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内幕 › 文章: | ||||
无一人善终!毛“军事天才”背后的秘闻(多图)(更新)
看后很是迷惑,记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六、七十年代都上演过肖华上将写词的《长征组歌》,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不熟悉的,不但都会哼几句,而且都记的里面的句子,比如「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现在中共衰成这样,为什么不把建政以前毛泽东是如何「用兵真如神」的军事文稿拿出来歌颂一下、秀一下呢? 透过中共自己一点点的泄密,才知道原来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就是派遣特务。共产党的历史不折不扣是一部特务史。 ● 傅作义女儿当中共内鬼下场凄惨 殃及亲生女 张戎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里提到,傅作义虽不是秘密中共党员,但身边有共产党的人,包括他的女儿,就是中共秘密党员。毛特地指定傅作义的女儿与傅同住,对傅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原来毛泽东的超人本事,不过是派遣特务打入敌人内部而已。 张戎调查到:「蒋介石对这些情况并非全不知情,但未采取任何行动」。为什么?因为蒋介石是遵循中国传统礼教的,对他母亲十分孝敬,连他母亲的忌日,都不管他在哪里,不管他在做什么?那怕正在开重要的军事会议,也要去母亲像前默哀。而毛泽东在母亲病重之时却离家再不回头,并对他母亲说,希望在他心中留下母亲的完美形像。这简直是在拿刀戳母亲的心,加速母亲的死亡。 从蒋介石对母亲的孝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大孝子,他怎么能想像到女儿背叛父亲、出卖父亲呢?但是傅作义的长女傅冬(原名傅冬菊)一加入了共产党,就党性胜过人性。
为了拿到这把钥匙,傅冬把脑筋动到同父异母的五岁小弟弟身上,她买了几块价格昂贵的巧克力糖和小弟弟做了一笔交易,让他从父亲上衣口袋取出钥匙交给她。傅作义下班回家,得宠的小儿子爬到爸爸怀里,撒娇要爸爸讲故事,并乘机拿走爸爸上衣口袋里的钥匙,交给了大姐傅冬。 傅作义对共产党并无幻想,他曾公开说共产党会带来残酷、恐怖与暴政。后来,中共军队逼近北京时,是否把华北和六十万军队交给中共,这个责任感和现实状况使傅作义心情非常矛盾,他痛苦到「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头撞墙,咬火柴头想自杀」。而傅冬不但无动于衷、毫无罪恶感,而且着急催促父亲赶快向共党投降。 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事情,在中共建政以后的无数运动中屡屡发生,到文革期间更是达到顶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其父薄一波对朋友说:「江青一宣布我是叛徒,连我儿子小熙来也给我一顿铁拳,把我打得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上,这个狠小子,又照前胸踏了我几脚,当时就有三根肋骨被踹断,看他这个六亲不认,手毒心狠连他爹都往死里整的样子,这小子真正是我们党未来的接班人的好材料。今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虽然傅作义的女儿没有把父亲的肋骨踹断,但她当内鬼给父亲精神造成的痛苦却是骇人听闻的。1948年10月,傅看到大势已去,便密电毛求和。由于女儿的出卖,毛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不理。相反,为了树立自己的「军事天才」的形象,11月,毛令林彪率130万大军入关,直逼京津。毛说,要让全中国看到是他打败了这员名将。直到中共打下天津后,毛认为自己的「军事天才」形象已经确立,所以才正式接受傅的求和,此时又死去了数万人的生命。 1895年6月27日出生的傅作义,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79岁。33年后,2007年7月2日,他的长女傅冬也在北京医院去世,终年83岁。 傅作义去世后,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傅冬住的是二十几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只有布面沙发等简单家具。虽说顶着「离休干部」的名义退休,但她和共产党那些真正得实惠的「离休干部」相比,什么也没有。她一直病病疡疡,有限的那点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去世的前几年,中共拍拍脑袋要房改,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几次向她催要房款,她竟拿不出钱来买房。 事实上,傅作义在中共建政初期,把自己的多处房产都捐献给了「国家」,到他的女儿风烛残年时,党不但不考虑退回一处房产或拨出房子给这位「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让她安身,反而在她病情很重、急需专家医治时,被北京医院拒绝住进高干病房,理由是「资格不够」,只有副部级以上人员才可以享受这待遇。对于中共来说,「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应该比所有的副部级党官的功劳要大的多,但是她的利用率早已经是零,党也早已经把她遗弃了。
她曾说,想写一本父亲的回忆录,但最终没有动笔,她说现在才发现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她还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慢慢的可以理解父亲当年的做法。但已经为时太晚。 到了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多次被报病危的傅冬菊,没有资格住高干病房,只能住「特需病房」,这种病房只要付钱,是个人就能住,每天住宿费400元,护理费自己出,两个护理员每天12小时一换班,每个护理员每月工资数千元。 只有退休金的傅冬菊负担不起「特需病房」的开销,护理她的人因为嫌付的钱少,关键时刻甩手走了。后来又找了几个干护理的,开口要价月薪5000元,两个护理员每月工资要支付一万元,傅冬菊及其家人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组织」理也不理,任她自生自灭。 最后,躺在病榻上的傅冬菊已经不能说话了,在2007年7月2日,党的生日的第二天,她终于解决了一切烦恼。 傅冬菊坚决听党的话,执行党的命令,背叛了父亲和国家,不但自己下场凄凉,而且还殃及后代。她的女儿80年代赴美留学时,经济上困难重重,并被有几个小钱的刘姓台商(如果没记错的话)耍弄至坠胎,坠胎费都不给,并不理不问,使她更陷入窘境。此时看在傅作义面子上帮助他外孙女的不是中共,而是1949年前逃出中国大陆的国民党人。 ● 没有善终的《英雄无名》阎宝航 凡是给中共当特务的没有一个得到善终,中共中央前统战部部长阎明复的父亲阎宝航也是一个。 阎宝航1895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小高丽房村。1918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918年4月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得到程砚秋、郭松龄等人的支持。后来以信奉基督教为名,在1921年,被基督教奉天青年会聘为青年部干事,在这期间,张学良经常去青年会活动,他们的关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 1925年6月,阎宝航在沈阳组织学生2万多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五卅」运动。1926年,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决定介绍阎宝航去英国留学。1927年,阎宝航通过苏子元向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吴立石申请加入共产党,但由于苏子元奉命离开沈阳,阎宝航出国手续已办完,不得不启程出国,他的入党要求未得实现。192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
1937年,阎宝航在南京第一次见了周恩来。由于两人 「谈话投机」,当晚周恩来便住在了阎宝航家里。当年4月,按照中共的指示,阎宝航等在上海八仙桥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9月,经周恩来、刘澜波等介绍,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决定阎宝航作为秘密党员,但依旧以民主人士、党外人士身份出现。周恩来亲自给阎宝航取了个代号「阎政」。他正式成为中共高级特工。 1939年,受周恩来、李克农嘱托,为建立情报机构,阎宝航举家迁移重庆,住在重庆村17号,即「阎家老店」。阎宝航的老婆高素和女儿阎明诗都是他的助手。周恩来多次称赞高素「是我们的好大嫂,革命的好妈妈」。 1941年,在党的筹划下,阎宝航参与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成立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理事长。 这个周恩来单线联系的共产党特工,以虔诚基督徒面目出现,博得宋美龄赏识。他精心打造高层人际关系,先后在蒋介石、张学良合办的「四维学会」,蒋介石、宋美龄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中担任要职。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 为了获取国民党军事情报,阎宝航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为博得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孙科、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冯玉祥等人的好感,内心阴暗的阎宝航并经常周旋于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戴笠、徐恩曾等党、政、军、情要员之间。为此他获取了国民党军事情报部门收集和秘藏的有关德国闪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基地和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防部署等三大国际战略情报。被中共称之为「我党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 然而,恰恰从中共对阎宝航的赞扬中,人们了解到国民政府军事情报部门的工作是如何出色,而中共的「最出色国际战略情报专家」充其量不过是个躲在暗处伺机偷窃别人成果的小偷。 中共建政后,周恩来单线联系的阎宝航依然不能以中共党员的身份示人。他调到外交部,先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治法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彰显的是共产党宽大为怀,给国民党旧部一条活路。 1959年,阎宝航辞去外交部的虚职,到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主持征集、整理文史资料工作。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经他征集的文史资料近2000 件,1500余万字。
文革时,中共已经建政近20年,然而为党立下特大战功的阎宝航的档案里,记录的依然是在国民政府当政时期活跃在高层的重要头衔,他自然难逃死劫。1967年11月6日晚,阎宝航以「反革命份子」身份被投入监狱,编号「67100」。 阎宝航钻到「敌人心脏」(中共语),保护了中共,甚至苏共,不致被消灭,而阎宝航需要保护的时候,他的直接上级、他的入党介绍人和单线联系者周恩来却装傻充楞、不闻不问。 半年后,1968年5月22日,73岁的共产党犯人「67100」,在审讯中被人从背后猛踹一脚倒地昏迷,送到复兴医院后,无人抢救、无人理睬这个「早该千刀万剐」(中共语)的「国民党重大罪犯」,阎宝航临死前的痛苦,无法言表,此时他想的是什么,无人关心,直到咽气,连吃一片止痛药对他都是奢望。 共产党的监狱批文写道:「反革命罪犯67100号,不得留骨灰。」△ (人民报首发) | ||||
| ||||
| ||||
相关文章: |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