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在商不言商 反倒长盛不衰(图)
 
刘盛
 
2013年9月22日发表
 
四川乐山。

【人民报消息】清代著名徽商刘淮在嘉湖一带囤积粮食。一年,当地大旱,有人为其庆幸,认为大发横财的机会到了,就劝他「乘时获得」,他拒绝,并说:「如此做法怎比得上让百姓度过灾年,重新复苏?这才是大利!」他将囤积的粮食降价出售,还搭建「分粥棚」救济饥民,此举赢得百姓的赞誉和信任,生意也日渐兴隆。 后来,刘淮到四川乐山经营药材生意,遇上乐山瘟疫盛行,病死的人不计其数,老百姓又怕传染,导致「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刘淮在这关键时刻舍利取义,把救治百姓的性命放在第一位。 夏天疫情最为严重时,他让伙计将病人抬到自己家来。家里整个厅堂、走廊和院子里都住满了人。他自己还特设一榻与危重病人住在一起,时时照顾。他还将自己仓库里的名贵药材拿出来医治病人。这些病人无一例外的痊愈了。 有人笑他傻,错过一次赚大钱的机会,刘淮却说:「我现在有能力承担起更多救危扶困的责任。我赚的钱过去是取之于百姓,将来还要取之于百姓,百姓就是我们生意人的衣食父母,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钱没了,我可以再赚;命没了,百姓向谁要呢?」 当刘淮离开乐山市,百姓们敲锣打鼓,夹道相送。就是因为刘淮坚守「义」,才成就长盛不衰的「刘家商帮」。 明代称徽商为「儒贾」,含义有二:一是徽商多为「业儒」出身,是深悉儒家文化的商人;二是以「儒学饰贾事」,经商遵守儒道。 《史记》上载:「本大道,为权衡,绝无市气,协同人,于信义,不失儒风。」儒家文化的「仁义观」使徽商立于不败之地,长盛不衰。以义取利,为义让利,非义之财不取,非义之财不求。 (原题为《“刘家商帮”长盛不衰的秘诀》)

 
分享:
 
人气:108,09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