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两会现场:人大记者会观感 (图)
 
BBC中文网记者 蒙克
 
【人民报消息】周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人民大会堂就外交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时,很朴实地讲了一句,说欧洲的"武器太贵,也没什么用"。

这话在中国人听来不无道理,我们不防先用身边的例子做个比较。

我住饭店餐厅收入最低的服务小姐一个月的工资,在使用英镑或欧元的国家,也就能卖两、三支鸡。不过人民币在中国购买力就大多了。除非小姐很傻,否则不会辛苦钱去让洋人宰一刀。

回到今天的记者会,当时是德国记者提问,说中国人大即将通过针对台湾的反分裂法,会不会导致欧盟推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武器昂贵,没有疑问;但有没有用,就很难说,否则为什么美国,日本,台湾都拼命反对,还对欧盟施加压力和游说,防止中国进口"没什么用"的武器。

不过,中国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技术低端产品带动经济增长,增加了外汇储备,再拿这些钱卖进口昂贵的尖端武器,就有点小姐自愿挨宰的味道。不过政治成本,国家行为,乃至所谓民族大义,都不是经济账能够算清楚的。

以前中国记者提问,都喜欢先总结一大段之后,然后才引出问题。比如先来段什么排比兴之类的修辞,然后才切入问题,像先来个"东风吹,战鼓擂",然后才提出"当今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问题。

阿拉伯的半岛电视台的驻京记者不但中文说的很好,排比兴也用得很地道,他获得提问机会时先声夺人,来了个开场白:"单边主义越单边,霸权主义越霸权",然后才提到中国争取多极世界的努力以及在中东地区的作用问题。

半岛电视台记者功课准备的充分,立即受到了李肇星的赞扬:"我对这位记者对世界形势认识的深刻性表示钦佩。"不过李部长的这个句子也显示出受英文结构影响的深刻性(I am very impressed by the depth of your understanding of .....)。

李肇星在回答到台湾和朝鲜半岛问题时批评了美国,说日美军事同盟属于冷战遗留产物,如今美日再超出双边关系(指两国对台湾的防务关注)行事,增加了地区安全问题的不稳定和复杂性。

在反驳所谓中国威胁论时,李肇星引用外刊数字,将中国军费开支同美国作比较,借以指出威胁论调的荒谬。

毋庸讳言,中国在军事开支和安全姿态上,无法同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相提并论。如果中国同美国一样咄咄逼人,恐怕就不会仅仅搞个反台湾分裂法,得搞一个反对外国向叛乱政府(或地方政府)出售武器的法律。

所以所谓中国威胁论并非指中国和美国一样强大的问题,而是说中国有改变地区现状的可能,或有潜力赶上美国,从而产生改变世界基本格局的潜力。

之后还有多位记者提问。日本记者的英文口音浓重,听不出来是东京口音还是大阪口音,反正让听众为翻译小姐捏了一把汗,不过外交部的翻译毕竟见多识广,好像把问题翻译得让大家都听懂了。

后来一位香港女记者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提问,又让在座的某记者为李部长也捏了一把汗,不过居然李部长听懂并回答了提问,令某记者私下对自己的中文听力作了自我批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3/6/3480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