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记者这一跪,党妈妈站不稳了(图)
 
人民报记者张铁尺
 

怀孕8个月的史红霞(右二)和患者梁进柱的哥哥梁进朝(右一)一同跪下以示感谢。
记者何永刚(左二)陪跪采访,左一是热心的《今日安报》采访中心副主任段君伟。

【人民报消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咱们绝大多数家庭最怕面对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卖肾筹钱,而且是怀孕八个月的孕妇要卖肾救夫的新闻一出现,有点人性的还是会有恻隐之心的。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做这样大的牺牲呢?上个月底,一个年轻的实习记者就对这样的一对夫妇进行了采访。让人想不到的是,故事主角的艰难与痛苦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而年轻记者的采访方式却成了网路激烈议论的主题。

整个故事起头于2006年8月,河南省正阳县寒冻镇祠堂村的梁进柱、史红霞夫妻二人离乡背井,到福建收废品。结果,刚干一个多月,梁进柱就生病了。

「刚开始,以为是感冒,打点滴后,就好一些,不打点滴又复发了。」梁进柱的病情经过几次反复后,改到大医院检查,医生只说是他血液里的白血球数量减少,原因不明。是不是碰上什么有重金属或放射性之类的废料,也没有人知道。
在福建治疗一段时间后,诊察不出病因,自然无法对症下药。梁进柱向朋友借来的两万多元钱花完了。11月9日,他只好和妻子回到河南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11日住进该院。经过专家诊断,梁进柱患的是骨癌,而且是晚期。

妻子已经怀孕8个月了,梁进柱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能看到出世的孩子一面。可是经济上的窘迫,已经无以为继了。「每天要花3000多元钱,家里能卖的都卖完了,实在没法子。」在面临无力支付医疗费将被赶出医院的窘境,史红霞接受了侄儿的建议,作出了捐肾救夫的决定。


71岁的梁母哭讨求助,怀孕8个月的史红霞
拿「捐肾救夫」的牌子。
11月26日这一天,郑州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温度骤然下降。上午11时多,71岁的梁母和怀孕8个月的史红霞在郑州二七广场,风雪中乞讨求助。36岁的史红霞手中拿「捐肾救夫」的牌子,哭着说「哪位好心人能帮我治好丈夫的病,我愿意将自己的肾脏捐出。」第一天,她们只得到160元的捐款。

这件卖肾筹钱的事,被河南《今日安报》的实习记者何永刚给撞上了。何永刚去采访时,梁进柱因为无钱治病,已经住到医院附近的旅馆了,本来只准备再做一次放疗就回正阳老家。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一出世就见不到父亲!」史红霞无奈的哭诉让这位24岁的实习记者何永刚升起了同情心。在采访结束后,还来不及写稿子,就急忙和几家医院联系,想找一家能免费收治梁进柱的。

第二天,何永刚的稿子见报,报导了史红霞为何要捐肾、卖婴救夫,以及一家人的状况。果然获得很大的回响,郑州市一家医院向其伸出了援助之手,愿意免费为其治疗。旅馆的经理免掉了房费、市民送来了牛奶。梁进柱幸运地住进那家伸出援手的医院。医院的热情安排使他们感觉到了踏实。他们来郑州之后第一次吃上了热饭,怀孕的史红霞在郑州二十多天来第一次吃上了鸡蛋。

11月30日上午,策划这次报导《今日安报》采访副主任段君伟、实习记者何永刚,过来医院探视他们。正当他们还很高兴时,段君伟将礼品和100元钱塞给梁进柱时,史红霞、和哥哥梁进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他们突然跪在了地板上,以这种中国人最高的礼节向两位给与很大帮助的记者表示感谢。看到已经怀孕8个月的史红霞,和已经56岁的梁进朝给自己跪下了,段君伟慌忙去拉,但是任凭他们如何相劝,两人就是不愿意起来。本来已经吃过药的梁进柱,也要挣扎着起来,给他们下跪。「他的药含有很大的麻醉成分,坐都坐不稳。」看到两个人如此执著不站起来,何永刚突然也跪了下去。就这样,三个人相互跪着10余分钟,何永刚跪着完成了对梁进柱他们在医院近况的采访。

事后,何永刚回忆说,「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病人的哥哥已经56岁了,比我爸爸还要大;还有一个孕妇,我怎么能接受他们的这种谢意啊。」所以当时自己只能采用这种对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记者,报导这件事情是记者的职责,也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只是做了一件非常普通的采访,岂敢受此大礼?我只想通过陪跪来寻找一种平等。」

采访中心副主任段君伟是整个新闻报导的策划者,认为身无分文的梁进柱,确实值得很多人的同情。「他们感到了社会的温暖。作为病人,梁进柱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他想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以这种方式来回报好心人的关爱。我们确实觉得他们很困难,就想去看看他们,没有想到他们会用这种方式表示感谢。记者的下跪是发自他内心的善意。」段君伟认为,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生病让梁进柱全家陷入了窘境,他也应该有自尊。

作为一个记者,何永刚不觉得这种陪跪有失身分。也没想到陪跪采访会在网路上掀起了一番争论,而焦点却不是最需要关注的梁进柱一家人,或者是一家人最真诚的互动,而是何永刚这一跪,破坏了记者这一行的「形像」。

过去几十年来,在党妈妈的教导之下,掌握笔杆子的记者,握有媒体的发言权,哪里需要放下身段和人民平起平坐呢?不但不需要如此,而且还有大把钱往口袋里塞。那些省委、市委的头头儿们就是要付出代价让记者写出颂扬自己“政绩”的文章,以造成升官的机会。

12月5日,新华社反射性的刊出了《记者跪访被救助者10分钟惹争议 网友称其不成熟》的文章,并把「这个记者不成熟」、「这样不正常」的二则帖子当作有代表性的意见。这件好事为何新华网如此小题大作呢?

中共前国防部长迟浩田的一个讲话做出了答案,他说:「我们委托新浪网做的大型网上问卷调查说明,我们的下一代大有希望,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在回答“你会向妇孺和战俘开枪吗?”这个问题时,有超过80%的人做了肯定回答,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我们这次调查尽管表面上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对妇孺及战俘开枪,但体现出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这一点。」「中央决定搞这次调查的目的是进行思想摸底,我们想了解,如果我们中国向全球发展,必需伴随着敌对国家人口的大规模死亡,我们的人民能否接受,我们人民是拥护还是反对。」

所以,何永刚这一跪,让中共极度紧张,也成为中共测试民众到底有多少人性、良心和恻隐之心。这俩帖子到底是谁贴的很难说,因为网路警察的任务就是按照党的意思引导网民舆论。但是有三则帖子表示赞同:「这一跪,记者成了普通人」、「这一跪,换来了太多真情」、「这一跪,姿态低了,品格高了」。

如果只是说那个捐肾新闻,中共会装傻充愣,但这新闻后面的新闻中共无法不关注,那就是:第二天《郑州晚报》后续报导指出,「八成网友力挺记者还以跪礼」!

(人民报首发)

购买新唐人圣诞晚会票
购买新唐人中国新年晚会票
各国文字介绍并购买新唐人中国新年晚会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2/10/4250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