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天文学家发现I类超新星起源于星体合并(图)
 
莫心海
 
2010年2月24日发表
 



钱德勒望远镜观察到的超新星爆发遗迹。

【人民报消息】据法新社芝加哥2月18日消息,天文学家发现I类超新星起源于白矮星和它伴星的聚合。

I类超新星爆发在现代天文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是天文学家测量宇宙中距离的标尺。但是长久以来天文学家对这类超新星爆发的具体原因却不甚了解。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当白矮星质量超过一定极限时就会发生I类超新星爆发。但是白矮星质量增加可以有两个途径:两个白矮星聚合,或者是白矮星从它的类太阳伴星那里逐渐获取质量。

“如果超新星爆发是因为质量逐渐聚集而产生,那么星系中产生的X射线强度应该是实际观察到的五十倍。”研究组的另一位成员阿果斯.波丹(Akos Bogdan)说。

白矮双星非常难以观察得到。当白矮星互相环绕到将要合并的时候,距离爆炸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

位于马里兰州的天文望远镜科学研究院的天文学家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认为,了解超新星爆发如何形成是应用它们来测量距离和寻找暗物质的关键。

他们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分享:
 
人气:28,05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宇宙能量消耗比预测快三十倍(图)
俄神秘古城遗址有许多神奇现象(图)
科学家首次呈现最美数学结构 共248维(图)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即将爆发超新星的白矮星(图)
宇宙泡,垂死恒星死而复生的过程(图)
在人间!宇宙在讲述中共灭亡前夕的故事(图)
对宇宙运行规律理解极深 才能如此巧夺天工(图)
马自达高级工程师:人类的淘汰就快到了(图)
神韵宇宙之光照亮全场 惊叹导演超凡!(图)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