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这张照片在造什么孽(多图)
 
戚思
 
2008年7月15日发表
 

一位抢险的士兵突遇滑坡!
【人民报消息】因为余震不断,四川地震中救灾的军人被砸死的不少,连新华网上都有一张军人抱着头蹲在地上的图片。但是中共并没有宣扬他们,也没有报道他们,因为中共不希望让人知道它的「钢铁长城」抵不住天灾。

最近连日来,新华网上一直在高调宣传济南军区“铁军”部队炮兵指挥连二期士官武文斌。报道说,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过程中,因连日救灾劳累,年仅26岁的武文斌于6月18日4时45分去世。

在19名参与抢救的医学专家和医生联合签名的医学报告上,写着:「死亡诊断: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引起猝死。诱因:过度劳累。」

郭伯雄按兵不动造成震灾缺人

为何死亡报告要「19名参与抢救的医学专家和医生联合签名」?因为没人敢对这份死亡报告负责任。实际上,在余震不断的灾区、在伤员都来不及救治的医院,一位实习士官学员不可能有19名医学专家和医生参与抢救,除非他处在郭伯雄的地位上。原军长郭伯雄除了曾给江泽民午睡站过岗、被提拔成军委副主席以外,他没有制造「过度劳累」的机会。

看看新华网的这段报道:「谁也没有想到,悲剧发生了。次日凌晨2时40分,同帐篷战友宋国栋发现武文斌发出异常声音,呼吸困难,摇了几下没摇醒,立即叫来连长和卫生员,并迅速把他送往医院进行抢救。遗憾的是,这颗年轻的心脏,还是在4时45分停止了跳动。」

实际上,武文斌送往医院,抢救只是给活人看的形式而已,从6月18日凌晨2时40分发出异常声音、呼吸困难时,他已经只剩心跳没有停止。报告中用「猝死」来表明,没有真正的抢救过程。

需要19名医学专家和医生联合签名医学报告,证明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可见这份死亡报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原因是,这报告一出,就成为郭伯雄遵照江的旨意按兵不动、消弱异己势力的铁证。

刚领结婚证

猝死3天后,6月21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作出决定,为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某红军师实习士官学员武文斌追记一等功,并批准为烈士。

武文斌今年春节刚领结婚证,婚礼还没来得及办,就赶回了部队。直到他去世,除了一张结婚证上的照片外,妻子杨卫华说,她和文斌没有照过一张合影。


他不能就这么撇下我走了!
“本想今年6月办,他要来抗震救灾,我们商量,等抗震救灾胜利了,就排排场场地办个婚礼。”杨卫华说,“今年3月,我说春暖花开的,咱们去照个婚纱照吧,他也答应了,可后来部队要野外驻训,他还是没能回得来。”杨卫华抽噎着,努力不哭出声来。

杨卫华回忆说,“我18日10点多接到消息,当时只说他得了急病,正在抢救。”杨卫华的眼泪扑簌簌流下来,“我当时就跪到了地上,我求老天爷保佑,他是个好人,他是个好军人,他不能就这么撇下我走了!”

杨卫华最终还是得知了噩耗,“我见到他时,他一个人躺在殡仪馆里,那么孤单。”

武文斌是个农村孩子,杨卫华觉得,这个农村的小伙子为人实在,心肠好。「遇到小孩子,他总是伸开手护着,生怕他们摔倒了」。两人走在路上,他经常随手就帮别人提一把重物,扶一下车子。杨卫华就是看「他人品好,孝顺老人,疼我,我就下决心,跟定了他。」

武文斌的父亲是谁



武文斌的父亲到底叫什么名字?!
另一篇报道《武文斌烈士铜像将屹立都江堰[组图]》,其中有描述他父亲的心情,当武文斌牺牲后,7月11日他的塑像雕刻完成时,当天武文斌的父亲被邀请到部队驻地,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满含热泪的握住雕刻者、铁军某部士官张厚岭的手说:“谢谢!谢谢!”

而新华网的这篇短短的报道中,武文斌的父亲一会儿叫「武忠林」,一会儿叫「武大中」(记者是不是想起了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武文斌的父亲叫什么名字都无法确定,可见党对宣传品本身并不重视,重视的是宣传品对自己巩固政权所起的作用。

一张违背人性的图片


一张违背人性的宣传图片!
还有,武文斌的父亲被邀请到部队驻地,他一眼就认出眼前的塑像雕刻的是自己那26岁猝死的儿子,于是「满含热泪」。但此文章中并没有拍摄老人悲恸的真实内心世界,而是提供了一张经摄影记者「导演」的让人产生错觉的照片,没看文字之前,会以为这个老人在欣赏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艺术品,面部表情毫无悲痛而言。

给自己涂脂抹粉是中共政权第一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切宣传报导都以此为准绳,这张图片就是一个扭曲人性的极好例子。中共竭力要表现逝者的父亲面对塑像如何感恩、如何受宠若惊,而却从来没有想过,一位年青的妻子失去等待已久的婚礼,一位农村老人永远失去引以为豪的儿子和准备抱孙子的喜悦,这意味着什么?

「伟光正」的神经是错位的、错乱的,所以它的宣传品永远违背人性、扭曲人性。 △

(人民报首发)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
 
人气:32,02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