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禁令 中共全面封杀“谷歌中国”(图)
 
2010年3月26日发表
 



中国大陆民众思念谷歌。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报导,3月22日谷歌宣布关闭旗下简体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中国意识形态管理机构中宣部立即组织包括作协在内全部宣传机关对谷歌进行批判,中宣部下属国新办网络局还给各大新闻网站发出详细的“宣传提示”,要求全国各地有关机构及各大新闻网站“监控组”控制谷歌相关信息,禁止博客论坛举办谷歌话题讨论会,清除为谷歌叫好的文章和图片。

和谷歌中国有合作关系的香港大亨李嘉诚控股的TOM.com周二发表声明,已经从门户网站上移除了谷歌的搜索服务;而在新浪中国的网站上,如果用户使用谷歌搜索功能查找敏感资讯,则会即时出现“断网”情况。

“宣传提示”罗列详细

据法广上海特约记者沈愚报道,国新办网络局说,谷歌已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此事影响很大,由此引发的网友讨论也不仅仅限于商业层面”,因此请各地各网站近期严格注意以下管理要求。

首先,新闻环节只能采用中央重点媒体(网站)的稿件,其他稿源不采用;转载不得修改标题。

其次,推荐新闻参考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不做相关专题,不设置讨论议题,不展开相关调查;有关此事的专家学者访谈等节目必须事先报批,严禁擅自做此类节目;管理好新闻跟帖。

另外,博客论坛等互动环节,则要求,不得举办谷歌话题的讨论会、调查等;互动环节不推荐、不置顶相关议题和评论文章。

国新办网络局还请各地清理借此事“攻击党、国家、政府部门、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请各地清理删除“声援谷歌、给谷歌献花、挽留谷歌、为谷歌叫好等跟政府政策唱反调”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有关谷歌的话题要管理好跟帖、评论、留言等。

国新办网络局通知要求各地网络主管近期派专人监控谷歌相关信息,并请各大新闻网站的“监控组”,“近期严格按照上述监控方向进行监控”,如有群体性事件信息,要求要“及时上报”。

大陆网民使用谷歌香港受阻

在大陆各类媒体上所见,只剩一面倒对谷歌的行为表示抗议的留言,但网民翻墙在境外发表谷歌事件的留言,则与国内的情况大相迳庭,很多大陆网民对谷歌的做法表示钦佩。

中国资深网络人士莫之许表示,周二凌晨约3时,他从网上得知谷歌中国网站停止过滤并被转移至香港域名,曾尝试使用Google.hk搜寻敏感关键词,巳经不能打开,回到2005、2006年谷歌的页面受阻止的情况,即使谷歌中国网站转至香港,但大陆用户使用时,仍受到网络审查。莫之许又指,他估计中国当局很可能会阻止谷歌中国网站转移至香港,因为谷歌仍用Google.cn这个名,一旦被阻止,到时等于谷歌中国的搜索引擎全面关闭。

他说:它(谷歌)是回到05、06年之前的状况,它可能采用页面阻止技术,技术细节不太清楚,我估计跟一定访问相关,把它打开一亮,便被阻止掉。

另一名网络人士野渡则指,虽然谷歌公司不审查搜索结果,但中共仍然屏蔽讯息,以往,谷歌使用大陆服务器,偶然还打得开一些敏感词的搜索,现在转移至香港,反而受到更严密的屏蔽。他说:但是转至香港,它要经过中国防火墙GFW,所有有关六四、天安门之类的敏感词,巳被国家防火墙过滤,所以碰到搜索这些页面,立即屏蔽打不开。

野渡又指,谷歌只是把搜索引擎转移,其他例如谷歌中国地图,仍在原来网址 ditu.google.cn,没有转移至别处。

谷歌中国将网站自动跳转到香港以避开审查搜索内容﹐不少中国大陆的网民对谷歌的做法表示钦佩,许多大陆网民纷纷翻越防火墙,到境外的网站论坛、微博客上留言声援谷歌。而在谷歌的搜索排行榜上,截至晚上八点,头十格位置中,有六项搜索内容都和谷歌退出有关,其余的还有六四等敏感内容的搜索。

互联网观察人士驳当局说法

互联网观察人士北风在讨论谷歌退出中国的一篇博文中写道,“谷歌退出中国,根本就不是遵守不遵守中国法律的问题,而是中国在互联网审查方面没有透明的法律保障的问题,中国的网络主管机构用潜规则的方式放大了审查的权力,且不提供任何异议途径。”

北风说,“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体系黑箱操作的,不敢摊在阳光底下的,就是由宣传主管部门的宣传提令、宣传提示构成的潜规则系统。这个系统的对象没有任何异议途径,官方台面上的文章不会有任何提及。”

当官方对谷歌提出限制某些搜索结果的输出时,主管机构并不会出具正式的法律文书列明该行为依据的法律条款及异议途径,甚至有时只是电话口头通知,而不会出具任何书面通知。但如果谷歌不依命行事,主管部门将可以“ICP年检不予年检”等莫须有的理由取消其继续经营的资格,虽然相关法律并无对此规定相应的罚则。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所谓“宣传提示”,正是谷歌在内的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互联网媒体同样面临的。但如Google在“关于谷歌中国的最新声明”所说:“中国政府在与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十分明确地表示,自我审查是一个不可谈判的法律要求。”

 
分享:
 
人气:18,11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