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举报补课的熊孩子 被同学视为英雄(图)
可怜的我们的孩子被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造成孩子暴躁的脾气。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庄平综合报导)放寒假十几天来,身为家委会成员的张女士为了补课一事深感心力交瘁。原来,家长们苦心张罗着找老师、找场地给孩子集体补课,没想到几次遭到“熊孩子”们的举报,不得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寻新的场地。这番“斗智斗勇”被家长们无奈戏称为“猫鼠大战”。 据《扬子晚报》2016年2月5日报导,张女士的儿子在南京一所四星级高中读高一。刚上高一,全班就开足马力抓学习,家长们更是丝毫不敢放松。这寒假一放,家长们又合计着给孩子们补课,学校里面不给补,所以必须另找地方。 一开始,班上有个家长联系了一个酒店的会议室补课,班上语数外三门课的老师也都约好了,赶在新年前连上15天,决定提前把高一下学期的内容给学了。没想到才补了没几天,就被学校告知“有人举报到教育局了”。 强大的家委会发动力量,深挖“内奸”,结果发现竟是班上一个学生举报的。张女士的儿子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原来班上同学有个QQ群,那个举报的学生也跳出来承认了,被同学们视为英雄。 被举报的当天晚上,家长们紧急商量,调动资源,又在一家培训机构找到补课场地,通知所有孩子第二天换地方补课。没想到刚换地方,又被孩子们举报了,真是哭笑不得。 “我们准备再换地方。”张女士无奈的说,孩子们太不懂事,已经让家长们分头劝说。虽然被举报过几次,但是在强大的家长团的“群策群力”下,孩子们居然神奇的一天课也没少补。 只要补课 心就不慌 “我打听了,好多学校都在偷偷补,不补怎么能安心?”张女士说,上了高中,高考就近了,想安心的过寒暑假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家长们基本达成了共识。 张女士告诉记者,从班上家长收集的信息看,南京的风气还算好点的,外地补得更凶。“苏北一些学校直接就明目张胆在学校里面补,当地主管部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苏南的孩子也补,所以这几年苏南的高考成绩这么好,和补课也有关系。南京每年的高考成绩都比较差,别人在补你不补,能不差吗?” 家长组织补课是否受到学校的暗示?张女士表示,作为家委会成员,在放假之初参加学校的一个会议。当时校长说,寒假要保持学习状态,不能松懈,没有明说要补课。不过家长们都认为,寒假找老师补课很有必要,便各自行动起来。 这次寒假补课主要是赶下学期的新课,有必要吗?张女士表示,不管上什么,只要是补课,家长们心就不慌。如果学校不补,也要到培训机构补,总之不能让孩子闲着。 家委会 神奇的存在 记者了解到,由于教育部门出台“五严”规定,严抓假期补课,因此学校里的补课出现转移到校外的现象。不少学校都是在校外偷偷找场地补,而出面组织的就是家委会这么一个神奇的组织。 “学校不好出面,所以这个工作就由我们来做。一旦查起来,学校可以免责。”玄武区一所三星级高中的家委会成员黄先生透露,不仅是找地点,费用也是统一交到家委会手里,再由家委会交给老师,这样补课就成了自发自愿的了,学校可以不承担责任。 有家长透露,一些胆大的学校,寒假直接就在校内补课。“门卫室的保安就是家长在值班,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向校内通风报信。” 据了解,补课现象集中在高中,不少学校从放假之初一直补到春节前,学生们的假期大缩水。 现行高考制度下,补课是难以根治的问题,不止学生辛苦,当家长的也不好过。接下来要报导的也是一个高考的怪现象。 妈妈辞职陪读 惹怒女儿威胁罢考 高考临近,高三女孩小娜的妈妈王女士比孩子还着急。小娜本来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妈妈还是决定给孩子“加点量”、“添点催化剂”。妈妈给的压力大,女儿受不了了,威胁要罢考出家。 据《扬子晚报》2016年2月5日报导,小娜是沈阳一家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王女士发现,女儿上了高三后,努力程度不如以前,强迫住校的她回家住。考虑到学校距家较远,王女士就在学校对面的小区租了一个房子,并搬过来与女儿同住。 王女士为女儿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她与女儿一起,全身心的备战高考,陪吃、陪睡、陪读。下晚自习后,在妈妈的监督下,小娜要凌晨2时才能睡觉,一早6时就得起床。最初一周,女儿没觉得不适应,王女士觉得自己要受不了了,工作时屡屡出错,索性就把工作辞了,她说:“豁出去了,就女儿高考这一年,挺过去就好了。” 报导说,王女士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在家里睡觉,做三顿饭,晚上监督女儿学习。而小娜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很疲劳,有时因为作业很多,她甚至需要写到凌晨4时。因此,孩子经常一边写一边睡,不比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差。 读到这里,我们大家都看得出来,王女士的“三陪做法”过于极端。当妈的都受不了这种时间的安排,在工作上屡屡出差错,因此决定辞职,她怎么认为女儿能受得了? 情绪失控 不考了 今年寒假期间,女儿想放松一下,王女士却坚决反对。小年当天,小娜想爸爸了,想让爸爸过来,一家三口吃顿饭。王女士同意了,可爸爸吃完晚饭就被妈妈撵走了。 王女士告诉女儿,过年也不能放松,大年初一开始就要恢复以往的学习计划,小娜太疲劳了,从不发火的她突然对妈妈大喊:“你太过分了,我要累死了,我不考了,你这么喜欢上大学,你去考吧。我要回自己家,不在这个‘牢房’里住。” 见女儿突然情绪激动,王女士大惊失色,激动地说:“妈妈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工作都不干了,就是为了你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你怎么能这样?” 小娜发疯地大喊:“不考了,再让我学我就出家!” 在我们这里,不知有多少的小娜,每天被父母逼着拼命的读书。 读书是个脑力劳动,每天睡4个小时肯定不行,这是其一;其二是人各有命,社会有各行各业,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所以顺其自然最好。如果不是那块料,就是进了大学也成不了材,压力太大,不乏有自杀的。即使成了材,没有好的品德,也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轰动一时的复旦投毒案就是个典型例子。 所以,做父母的应该知道教育子女的第一要素就是“德育”。这就要求父母自己首先要做个注重品德的好人,但是现在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连父母都算计。△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女孩遇抢劫 抢匪吐露遭遇反获赠款(图) 2016/1/15 (52,520次)
儿子酒后想驾车 父亲怒搧耳光报警(图) 2015/12/15 (59,629次)
拒交8元停车费 车堵停车场出口3天(图) 2015/11/16 (44,568次)
女孩帮被撞老人报警 被肇事夫妻毒打(图) 2015/10/27 (41,677次)
聚会吹牛撑面子 饭后同学欲借十万元(图) 2015/10/8 (39,167次)
购衣忘拿掉防盗扣 引来横祸(图) 2015/9/28 (37,627次)
宜家新规定 拒绝蹭睡的人(图) 2015/7/31 (32,133次)
老太太与公交司机口角 司机被打哭(图) 2015/7/2 (27,286次)
北京地铁高峰 常见抢座打架夹手掉鞋(多图) 2015/6/26 (28,754次)
人民报中国新年献辞:沁园春·猴年(图) 2016/2/8 (136,374次)
猴年感谢捐款帮助人民报的朋友(图) 2016/2/7 (119,055次)
陈满23年清白出冤狱 正邪较量正酣(多图) 2016/2/5 (230,572次)
张德江用这个歪辄与习近平作对(图) 2016/2/4 (126,554次)
科学在他面前…哑巴了(图/视频) 2016/2/2 (196,441次)
一个极重要决定!中国将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图) 2016/2/1 (135,917次)
2016,猴年马月咋来的(图) 2016/2/1 (455,769次)
美爆了!新华网何必贴块膏药(图) 2016/1/31 (110,416次)
外国父母这样晒娃 咱别使错了劲(多图) 2016/1/30 (267,323次)

环球时报将换总编,胡锡进差不多了(多图) 2016/1/29 (127,576次)
这大动作百年未有:特赦普通刑事罪犯(图) 2016/1/28 (119,396次)
地壳说话:分分合合 利刀斩水情不断(多图) 2016/1/28 (225,672次)
一个并不想讨好观众的穿越雕塑家(多图) 2016/1/26 (257,381次)
抵御外来生命毁灭人类的唯一法宝(图) 2016/1/25 (115,201次)
老农民急眼了:斑马纹有啥可研究的(多图) 2016/1/24 (267,258次)
新华网纪念江绵恒被撤职一周年(图) 2016/1/21 (266,171次)
习创举!农民工一步登天成为副部级(图) 2016/1/20 (117,012次)
揭大迷!一个非常离奇的入睡失踪事件(图) 2016/1/19 (75,393次)
众人拾柴火焰高 顺天行 亚投行开业(多图) 2016/1/18 (470,498次)
成语:点石成金(多图) 2016/1/17 (446,116次)
新华网这题目说到了点子上(图) 2016/1/12 (108,025次)
日本山区阿婆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多图) 2016/1/11 (458,070次)
还原历史真相:周恩来当面是人 背后是鬼(多图) 2016/1/10 (496,182次)
习迅速粉碎张德江刘云山的一个阴谋(多图) 2016/1/9 (451,660次)
这奇事吓的她丈夫翻窗进的屋(图) 2016/1/8 (80,039次)
五年后 习近平重新踏上这块土地(多图) 2016/1/7 (118,501次)
中纪委监察站的几则小消息(图) 2016/1/7 (85,685次)
屠呦呦24年后申请新药的历史意义(图) 2016/1/6 (102,487次)
想卖真正中国设计的高定婚纱设计师(多图) 2016/1/6 (40,924次)
两则奇闻 动物教导人类该如何做人(多图) 2016/1/5 (266,821次)
习近平这两段话一针见血 非常到位(图) 2016/1/4 (120,262次)
!新华网这元旦新闻把什么都说啦(多图) 2016/1/3 (120,739次)
人民报2016年新年贺词(图) 2016/1/1 (134,168次)
万难?习近平当政后禁止三寸金莲(多图) 2016/1/1 (116,971次)
习近平过年出三拳 江系根本架不住(图) 2015/12/31 (417,56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