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神韻亞洲首演震撼韓國 堅忍男兒落淚(多圖)


大邱的男子給韓國民衆的印象一向是堅毅剛強,但
是在觀看神韻的過程中頻頻被觸動,忍不住落淚。
(攝影:李明/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新春伊始,萬物更新,風靡全球的神韻跨越千山萬水,將暖暖的春意帶到遙遠的東方。雖然韓國首爾的演出場地再次受到中共干擾,但無損神韻在韓國大受歡迎。以忠膽俠義、儒雅含蓄著稱的韓國古城大邱再次彰顯不卑不亢的氣節,抵抗住中共壓力,爲神韻提供最好的演出場地,門票幾售一空。堅忍內斂的大韓民族被神韻全善全美的純正中華文化震撼了,難掩內心的激動心情,有淚不輕彈的韓國男兒爲神韻落淚,激動的掌聲不停,讓臺上臺下氣氛熱到最高點。



觀衆頻頻拭淚。(攝影:李明/大紀元)

據大紀元報導,30 日晚間七點半,神韻國際藝術團亞洲首演在韓國最著名的五大劇場之一,位於大邱的壽城阿特匹亞劇場拉開序幕。首個節目以《開創五千年文明》開場,「咚咚」一聲聲深遠而悠長的鼓點,將慕名前來欣賞神韻的韓國觀衆帶到黃帝初始的遠古時代,啓迪着他們塵封已舊的回憶。隨之而來無論是中國古典舞之璀璨,樂之華章,男女聲的美妙歌聲,都讓輕易不讚好的大邱民衆止不住的拍掌讚歎。現場所見,以性格堅強著稱的韓國男子被神韻深深震撼,不少人都感觸落淚。


全神貫注的觀衆。(攝影:李明/大紀元)

神韻乾淨純潔 感動韓國男兒落淚

知名企業家、三興運輸公司前社長金在旭,已經連續3年來看神韻演出。他連連讚歎神韻的乾淨純潔,令他忍不住落淚:「因爲太純太乾淨,總是要掉眼淚,從第一個節目開始始終如此。晚會觸碰我們內心渴望的東西,追求的東西。」

他尤其讚歎《優曇婆羅花》舞蹈令人感動。「這樣的演出不容易看到,希望更多韓國人來觀看。這個演出令人的心靈變得純淨,好像脫離開了人世間,真的很特別。」



抹眼睛的觀衆。(攝影:李明/大紀元)



傳統婚禮研究家徐德順。(攝影:孔英子/大紀元)

服裝精美絕倫 專業人士感受創作靈感

韓國素以保持傳統著稱,其中韓國人的服飾很多都模仿中國古代服飾,在色彩上非常講究。這次神韻的服裝讓韓國服飾專家們大開眼界。傳統婚禮研究家徐德順表示,對於舞蹈演員的服裝深受感動。她坦言,從神韻服飾她得到創作的靈感。她說:「這麼好的觀賞機會,一下子心靈得到開闊與充實,明年我一定還要再來,還會介紹我的朋友一定要來看演出。」



寶光織物代表理事長車順子。
(攝影:金國煥/大紀元)

寶光織物代表理事長車順子也特別讚歎神韻服裝的美麗。他說:「我的專業是服裝,所以看演出的時候,對服裝挺感興趣。從藝術上講,舞臺的服飾和色彩,很協調。令人感到很鮮豔,音樂也非常的好,比韓國的服飾無比的鮮豔。我想把神韻演出傳達給我所認識的親朋好友。」



慶北大學教育學博士李東復(右)。
(攝影:金真泰/大紀元)

教育學博士:展現中華文化的壯觀演出

慶北大學教育學博士李東復接受採訪時表示:「平時間接的接觸到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資料,這次通過觀看神韻的演出,深受震憾,神韻演出通過舞蹈含蓄的展現中華傳統文化,更加感覺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李東復說,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地球上科學文化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可是到了近代不知不覺傳入韓國的是一些西方文化。看完演出後才豁然醒覺,就在我們附近就有非常深奧和博大的中國文化,要從新學一遍。他由衷的感嘆道:「(神韻)真是一次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無比狀觀的演出。」



小觀衆也用心觀賞。
(攝影:李明/大紀元)

無懼中共干擾 大邱抵抗壓力歡迎神韻

大邱是韓國第三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是時尚的藝術之都。大邱自古爲韓國教育、文化和紡織都市而聞名,具有濃厚的佛教文化、儒教文化特徵。歷史上,韓國大邱儒學一直很發達,是崇尚學問和禮儀的儒者之鄉,自古以來,這裏的人忠膽俠義,不能容忍不義之事,尤以大邱民衆爲盛。大邱在日本強佔時期是「3·1運動」的起源——國債補償運動的發祥地,爲抗拒獨裁政權而展開的反獨裁鬥爭「大邱2·28學生義舉」,奠定了韓國邁向民主化社會的基礎。

此次韓國中共故伎重演施壓韓國大邱市政廳和劇院,試圖阻撓神韻在大邱的演出,遭大邱市政廳一口拒絕。當時演出主辦方金正敦部長表示,「中共想盡辦法瘋狂的取消神韻是行不通的,在別地方或許可行,但在大邱可不行。大邱歷史上儒學發達,是崇尚學問和禮儀的儒者之鄉,大邱市民知道此事的話,也不會放手不管的。」,終於爲大邱民衆再次爭取到欣賞神韻的機會。



觀衆沉浸在演出中。(攝影:李明/大紀元)

神韻國際藝術團將於1月30日至2月2日在韓國大邱壽城阿特匹亞劇場分別演出五場。

演出時間爲: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晚7:30

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下午2:00、晚7:30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下午2:00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晚7:30

演出地點:

Suseong Artpia 50 Muhak-ro Suseong-gu (1137-3 Jisan-dong),Daegu, KR

網上 購票: www.divine.or.kr & Ticketlink.co.kr

購票電話: 1644-1390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http://www.dajiyuan.com)


***************************************************************

看神韻藝術團美麗的動態圖片

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時間表及購票全信息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我就是那裏的仙女(圖) 2009/2/2 (17,371次)
他不當市長誰當市長(圖) 2009/2/1 (22,551次)
神韻賦深深奧祕及緊迫訊息 新世界正在到來(圖) 2009/2/1 (16,254次)
中國人在這裏尋得自信和欣喜(多圖) 2009/2/1 (17,473次)
著名歌唱家:神韻獨唱可媲美世界任何歌唱家(圖) 2009/2/1 (14,829次)
好像我自己成了王一樣(圖) 2009/1/31 (16,487次)
打壓神韻演出 中共再耍流氓(圖) 2009/1/31 (16,539次)
一位太子黨:神韻領導世界藝術新潮流 2009/1/29 (33,068次)
神韻登陸韓國 各界名流齊贊(圖) 2009/1/29 (15,452次)
昨晚老江送醫急救 2009/2/2 (37,471次)
最新圖片 別對「陽光雨露」要求太高(圖) 2009/2/1 (28,890次)
得罪宋祖英 李詠被江點名撤下春晚主持人(圖) 2009/2/1 (56,405次)
太棒了!無論男女 變美變年青的處方(多圖) 2009/1/31 (39,399次)
江澤民:頂住!這地方決不能失守 2009/1/31 (36,442次)
小笑話:江澤民急召御醫(圖) 2009/1/30 (35,589次)
北?!黨媽媽給趙本山一個「舒服的」笑(圖) 2009/1/30 (31,507次)
小瀋陽這張圖片讓人大吃一驚(多圖) 2009/1/29 (42,158次)
一位太子黨:神韻領導世界藝術新潮流 2009/1/29 (33,068次)

高層糟糠訓斥李長春 郎昆夠嗆 2009/1/28 (34,159次)
泄底兒!趙本山宋祖英春晚不是直播(圖) 2009/1/27 (43,348次)
小消息:人大會議熱捧洪宇新歌(視頻) 2009/1/27 (31,940次)
小胡讓孟建柱發言必須加上這12個字 2009/1/26 (39,771次)
開門無雨!正月初一不祥消息 2009/1/26 (34,021次)
從南京僧人訪臺命案 看中共宗教政策 2009/1/26 (17,700次)
公安部高官泄黃光裕案真相被捕(圖) 2009/1/25 (85,284次)
人民報牛年賀詞(多圖) 2009/1/25 (27,213次)
大過年的,老江被小胡轟到了上海 2009/1/24 (40,627次)
殃視陳虻壯年死亡 因自焚僞案骨灰入八寶山(視頻) 2009/1/23 (32,430次)
這倆部級高官被啃成雞肋拋出(圖) 2009/1/22 (53,430次)
江綿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圖) 2009/1/22 (42,804次)
陳虻追悼待遇爲何超過趙紫陽和李作鵬(多圖) 2009/1/21 (49,573次)
看圖搶答:誰是宋祖英的合法「零距離」(多圖) 2009/1/20 (40,395次)
忒發言,當外交部發言人有啥難(圖) 2009/1/20 (29,239次)
羅浩,不需海選,新五朵金花都在這兒(多圖) 2009/1/20 (35,636次)
智力測驗:哪個是宋祖英?(多圖) 2009/1/19 (42,253次)
李長春對春晚下達緊急指示 2009/1/18 (41,389次)
中共跳樓!新華網一篇奇文(圖) 2009/1/18 (34,955次)
不是小笑話:趙本山春晚臺詞曝光(圖) 2009/1/17 (40,635次)
四年前,我受託爲紫陽先生退了黨(多圖) 2009/1/17 (40,855次)
中共即將失去小兄弟卡斯特羅(圖) 2009/1/17 (32,673次)
神祕彩色光柱──我的天啊,外星人來了!(圖) 2009/1/16 (44,791次)
腰圍最粗?震驚世界的政治動態(圖) 2009/1/16 (37,052次)
兔脣…?!新任外交部發言人亮相(圖) 2009/1/15 (35,605次)
不是小笑話:黃光裕是最大的愛國者 2009/1/15 (28,17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