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音乐艺术家刘绍珊:至真至纯 乐由心生(多图)
 

刘绍珊女士。
【人民报消息】2006年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上的古筝四重奏《凤鸣九霄》如一幅长卷画面,将跌宕起伏的情景融入一体,层次丰富细腻多变,转承起合扣人心弦,凤舞凌云各展风姿,相与共鸣配合默契,时而展翅翱翔时而盘旋顾盼,或激昂或悠然或静逸……

古筝四重奏《凤鸣九霄》的作曲及演奏者刘绍珊女士表示,音乐重在内涵与神韵,真正的音乐是天道的体现,美好的音乐应是用以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洗涤人们在纷繁世界中的烦躁、不安、疲惫与悲伤,给观众带来宁静、祥和、希望与光明。

艺术圣地

据大纪元记者辛菲10月11日采访报导,刘绍珊生于台湾,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就读于台湾著名的光仁音乐学校。在主修钢琴的同时,也兼修古筝、三弦秦琴以及西洋的双簧管和竖琴。少年时代她的古筝表演曾获得全台湾少年和青年冠军。之后在美国获得音乐和钢琴的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授钢琴。

她说,从第一届新唐人晚会开始,我一直参与编曲、作曲与配器,上一届我很荣幸的上台表演。几年的感触颇多,最直接而深刻的体会就是:新唐人晚会是美好高洁的艺术圣地,融于其中,我不仅技巧日臻完美,而且心境不断得到净化与升华。

刘绍珊将参加2007年新唐人晚会的创作与演出。

刘绍珊从小就登台表演,见识广博、经验丰富。她说,在新唐人晚会中的体会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心的震撼。不仅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并融入西方古典的精华,最主要的是所表现的精神,在现代逐渐重技巧轻内涵的发展趋势中实属罕见,在展现东方文化之美时,把人性最正的一面、天地之间的正气表达和弘扬出来了,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她说,也看过中国代表团的民族表演,发现其中搀杂了很多现代的东西,他们虽然从技术上是一流的,但从音乐、内容直至内涵上,总是感到有一种阴暗、扭曲、不正的东西,因此并不能打动人。

而新唐人晚会则不同,每一个节目都有很深的内涵,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给人深刻的启示,使人领悟到:美好的艺术就像一股清流,她来自生命的源头,清澈抚润,绵延无休,让生命的乐章中充满祥和,让曾经迷失的本性重绽光彩。

至真至纯


2006年新唐人新年晚会,刘绍珊
弹奏古筝四重奏《凤鸣九霄》。
在艺术创作方面,刘绍珊走的是古典正统的路子。她表示,在参与新唐人晚会的过程中,配器、编曲、作曲,每一项对我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接触过现代的音乐后,常常脑子里不自觉的就冒出很多现代的东西,但很多现代的东西并不太适合我们所想表现的内涵,所以要一样一样的把它去掉,这也是归正自己的过程。

关于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刘绍珊表示,首先一定要有美感、好听,不要有太突兀的音色出现;其次,技巧上要不断加强,要让观众听后觉得精彩;最重要的是,要感动人心,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这就需要艺术家有高尚的德行与修养,有一颗至真至纯的心。艺德高尚之人,最终才是技艺高超之人。

她说,人们经常会发现,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在不同的情况下,弹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因此,我在作曲前,都会和表演者、编舞者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以达成共识、心灵相契的感觉。

中西合璧


2006年新唐人新年晚会,刘绍珊在弹奏古筝
四重奏《凤鸣九霄》。
刘绍珊表示,在美国弹奏第一首现代曲子时,我的感觉是,这是音乐吗?好像只是一大堆音符堆在那里而已。后来强迫自己不停的练习、记忆,因为自己在弹它,似乎慢慢觉得好听了,这是一种迫不得已非得要接受它的方式。但古典音乐却不同,一听就爱上他了,不管是调子、旋律、和声,让人有一种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喜欢。

她说,以前在研究历史时,发现有一些现代艺术家说,好的旋律都被古典艺术家写光了,因此现代艺术家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创新,但创新的结果却成了变异,越来越无路可走。而在新唐人晚会当中,我却觉得路越走越宽。

刘绍珊认为,东西方经典艺术都很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和声。西方社会一直把音乐摆在很崇高的地位,教堂里也有一定的财力和人力发展和声系统。而在中国古代,音乐主要在宫廷、仕大夫、大家闺秀等高阶层中,或是在声色场所推广流传,没有进行和声发展的整体条件,有些东西也失传了,不过也正因为此,保持了其古朴、传统的味道。

她表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非常美好的事物被遗忘,有待我们结合现代思维重新发掘与展现。在曲调上,我会尽量充分利用西洋和中国乐器的各自特点,把他们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中也经历过很用心的思考,包括在选择正统的西洋和声与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方面。

乐由心生


2005年9月10日晚,在德州达拉斯慈善音乐会上,
刘绍珊演奏钢琴曲《给孩子一个梦》。
泉水般的清音从轻拂的琴键中流出,舞台上的天幕变换出彩虹、山峰,美国孩子们呼吁营救中国孤儿的一幅幅画面,观众无不被这份真情挚意所感动。这是刘绍珊去年创作并演奏的钢琴曲“给孩子一个梦”。

她说,这首曲子以中国大陆法轮功学员遭受迫害为背景,表现了父母被迫害致死的孤儿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善良的人们制止迫害的愿望。每个人的善心,每一份支持,每一份努力,都能汇成强大的正的、善的暖流,驱走阴暗和邪恶。

在2006 年的新唐人晚会中,除了“凤鸣九霄”之外,刘绍珊还为舞剧“红眼石狮的故事”。她说,这个舞剧讲述一位生性善良的老妇人受菩萨点化而躲过一场大洪水的故事。她自述,怀着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诠释善恶有报的天理,创作时哭了好多次,觉得那些作恶多端且妄自尊大的人可悲可怜。

在2005年的新唐人晚会上,由刘绍珊编曲的旗鼓舞剧“雷霆天威”则展现出一种威风堂堂、正义凛然的阳刚之气。她说,这个曲目主要是想通过鼓韵展现“天威”的内涵。音乐是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副画面:天兵天将从远处而来,挟着号角鸣金、铿锵威猛之势,随着战鼓而降,惩恶扬善……

在2004年的唐人晚会上,由她编曲的大型敦煌舞配乐“天象”,不仅着重于表面飞天舞姿的美轮美奂,更重于表现天国世界的庄严神圣。在2005年的多伦多晚会上,刘绍珊的钢琴曲“家”,则呈现了一幅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合家欢乐的幸福之家的画面。

刘绍珊说,“人生就是艺术,艺术也就是生活。”作为艺术家,她的生活似乎朴实无华,但她用纯真播下的种子却在慢慢发芽。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0/11/4188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