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读完《九评》我很庆幸
 
作者:一鸣书生
【人民报消息】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九评共产党》一字不漏地读完,非常激动,现在的中国人,实在是太需要清醒了,而《九评》无疑是给了所有中国人一剂清醒剂。

读完了《九评》,我对自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而庆幸。想当初,我在一家大型企业里工作,工作十分出色,十多年里从未出过任何差错,而与我同岗同工的人都多多少少出一些事故犯一些错误,我实在是一个工作上的敬业者,工作业绩上的佼佼者。我的这些成绩,“党组织”当然是看在眼里的了,更何况我初时还是青年活动积极分子,企业基层团干部呢?于是抱着一腔向“党组织”靠拢的诚心,写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想来实在羞愧!),我也因此成了“党组织”的培养对象,接受党组织的“考察”。然而,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党组织”要求我每月写一篇思想报告,向它报告我的思想变化,以及我的生活情况。我曾为此而迷惘过,我不知道加入这个共产党组织为什么要把我的个人思想与私人生活也要告诉它。我的心开始产生了抵触,因为当时我有些瞧不起那位党委书记,他利用职权玩弄女职工人人皆知,对这样的“党组织”领导人,我怎么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向他汇报呢?因而我没有“遵命”。

后来,“党组织”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对我的 “抗命不遵”居然并没有计较,仍然将我作为“积极分子”加了培养。大约五个月过后,那位书记便通过“党小组长”告诉我:“党组织准备重点培养你,你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做,书记等着你的汇报。”我不是傻子,从这位小组长的话里,我已经听出来她的真正含义,那就是让我给那位党书记烧点香,送点礼,这样的话我也就算是向“党组织”靠扰了,也就可以被“党组织”吸纳了。

可是,我天生就是一副傲骨,天生就讨厌送礼,天生就厌恶巴结拍马,尽管当时对共产党的认识并没有今天这样清楚,但是却也隐约地感觉到这样的党绝不会是什么好党,如果我靠送礼拍马进入了这样的党,对我的人格是一种极大的污辱。于是我故作糊涂,对党小组长的暗示置若罔闻。

我的“不开化”让“党组织”有些不快了,于是随后,我被“悄然”踢出了“重点培养对象”的范畴,被“党组织”拒之门外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损失,我已经对这样的“党组织”失望了,因而加不加入,在当时的我来说是无所谓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感觉到了我周围的空气慢慢地紧张了起来,我本来担任的生产班长不明不白地被“换选”了,我的安全生产资金也像是落潮的水一样,很快不见了踪影,最后就连我生病住院,“党组织”不仅没有“按例”前往医院看望我,而且特意在职工例会上点名说我是“因思想不健康而牵连了身体不健康”,听到朋友转述这样的话我真的笑了起来,因为这让我看到了共产党一个基层党委书记的“水平”。

我敏感地感觉到,我在企业里将越来越不好过,于是我开始寻求脱离企业的机会,好在我有写作的特长,因而我在预感到很可能会受到加倍的压制的时候,及时地离开了企业,做了一个职业作家。

俗话说不入一行不知一行的内幕,我自从开始写作之后才发现,有许多作品是不可以出版或发表的,哪怕是完全靠想象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版社也审得极为严格,稍有一点点“嫌疑”的情节甚至词语,都无法通过,更别说带有一点政治色彩的文字了。尽管我知道这是共产党在控制言论,打压文化,但并没有完全看透其内幕,现在看了《九评》,算是彻底明白了,原来打压文化、控制言论是共产党的一贯作风。

如今的中国,文化已经进入溃败的境地,尤其是文学市场,我每每与一帮文学朋友一起探讨当今的中国文学,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学了!”

是的,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了,一个有着5000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文以载道”古训的文化大国,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国家,已经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这不能不令人痛心。而共产党的文化封锁、文化打压以及文化控制是造成这一现状的直接原因。今天的中国,每年数百万种图书出版上市,但是却有99%都是文字垃圾,一些东拼西凑的非文学读物,一些你抄我我抄你的重复废纸片。而这些读物,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养成读者懒惰、不思进取、思想空乏、浮躁、无欲等思想,而这样的思想,也正是共产党所需要的,共产党现在就希望中国人都无欲无求,没有思想,最好是没有思维,这样他们的统治才能继续下去。

然而《九评》的出现,无疑是在中国掀起了一次洪波,人们在秘密地传阅,秘密地讨论,并因此更加认清了共产党的真面目。而我,与他人不同的是,我在通过《九评》彻底认清了共产党的真面目的同时,深深地为自己庆幸,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同流合污”,没有成为“党组织”满意的“培养对象”,没有成为共产党的一员。

我想,在中国,应该还有许多人会像我一样为自己庆幸的,尽管他们没有加入共产党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会因为自己不是一名共产党员而庆幸。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今天看到了《九评》这样“清醒剂”,从而从根本上认清了共产党的真面目。

正如《九评》所说的,一个将自己置身于国家之上、置身于政府之上的党,不会是一个长命的党。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产党将会跳入自己所掘的坟墓中,呜乎哀哉!

(大纪元【九评征文】)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小议“亡党亡国” 2005/2/21 (17,119次)
民主党派和宗教都是中共的附属组织 2005/2/20 (17,029次)
中共破坏民族文化罪证之一 2005/2/20 (16,835次)
声明正式退出红小兵红卫兵 2005/2/20 (14,642次)
黑手伸向了天真无邪的心灵 (图) 2005/2/19 (15,694次)
热点互动:中共面面观 九评纵横谈 (图) 2005/2/19 (18,221次)
中国股市黑幕触目惊心 温家宝很着急 2005/2/18 (21,264次)
在表面的平静背后 2005/2/18 (16,206次)
华府将研讨:从万人退党 看天灭中共(多图) 2005/2/18 (17,779次)
每日更新:突破网络封锁工具一览 2005/1/15 (332,198次)
别国哀悼中共狂欢 江的印尼别墅安在否(多图) 2004/12/31 (59,594次)
“刮骨疗毒” ?先把这几个“毒”刮给咱看看! 2004/12/28 (29,627次)
三个死里逃生和死罪难免的真实故事 2004/12/13 (31,011次)
《九评》震撼中南海 胡锦涛发表绝密讲话 2004/12/10 (22,157次)
一个大不幸的消息从阿富汗传到北京(图) 2004/12/7 (28,531次)
一说一个准儿!政治学习时听到的小道消息 2004/12/5 (21,025次)
千古罪人 万恶之首 2004/12/5 (29,340次)
如果中共垮台,谁来领导中国? 2004/12/2 (29,327次)

一个中共决不解密的密闻:毛泽东行宫的故事 2004/12/1 (68,160次)
一张令你跌跟头的图片!真不知新华网是谁这么恶作剧(多图) 2004/11/18 (43,226次)
江泽民有一私生子(多图) 2004/11/4 (74,145次)
升官秘诀!江给李先念送生日蛋糕 郭伯雄为江午睡站岗(图) 2004/11/3 (63,182次)
敢当众向江撒娇的女人 国庆公然向胡锦涛撒泼(多图) 2004/10/1 (53,177次)
上海帮又遭一击!号称世界第一高楼硬停工(多图) 2004/9/28 (41,124次)
120万高干家属境外定居 中共在太平间里化妆(图) 2004/9/22 (43,487次)
江给胡与普京制造摩擦 中央震怒高调处理(图) 2004/9/15 (27,842次)
张艺谋大叫自己是“催奔儿”江才是主谋(多图) 2004/9/15 (31,523次)
江惊呼小看温家宝 各省头儿进京威胁江家帮(多图) 2004/9/13 (48,059次)
政协主席出访忙坏李肇星 贾庆林西班牙见国王闹笑儿(图) 2004/9/8 (36,867次)
昨天最后一忍!小胡这一拳出手漂亮 老江晕菜(多图) 2004/8/31 (50,753次)
江栽在上海!三个胡锦涛和一个江泽民(图) 2004/8/31 (47,591次)
高层小道!江临时取消广安作秀 中央决定把核心捧下台(多图) 2004/8/22 (46,964次)
当众委屈宋祖英!一张老江漂白自己的图片(图) 2004/8/21 (102,576次)
瞬间感悟:阳刚之美 2004/8/16 (15,485次)
玩过了火!越来越刺向自己的江氏民族主义(多图) 2004/8/13 (29,154次)
胡温因势利导占上风 江家帮几次较量势渐弱(多图) 2004/8/12 (41,973次)
受赵燕索赔案刺激 动北京麦当劳店的脑筋(图) 2004/8/7 (25,376次)
胡真急了!疾呼江家帮再搅局中共彻底没戏(图) 2004/7/22 (42,497次)
怕暗杀冒充小胡!新华网揭江泽民面临大洗牌(图) 2004/7/21 (28,543次)
江过继三个“亲儿” 陆军成了后娘养的(图) 2004/7/21 (23,907次)
为裸而裸!“十面埋伏”上映后观众骂声一片(多图) 2004/7/19 (41,814次)
镇不住了!江泽民奔波于济南军区与武汉军区之间(多图) 2004/7/14 (37,534次)
江泽民和沈阳军区关系紧张(图) 2004/7/12 (35,765次)
新华网一则小消息透露中央在掐架(多图) 2004/7/12 (26,60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