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新年晚会还原花木兰(图)
 
作者:竹思
 
2006年1月4日发表
 

花木兰
【人民报消息】自从98年迪斯尼的西洋版《木兰》创下票房记录,虽然历史似乎被彻底改变了,出现了媒婆、奶奶、李将军、木须龙、幸运蟋蟀这班人物,木兰奏凯班师时“归来见天子”成了“救天子”,“安能辨我是雄雌”变成木兰身份暴露受尽歧视等,真够让中国人“望洋兴叹”的,毕竟中国的花木兰在西方家喻户晓了。

最近,另一西方导演悉尼舞蹈团艺术总监格雷厄姆.墨菲,也创作了一出舞剧《花木兰》,亦免不了加入木兰的弟弟因年少逞能被当作人质、木兰的身份因一女间谍暴露,以及木兰与战友谈恋爱等戏剧性情节,西方观众可能对木兰的故事就更感糊涂了。

喜闻尊重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唐人新年晚会,将呈现一幕还原历史的舞蹈《花木兰》。观众有必要重温古乐府《木兰辞》,了解时代背景与木兰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一流传千年有口皆碑的传奇。

对木兰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史书也莫衷一是。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姚莹在《康𬨎纪行》中说,木兰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河南省《商丘县志》说她是丘花宋村人。

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的杭爱山。

木兰当时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符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 “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木兰辞》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危机时刻,木兰挺身而出代父从军。词中形容了木兰四处备物的急促紧张,早晨告别爷娘,急行军夜宿黄河的荒凉景象,以及战事频繁、岁月漫长和众多将士蝶血疆场的悲壮,然而木兰一直瞒过了自己为女儿身。回征后的木兰功成身退,还故乡事奉双亲。忠、孝、智、勇的木兰,不愧为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一体的奇女子。

附《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分享:
 
人气:17,98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