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黃河與長江的神話故事
 
艾蔻
 
【人民報消息】遠古時,在須彌山外的青澗洞裏,住着青黃二條孿生龍,他們嫉惡如仇,常常與那作惡人間的東海之濱的「魍魎」作戰。

有一年,人間大旱,山神土地紛紛告急天界,如來佛知道青黃龍深諳人間世道,便差他們倆來到人間除惡救人。

不久,青黃二龍便查知,原來是「魍魎」二妖又在人間作怪,它讓魔子魔孫分散到人間,到處放火。又使魔力讓每個人心裏藏一種「癘火」,互相作惡,攪亂人間清涼世界,於是很多人都崇拜它跟隨它。

青龍和黃龍決心替人類除去惡魔,重整人間正道。他們化裝成兩個出家人,以治病療邪爲名去除人的惡念心疾。

由於受「魍魎」的毒害,當時的人普遍患了一種叫「魘」的病,只有暗算別人,或做一些損害別人有利自己的事才暫時緩解這種病痛帶來的痛苦。化裝成和尚的青龍和黃龍,讓人們服一些硃砂、珍珠、海澡之類,教人們念一種驅除「癘火」的咒訣,經過這種調治,很多人恢復了良性,解除了痛苦,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奔走相告,三個月後,便有成千上萬的人依此法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們也紛紛傳說來了二位活神仙。

居住在東海之濱的「魍魎」,聽說有人破了它們的法術,於是便派手下二員得力干將,鱷魚精和蛤蟆精去探聽虛實。那蛤蟆精一肚子壞水,詭計多端,它說服頭腦簡單而又兇悍的鱷魚精扮成二個前去療疾的病人,混在一羣人裏面來到和尚居住的地方,已有成精千年的蛤蟆精遠遠望去,在一片樹陰下,兩位和尚頭上放出青黃兩道光,直通太虛,知道對方來頭不小,於是心生一計,它告訴鱷魚精這是倆個小毛神,不必放在心上,讓鱷魚精坐那竭息,它一個人便可以手到擒來抓回去進見主子。鱷魚精一聽大怒,這便宜不叫你蛤蟆精一個人揀了嗎?於是急忙現了原神,張開鍘刀般的大嘴直撲兩個和尚而來。

青龍和黃龍早知是兩個妖精來了,只是也不動聲色而已。這會兒見鱷魚精忽現原神直撲過來,其中一位手中打出一個彈子大小的龍珠,對準鱷魚精猛的一擊,只一下便把它打翻在地,鱷魚精見識不妙正要翻身逃跑,另一個和尚手一翻,便把它抓個腦漿崩裂。蛤蟆精卻趁此機會駕一陣風急忙跑回東海之濱,告訴「魍魎」是青龍和黃龍。

「魍魎」大怒,親點魔兵五萬前來挑戰。青龍和黃龍讓人吩囑所有醫好的人們,隱藏起來千萬不要出來,於是駕雲佈陣,在空中迎戰「魍魎」。青龍和黃龍各施法力,與魔兵大戰了七天七夜。

自古以來邪不勝正,「魍魎」二妖也逃不出此一天理。只見青龍和黃龍贏了一場又一場,「魍魎」二妖接二連三敗兵折將。

「魍魎」二眼看自己的魔兵越來越少,不甘失敗,於是商量了一個歹毒的主意:「魍魎」二妖各施魔法招集所有中了魔毒死心踏地跟隨它們的人,由自已駕馭分南北排成兩條長蛇陣,遠遠望去妖霧繚繞,像盤踞在大地上的兩條滾滾噴火的巨蛇,緩緩向中間擠來,所過之處,萬物皆爲焦土。它們企圖把青黃二龍和已經掙脫它控制的人一齊同歸於盡。

青龍和黃龍已經和魔兵苦戰幾天幾夜,身疲力竭,當他們看到「魍魎」二妖妄圖毀掉自已救出的人時,決心保護他們。於是青龍和黃龍不顧安危,化成青黃兩條冰涼的大河,分別迎着兩條火龍而去。當大河與「火蛇」接觸時,魔子魔孫紛紛被巨大的旋渦捲入河中,那些死心踏地跟隨「魍魎」二妖的人也難以倖免。經過三天三夜,兩條「火蛇」趕出一千多里外。

青龍和黃龍又用巨大的身軀漸漸的把「火蛇」壓在身體之下。兩條龍因付出太大,傷了元氣,漸漸嵌入地下,形成了現在的長江與黃河。

直到今天,長江和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仍靠兩條大江大河養育生生不息地繁延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7/17/4106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