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小邮票爆出大秘密(图)
 
郦剑锋
 
2012年1月9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2012年1月5日,龙年邮票由云南省邮政公司发行,旋即引发国内外热议。自1980年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问世以来,好像还没有过人们如此非议,因为这张壬辰年龙票设计的实在过于凶恶。

对照邮票图案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形状特别,为张牙舞爪的咆哮状,这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龙形象形成极大反差,也与即将开始的过年喜庆气氛相悖;而且正面龙的造型也极为罕见,盖因其神秘不易目睹龙的庐山真面目;

(2)龙头一反过去长而尖尖的形状,有点类似舞狮或虎的样子,给人感觉很凶猛;又像人的脸,但面露狰狞;

(3)类似困兽犹斗、负隅顽抗挣扎之像;

(4)虎视眈眈作准备袭击状。你从张开的血盆大口、尖利的龙爪、雪白锋利的牙齿以及深黑的眼睛中,明显可以感到一股杀气逼人。

所以,网友们形容它像凶神恶煞一样,担心不是祥和之兆。

中共建政以来,共发行过三套龙票,我们不妨略作介绍,因为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出很多东西。

一是1988年龙票,侧面,剪纸做成。寓意当时改革之初,百废待举,一副乱摊子,在这种局面下,龙也兴隆不起来,只能有名无实,没有威严(“刻意回避龙的威严感”)。相应地,只好用纸做成“假龙”模样。

二是2000年龙票,书法写成,我们可叫它“书法龙”:图案是草书写的一个“龙”字。当时中共开足全部国家机器镇压上亿善良人群,受到国际谴责孤立,为掩饰失败,继六四之后再度“韬光养晦”,在国际上夹起尾巴,故草就“龙”字,寓意所谓“透出更多飘逸和灵性”,最后就是龙没有了,只剩“龙”字、龙纹(草书“龙”字的背景是秦汉龙纹图案)。

三是2012年龙票,中共自认为发展了30多年,今非昔比,已经“崛起”了,因此就不需要什么韬光养晦了。按照龙票设计者陈绍华(曾设计2008年北京申奥会徽和猴年、猪年邮票)的说法,“壬辰龙票不宜做得太过温柔可爱”,不宜“过多强调亲和力”,因此,“从威严神力,再到代表中国的自信,一个刚猛有力、威严自信的龙型才是恰当的。”

从以上龙年邮票的三个阶段演变中,究竟可以看出怎样的“门道”呢?

(1)邮票的设计体现了政治色彩,绝非普通一张邮票那么简单!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在中国,中共的政治已经无所不在,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2)中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为之,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所以龙年邮票就像变色龙一样,不停地变来变去。

(3)“中共威胁论”和外国多年的担心并非多余。不行时就夹起尾巴装孙子,像懦夫一样低三下四;发迹后便露出狰嵘,与《红楼梦》里描写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如出一辙。

所以我们说,小邮票反映出大学问。

听说在整个龙年邮票设计过程中,专家评委们曾要求陈先生尽量设计“现代一些、慈祥一些、年轻一些”,就是那种延续已久的温顺、善良、年轻的龙形象,符合人们审美观感及传统文化特点,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最后还是陈先生力排众议,“用自己的坚持说服了大家”!反言之,邮票的设计必然与评委们要求的“现代、慈祥、年轻”相反,不现代(陈先生认为是正统,封凶恶威猛为正宗?)、不慈祥和善(凶恶)、不年轻(老迈龙钟),这就是2012年龙票所能带给人的,且是故意为之,因为威猛外露才能够“代表自信”。

我们说,既然邮票在中国也是政治的体现,那么,它也必然反映了中共的本质和当下中共所面临的处境:恐怖、凶残、邪恶、困顿。西来幽灵和邪教本质使它只能一味与中国人民为敌,与真理正义为敌,与全人类为敌,带给世人的只有恐怖,你看图案中的龙也确像团起身子,挺头张嘴伸爪,好像随时准备正面攻击;同时,在困境中它又不甘于束手待毙,只好困兽犹斗,以图垂死挣扎最后一搏;无奈已是老态龙钟,日暮西山。龙年邮票揭示出的这“三部曲”,不仅十分恰当,而且正是眼下中共的写照!

《圣经》启示录里有一大部份关于七头十角的大红赤龙的描写,所以西方人对龙的认识也大多负面。对比起来,中共也确像那邪恶赤龙,处处以红色为代表,嗜血残暴。虽然中共目前已是江河日下日暮途穷,但狗急跳墙,世人特别是中国人仍需保持清醒头脑,时时处处警惕其反扑。

撒谎这么多年,欺骗这么多年,是到了揭去中共伪装的时候了。龙年邮票看似无意,实则把中共的本质暴露得淋漓尽致,仿佛不打自招,自现原形。

俗语说,神龙见首不见尾,龙年邮票设计者把他认为的“比较正统的龙”(残暴狰狞)显示给世人,并且稀有难得地展示了“龙”的正面凶恶之像,看样子是不是希望我们都能彻底洞悉中共的真面目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中,是凡现原形的都是因做恶被神力(如神佛仙人)制服的,而一旦露出原形,则意味着前功尽弃,毁于一旦。这样看来,龙年邮票虽然面目不善,但也许会是一个好兆头。物极必反,中共即将步历史的后尘,现出原形,走向终点一幕!

 
分享:
 
人气:19,31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