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反恐戰爭的決定性轉折(圖)
 
【人民報消息】本拉登被擊斃,標誌着美國反恐戰爭的決定性轉折。

作者胡平日前發表文章道,本拉登被美軍發現,當場擊斃。正如奧巴馬所說:這證明了美國只要下定決心,它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到。

畢竟,恐怖主義總是有政治目的的;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堅定與團結,拒絕向恐怖分子作任何讓步與交易,證明了恐怖主義的政治目的絕無實現的可能。不錯,有些恐怖分子是亡命徒,不懼死亡,甘當自殺炸彈,但問題是,執行自殺式襲擊的恐怖分子只是工具,那些在背後策劃和支援的組織(包括政府)卻並不願意自殺。對恐怖主義組織而言,讓某些成員充當自殺炸彈,那只是爲了保存組織,爲了組織的勝利;一旦他們意識到發動自殺式襲擊只會使整個組織遭受毀滅性打擊,陷入無可逃遁的滅頂之災,他們還會有多少人願意繼續那樣幹下去呢?

過去十年來,美國本土基本上沒有再受到恐怖襲擊。這既是因爲美國的防範嚴密,也是因爲美國所展示的堅定決心和強大的戰鬥能力,已經對恐怖分子造成了巨大的震懾效應。現在,本拉登也被打死了,這給恐怖組織的士氣予以致命一擊。

這當然不是說恐怖襲擊從此絕跡。恐怖襲擊很難絕跡--尤其是個體式的恐怖襲擊。但是,911式的、組織化的恐怖襲擊很可能會衰落下去;即便短期內還有孤注一擲的垂死掙扎,也難挽回其頹勢。

正如奧巴馬指出的那樣,美國之所以能戰勝恐怖主義,並不僅僅是因爲美國擁有財富和權力,而且是因爲美國堅持自由與正義。

一個剝奪自由、踐踏正義的警察國家是沒有資格誇耀它的反恐戰果的,因爲它自己就是恐怖主義,而且是更壞的恐怖主義即國家恐怖主義。

即便在911恐怖襲擊剛剛發生後的那些最令人震驚、恐慌與憤怒的日子裏,美國也沒有剝奪人民的基本人權,也沒有限制人民的自由,也沒有壓制不同的聲音,也沒有歧視沒有迫害穆斯林(在第一時間趕到世貿中心廢墟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於百忙之中還特意派出武裝警察保護中東移民住宅區)。

反恐之戰不是以超限戰對超限戰,而是以文明對野蠻。911恐怖襲擊是殺害平民,並且不是誤殺,不是附帶的殺。我們知道,在歷史上,縱然是那些被視爲正義之師的,雖然面對的是公開的敵手,也要說「大軍所到之處,玉石俱焚」。而美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時則力求避免傷害無辜傷害平民,抓到恐怖分子還要經過法院審判(對本拉登的打擊屬於軍事行動,另當別論)。以雙方在軍事上的強弱懸殊,反恐之戰卻打得這麼艱難,這麼曠日持久,原因之一就是美國講原則,講規則,有所爲有所不爲。

固然,在反恐戰爭中,美國的作爲也不是沒有可議之處。美國並沒有壓制異議;事實上,大部分揭發批評正是出自美國人自己並見諸美國自己的媒體。考慮到恐怖分子的陰毒兇殘,考慮到反恐戰爭沒有界限分明的敵人和戰線,你必須承認,美國人對文明準則的堅持到如此地步,是難能可貴的。

文章最後道,本拉登之死標誌着反恐的轉折。已經有人提出,先前在反恐上花的精力過多,其實,恐怖主義的威脅沒有那麼嚴重。恐怖主義難對付,是因爲他們躲躲藏藏,總是來陰的,防不勝防,打不好打。但也惟其如此,他們造成的禍害也有限。和本拉登這種不掌權的恐怖主義相比,那些掌權的恐怖主義才是對人類自由與文明的最大威脅。例如中共政權,近些年來仗着財大氣粗,越來越不把人權和文明準則放在眼裏。是時候了,國際社會應該把關注的焦點轉而對準中共。形勢逼人,不轉也得轉。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1/5/11/5467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1. 精彩網語 不唱紅歌不知道 (245,528次)

2. 精彩網語 中美的對比入木三分 (245,140次)

3. 精彩網語 我們弄丟了什麼 (244,422次)

4. 精彩網語 奧巴馬殺了拉登算個熊 (242,863次)

5. 精彩網語 拉登算個屁! (241,921次)

6. 網上熱貼爆熱:拉登獨懼中國 (239,236次)

7. 網絡瘋傳的艾未未政治言論 (237,945次)

精彩網語 黨越來越讓人民「激情」了
8. 精彩網語 黨越來越讓人民「激情」了 (236,364次)

今日點擊:龍顏大悅(圖/視頻)
9. 今日點擊:龍顏大悅(圖/視頻) (179,170次)

10. 「龍顏大悅」:《我是五道槓》(視頻) (169,881次)

認祖歸宗!百年慶 馬英九迎
11. 認祖歸宗!百年慶 馬英九迎"共產國母"(多圖) (153,472次)

一目了然 簡體字不爲人知的祕密(多圖)
12. 一目了然 簡體字不爲人知的祕密(多圖) (149,527次)

13. 長青論壇:中共「國母」宋祖英抵臺統戰(視頻) (148,842次)

14. 中共「國母」宋祖英臺北唱紅歌(視頻) (147,009次)

1分50秒!從陌生人到鐵哥們兒(圖/視頻)
15. 1分50秒!從陌生人到鐵哥們兒(圖/視頻) (144,300次)

大陸客蹊蹺魂斷 臺神木警告總統(多圖)
16. 大陸客蹊蹺魂斷 臺神木警告總統(多圖) (133,808次)

郎朗白宮反美 宋祖英臺北擬唱打垮國民黨(多圖)
17. 郎朗白宮反美 宋祖英臺北擬唱打垮國民黨(多圖) (132,101次)

神木翻車 中共的解釋讓人一楞接一楞(圖)
18. 神木翻車 中共的解釋讓人一楞接一楞(圖) (131,372次)

黑色幽默:拉登死造就一個世界級名人(圖)
19. 黑色幽默:拉登死造就一個世界級名人(圖) (126,744次)

半笑話:新華網頭條:黨是弱勢羣體(圖)
20. 半笑話:新華網頭條:黨是弱勢羣體(圖) (122,710次)

不是幽默 公交車上的預測(圖)
21. 不是幽默 公交車上的預測(圖) (113,199次)

歷史傳奇!老毛最欣賞的兩位女性(圖)
22. 歷史傳奇!老毛最欣賞的兩位女性(圖) (84,641次)

老江算個啥…本山與祖英四眼曖昧(圖)
23. 老江算個啥…本山與祖英四眼曖昧(圖) (72,854次)

丫有賣點!宋祖英搶劉謙飯碗(多圖)
24. 丫有賣點!宋祖英搶劉謙飯碗(多圖) (68,295次)

大實話:陳光標權限不及宋祖英(圖)
25. 大實話:陳光標權限不及宋祖英(圖) (64,856次)

男子強抱女友跳江 薄熙來逼迫重慶人
26. 男子強抱女友跳江 薄熙來逼迫重慶人"殉情"(多圖) (59,661次)

27. 不能總吃獨食! "全國共享器官"體系啓動 (59,553次)

宋祖英鬧騷臺北 馬英九前途暗淡(多圖)
28. 宋祖英鬧騷臺北 馬英九前途暗淡(多圖) (54,794次)

偷稅詐捐!陳光標玩兒的漏了底(圖)
29. 偷稅詐捐!陳光標玩兒的漏了底(圖) (51,361次)

30. 艾青: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50,495次)

啥?!什麼時候古巴有總統了(圖)
31. 啥?!什麼時候古巴有總統了(圖) (49,319次)

一個蠢招!中共替本拉登報復美國(多圖)
32. 一個蠢招!中共替本拉登報復美國(多圖) (48,319次)

李莊漏罪案——誰是司法玩偶背後的幕後導演?(圖)
33. 李莊漏罪案——誰是司法玩偶背後的幕後導演?(圖) (48,027次)

34. 邱會作回憶錄披露中共高層內幕 鮮爲人知 (圖) (47,814次)

35. 中國過渡政府號召全國大罷工 (47,488次)

李莊漏罪案——憤怒過後猜想判決結果(圖)
36. 李莊漏罪案——憤怒過後猜想判決結果(圖) (47,010次)

一則消息:老毛敗倒在薄三兒腳下(圖)
37. 一則消息:老毛敗倒在薄三兒腳下(圖) (45,544次)

賀衛方:爲了法治,爲了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理想(圖)
38. 賀衛方:爲了法治,爲了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理想(圖) (43,740次)

卡特無恥!韓國執政黨敗選在意料之中(多圖)
39. 卡特無恥!韓國執政黨敗選在意料之中(多圖) (43,660次)

不信也得信,包公沉臉夜審現代賊(圖)
40. 不信也得信,包公沉臉夜審現代賊(圖) (42,898次)

編書還得悠着點  這倆新聞太…絕(圖)
41. 編書還得悠着點 這倆新聞太…絕(圖) (42,225次)

兩張圖片:共產黨完了!(圖)
42. 兩張圖片:共產黨完了!(圖) (40,695次)

宋祖英的個唱主持人在臺灣最背氣(圖)
43. 宋祖英的個唱主持人在臺灣最背氣(圖) (40,622次)

44. 我的天人合一的故事 (39,835次)

驚人的罪行與真相 震撼大陸網友(圖)
45. 驚人的罪行與真相 震撼大陸網友(圖) (37,938次)

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港首被撞傷(圖)
46. 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港首被撞傷(圖) (37,849次)

百年慶 國父孫女孫穗華婉轉譴責馬政府(圖)
47. 百年慶 國父孫女孫穗華婉轉譴責馬政府(圖) (37,452次)

蘋果日報:宋祖英攻蛋圓滿 周董送屌(圖)
48. 蘋果日報:宋祖英攻蛋圓滿 周董送屌(圖) (36,584次)

49. ?臺中央社的這個新聞是馬政府的立場 (36,170次)

姜維平:薄熙來和瑜伽女(圖)
50. 姜維平:薄熙來和瑜伽女(圖) (35,85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