探監,程光當時正在外地出差,不能去。家人探視那天,邱會作和子女們緊貼着坐在一起,趁着看守鬆懈之機,邱會作偷偷地把字條塞在子女的手裏,帶了出來。 事後,程光的兄弟給了他一個殘破的字條。它是監獄裏囚犯借書時傳看的一張目錄紙的半張,邱會作在空白處和背面寫了一些話,偷偷藏在身上,字條已磨損得近乎破碎。 字條上說,1971年9月後,那場轟轟烈烈的批判揭發運動已歷經9年,雖然指責邱會作等人的「罪名」在鋪天蓋地宣傳,說得聳人聽聞,可居然對他拿不出什麼可信的證據。 他們揪着邱會作不放的問題是三個,即和林彪的關係、反對毛澤東及文化大革命、單位裏死人。 想抓的「要害」被邱會作概括成「武、謀、逃」三個字(即武裝政變、謀害毛澤東、企圖外逃)。 邱會作說,罪名這麼大,卻不敢理直氣壯對他們正式提出,只是影射。那時,在全國作了那麼多大批判,說出那麼多「證據」,扣上那麼多「帽子」,恰恰是「武、謀、逃」這最爲關鍵處沒有舉出真正的證據。 邱會作在字條上關照家人,此件絕對不可外傳。千萬,千萬! 邱會作多次在書中提到,「毛主席有私慮」。這個私慮是什麼?邱會作在書中寫道:林豆豆以前跟我一個辦公室,她曾經說過「我父親身體那麼不好,這只是一個過渡。」她的意思就是毛最終是希望通過林彪過渡,把位置傳給江青。這本書講在林系和江青系之間的爭奪上講得很細。 關於這個關係,周恩來說:「中央政治就是處理好毛主席、林副主席和江青之間的關係」。 程光稱,之後相關事態演化和真相的逐步披露,正如父親當初在獄中判斷的那樣。 「九一三事件」至今已過去四十多年了,相關檔案仍不公開,像「謎」留在那裏。 林彪事件後,時任空軍司令吳法憲(1915年8月-2004年10月17日)、時任總參謀長黃永勝(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時任副總參謀長李作鵬(1914年4月24日-2009年1月3日)、時任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1914年4月16日-2002年7月18日)被稱爲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剛」 ,他們均被關押後判刑。 邱會作1971年被判16年,後被保外就醫,1987年刑滿釋放,2002年7月18日去世。 ● 邱會作回憶錄:對林彪定罪是莫須有 邱會作曾有回憶錄說,他被宣佈審查後,曾反覆思索「九一三事件」,認爲林彪謀殺毛澤東和陰謀政變難以置信,對林彪的指控莫須有,理由如下: 第一,林彪沒有政變奪權的理由。林彪1966年成了毛的唯一接班人,被寫進了黨章。毛年近八十歲,身體不好,林彪有必要那麼急不可待嗎? 第二,林彪想控制局勢不必政變。 1971年8月中旬毛南巡,北京是「真空」,林彪想幹什麼,堂堂正正地指揮就是了,比武裝政變的風險小多了。 第三,林彪沒有非份之舉。林彪在軍隊威信很高,他真要搞軍事政變,爲什麼不動用軍委辦事組、軍區司令員? 「要政變,不找軍委辦事組『辦事』根本不可能!」指揮軍隊是有程序的,「可是沒見到林彪一點動靜。」 第四,林彪打仗、辦事從不輕舉妄動。而武裝政變要有計劃、部署、部隊、指揮官,這些都沒有,怎麼政變? 第五,沒有任何政變的跡象。如果說是政變,9月12日週日是「政變」的關鍵日子吧,黃、吳、李和他被說成是政變的關鍵人物,可他們都在家中休息,像要政變的樣子嗎?林彪從北戴河走了,是13日早上聽周恩來在政治局會上說的。 第六,事後也沒有政變流產的騷動。 9月14日,中央指示陸軍管制空軍。不是說空軍參加武裝政變了嗎?但是他們受到陸軍的管制,沒有任何反應嘛! 第七,不可能有「兩謀」的考慮。林彪真要「外逃」,應該早於毛回到北京之前,那才合乎邏輯,但相反他「外逃」恰恰晚於毛回到北京十幾個鐘頭。 第八,三十年過去了,至今沒有看到公佈任何真憑實據的武裝政變證據。 回憶錄稱,「九一三事件」後,林彪、葉羣、黃、吳、李、邱身邊工作人員被拘留審查的數百人,沒有一人揭出有「政變」的事。 邱會作認爲,林彪是毛逼走的,沒有毛的南巡談話發難,就不會有林彪的出走。 邱會作最後說,林彪死了,無法說話了,我們又被封了口,但是真相總要大白於天下。 ● 製造林彪事件反要了毛的命 林彪是中共十大元帥之一,歷任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文革中被「高瞻遠矚」明文確定爲自己的接班人。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的專機墜毀在蒙古溫都爾汗,包括林彪、其妻葉羣、其子林立果在內的9名乘員全部喪生。之後,林彪被定性爲「叛黨叛國」的敵人。 林彪「九一三事件」震驚國人,最無法解釋的是,被「一句頂一萬句」宣佈爲「親密戰友和接班人」並明文寫入黨章的林彪,爲何要奪毛澤東的權? 林彪事件徹底動搖了毛澤東在百姓心中的「紅太陽」地位。被自己拉下神壇的毛打倒了自己,迅速衰老下去。 ● 隕石雨對應人間大人物陽壽要盡 林彪事件過去4年後,1975年12月26日毛的生日那天出現異象,手工長壽麵都斷在鍋裏,沒有一根是整的,把廚師嚇哭了。 1976年3月8日下午,在吉林市和永吉縣方圓五百平方公里範圍內降了一場世界罕見的隕石雨。當地上空先出現一個大火球,隨後在空中爆炸,很快分裂成三體,三塊大石頭和3000多塊小隕石塊散落地面,其中最重的一塊竟達1770公斤,現陳列在吉林市博物館中。 4月22日,貼身護士孟錦雲給毛澤東讀了這段新聞,毛明顯的情緒不安,說「天搖地動,天上掉下大石頭,就是要死人哩。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趙雲死時,都掉過石頭,折過旗杆。大人物、名人,真是與衆不同……」。1976年9月9日毛死。 隕石也稱隕星,隕落的星星,在它撞擊到地表之前稱爲流星。民間流傳,隕石雨百年不遇,對應人間大人物陽壽要盡。 果然,1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三人先後都在這一年內死去。 如此,可以知道,「天人合一」不是隨便說說的。(文/林凌)△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532,18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