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作者:戴东尼(古玩书画鉴定收藏家、艺术投资顾问)
 

傅抱石:《高士观瀑》
【人民报消息】从中国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的“天人合而为一”,再到宋代理学家们的“万物一体”论,“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古人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如孟子认为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贵善,于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历代艺术家们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如中国古代的画论中写到:“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中国传统文人画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通过平衡与和谐,最终达到大自然与人相对应和一致的境界。当他们将这种体悟以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时,往往注重对人精神境界的营造,画中的山水云雾与画中人甚至作画之人的身心融为一体,同时亦使看画人达至忘我的境界。

如南宋画家米友仁画的江南山水,往往追求苍茫雨雾中大自然的特殊韵致,并未对山、树及水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其画中的山、树常用横点画出,有时也勾以墨线,然后渲染,他所作“拖泥带水皴”先用水涂抹,再蘸焦墨横笔拖过,水墨笔笔积叠,相互渗透,造成浑厚自然,迷蒙天际的效果,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国变幻无常、雨雾迷蒙的景观。

再如高士观瀑,是近代画家傅抱石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的高士观瀑图,画面构图险峻奇特,章法新颖,作者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又层层积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画中一流飞瀑自画幅顶端的巍峨峭壁间奔流飞泻而下,画的中部几位高士于石上观瀑,成为该画点睛之笔,超凡脱俗,与大自然相比却是那样的渺小,只能与树影相伴、依稀可见,但与大自然又是如此的和谐,“天人合一”之境油然而生。此为该画之精髓,深得传神之妙。

传统中国画的意境只有超越时空情怀,符合人与自然一体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才能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高境界的内涵。许多中国古代近代的名画家,都是重德修心的修炼人,他们推崇人品至上,注重涵养。正因为他们人做得正,才能画出真正令人动容的佳作。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2/17/3945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