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在新華網上比江牛逼的原因(多圖)
 
鮑光
 
2007年6月25日發表
 

侯耀文的死觸動了中共的某根敏感神經!

【人民報消息】新華網6月24日以《侯耀文去世,「相聲再也死不起了」》爲題轉載的新京報的報導,報導說,6月23日,中國曲藝家協會有關負責人證實,當日18時30分,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因突發性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在家中去世。

新華網把這篇報導放在焦點新聞很不尋常,這待遇是江澤民一直渴望的,江常常搞出動靜來,就是爲了出鏡。一個說相聲的死了能上到新華網「焦點」新聞,和黃菊的死訊擺放的位置平起平坐了,侯耀文比江牛逼。

這個現象不能不讓人思索,侯耀文的死觸動了中共的某根敏感神經。

報導談到,馬季死了之後,孟凡貴曾經給侯耀文打電話說,「咱們的相聲,再也死不起了」。卻沒想到時隔半年多,作爲當今相聲界最爲重要的核心人物,59歲的侯耀文也去了。

有人說,今年好像大陸相聲界死了不少人。也有人說,侯耀文是相聲界5年來第6位去世的名人。


高秀敏《賣擔架》自己上了擔架!
再怎麼麻木,人們也應該發現,現在有些人說「喀碴」就被「喀碴」了,昨天還當大爺,今日就做小鬼兒。包括46歲的小品演員高秀敏,2005年8月18日在沒有心臟病的前提下,竟然心肌說梗塞就梗塞。

據報導,侯耀文生前並無心腦血管病史,醫學專家說,突發性心肌梗塞這種病的最佳搶救時間,應在4分鐘內。4分鐘,對於忍受臨終前的痛苦是長了些,但對於準備急救來講,實在是不夠用。

據悉,23日下午6點半左右,侯耀文在北京昌平區沙河玫瑰園別墅家中突發心臟疾病陷入昏迷,急救人員抵達時,侯耀文已經窒息,心臟、呼吸,脈搏都已經停止。

據北京999急救中心副院長郭肅清稱,急救中心在下午6點半左右接急救電話,趕到現場時,侯耀文已無生命跡象,瞳孔擴散,呼吸停止。

瞳孔都擴散了,呼吸已停止了,接下去的40分鐘「搶救」是例行公事。大約在23日晚8點左右,侯耀文的遺體被送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冷藏。晚十時半左右,侯耀文所在單位中國鐵路文工團發出正式通告。23日晚上6點半是生死的分界線。

相聲是國粹,並不會因爲誰的死而消亡,決定其消亡與否的並不是表演者,而是社會制度。中共的獨裁統治,不但註定使相聲消亡,而且註定使部份想出名的表演者消亡。高秀敏和侯耀文都是其中的一個。

相聲發源於北京,以諷刺社會現象爲主要題材,讓人們從輕鬆的笑聲中明辨是非,受到正面教育。自詡「偉光正」的中共,建政以來,以各種運動整治人民,相聲不但不能諷刺中共的貪官污吏、社會亂象,還要成爲美化血腥中共的謊言宣傳工具。

由於懼怕觸動中共擺下的地雷陣,中國的相聲變味兒了,從諷刺社會改爲諷刺自己,捧哏和逗哏的從耍貧嘴到罵自己、對罵、互踩。藝術變成了不堪入耳的低級、下流的東西。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中共要打誰、相聲就要罵誰,想往上爬的必然要多罵、狠罵,直至把自己的命都賠進去。

自江澤民1999年7月20日正式迫害信奉「真、善、忍」的法輪功以來,侯耀文跟的挺緊。這一點《北京青年報》可以證明。《北京青年報》報導說,「侯耀文對《北京青年報》愛不釋手。他寫批法輪功的相聲時,一直在參考本報,『我記得大概有10多天,每天一整版,請各方面的專家學者來談批法輪功,每人旁邊還有一張小照片,我全都看了。』」

仇恨「真、善、忍」,謾罵、諷刺信奉「真、善、忍」的好人,你反對的到底是什麼呢?是你自己!

最近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一個年紀輕輕的惡警何雪健當着其他警察的面強姦兩位與自己母親年齡相仿的法輪功女學員,結果得了陰莖癌,醫生連他那傳宗接代的睾丸都一起切除。不但幹壞事的工具沒有了,而且術後的痛苦讓他三次自殺未遂,還得接着煎熬。

中共最怕的就是這樣的例子,怕人們相信真實存在的「善惡有報」。所以中共曾在新華網上大張旗鼓的、瘋了般高調報導遭惡報的高秀敏是如何被追悼和紀念的。這其實是想多拉幾個墊背的。


中共害怕人民相信惡報。
「天滅中共」之際,2004年11月19日大紀元發表了《九評共產黨》,給所有被矇蔽迷惑和跟着共產黨幹壞事和幹過壞事的人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認識共產邪黨,從內心與共產黨徹底決裂。現在離高秀敏暴死的時間又不短了,上天還在給機會,接不接這個機會是自己的選擇。

6月23日,在曲藝界影響力非常大的侯耀文暴死後,6月24日新華網在最重要位置「焦點新聞」欄目裏馬上報導。中共這個不尋常的恐懼舉動恰恰證實了侯耀文暴死的原因與中共有關!

上天還在給活着的人機會,但等待的時間不是無限的,誰也不知道後一秒鐘會發生什麼,請把握現在的分分秒秒,決裂中共,給自己未來。

(人民報首發)

*****************************************


誰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想像不到的大福氣!

新唐人電視臺隆重推出「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




 
分享:
 
人氣:40,26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