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怕的徵兆:中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多圖)
 
黎梓
 
2004年9月10日發表
 

溫家寶憂心忡忡

【人民報消息】《爭鳴》8月刊以《京城澤國,溫總悽然》爲題報導,七月十日一場暴雨,北京交通、供電、機場、房屋、救護、搶險,紛紛告急。溫家寶視察後,在市委、市政府的會議上,掉下了眼淚,說:歷史在懲罰我們的城建思維,大自然在控告我們官僚、浮誇,造成災難。

下面我在講述一個可怕的消息之前,想把造成這個事實的部份原因先擺出來,這些小消息都來自爭鳴動向雜誌。

中央調查組到滬查稅

中紀委、監察部、財政部聯合調查組,已於八月十六日到上海,查稅款去向。據悉,上海市稅收款流失、挪用、侵吞、貪污數是天文數字,初步評估,高達二千億元下落不明。當年徐匡迪離開上海時,曾要求市紀委、監察局、審計局能對稅款進行核檢。

援外年達百五十億

中共從本世紀始,對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年達一百五十億元人民幣,其中對北韓援助爲五十至六十億;對非洲物資、技術、醫療等的援助爲四十億。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對外援助年達一百一十億至一百二十五億。

百萬準大學生無力交費

今年高校錄取的近三百萬名準大學生中,有近百萬無能力交繳學費和書雜費,其中農村青年佔百分之八十,城鎮青年佔百分之二十。現在,大學校園每年有一百二十萬人交不起學費,有近七萬名學生被迫中止學業,涉及經費三點五億元,這個錢數僅是廣東省官員公車開支的百分之一。

二十七省市造假彩票

由地方政府監管彩票,先後被揭發出湖北、安徽、陝西、山西、重慶等五省市造假彩票後,引發社會震動。經追查,已發現二十七個省(區)、市在發售彩票中都有作假作弊現象,彩票獎金被官場瓜分或由官員親屬輪流中彩。

物資積壓五千億元

至六月底的統計:物資堆倉庫積壓產值五千四百多億元,其中:載重車、轎車近二十七萬輛,鋼材二千萬餘□,各種機械設備八萬二千套,自行車、摩托車等二百萬輛,總價值超過五千多億元,而且以每月四百億至六百億元的積壓上升。

法院分級「創收」

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的各級法院,都在搞市場創收:縣級法院年訂創收五百萬元;地市中級法院年訂創收二千至五千萬元,省高院年訂創收五億至十億元。創收款來自罰款代刑期、以款贖買刑期等。

金融壞賬又增六千億


江綿恆搞出幾十億壞賬!
中央金融工委公佈:自O二年七月至O四年六月底,金融機構又增各類不良資產、壞賬達六千零五十多億元,其中O二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新增壞賬達二千七百六十億元。

資源浪費近五成

國際機構和社科院調研中國大陸資源在開發、生產、應用上浪費,非正常消耗,高達百分之四十五,約是西方工業國的三倍!是亞洲南韓、馬來西亞、泰國的一倍多。問題出在管理、監督機制上,年損失六千億元以上的產值。

一個可怕的消息

中央社臺北十日電,中國大陸近年來涉槍案件增多,黑槍氾濫問題嚴重。由於暴利誘惑及貧困驅使,中國西部邊遠地區形成區域性黑槍製造基地,其中青海省化隆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貴州省松桃縣等,已成中國西部三大「地下兵工廠」。

了望東方週刊報導,成都市警方透露,今年八月,成都街頭髮生、經媒體公開報導的涉槍案件最少有三起,這種情況還出現在成都以外地區。

今年二月北海警方銷燬查獲的一千零二十六支槍,隨後四個月,北海警方繳獲的槍支達到一千零七十五支。北海警方坦承,緝槍行動已持續半年多,但真正收繳上來的槍支不足百分之十。那百分之九十的槍會到誰的手中?!

報導說,中國西部地區製造黑槍的都是普通農民。被稱爲「中國地下兵工廠」的青海省化隆縣是大陸國家級貧困縣,人均只有半畝水澆地,每畝地「年利潤」不到三十多元人民幣,和造一把槍的利潤相當。


「三個代表」禍國殃民
天哪,人均「年利潤」才十五元人民幣,合不到兩元美金!而江澤民一次就轉到加勒比海地區銀行二十多億美金(合200多億人民幣)。

報導說,暴利誘惑和貧困驅使導致「地下兵工廠」越來越多,由最初的化隆縣德恆隆鄉一、兩個村子發展到十多個村莊。

成都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王渝民說,西部一些邊遠地區已形成區域性黑槍製造基地,其中青海省化隆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貴州省松桃縣等,成爲中國西部三大「地下兵工廠」。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宏建議,對貧困又有造槍傳統的地方使用一些專款,幫助他們在經濟上另謀生路。

報導最後說,大陸公安人士認爲,如果貧困狀況能得到改善,農民有正常收入來源,製造黑槍及黑槍氾濫情況會得到有效遏制。

是啊,走投無路的老百姓手裏有了槍會幹什麼?!會把槍口對着誰?!

何時江澤民偷走的錢能「海歸」?何時江綿恆的「中國第一貪」的稱號能廢除?

以上的新聞報導透露一個可怕徵兆:中共在把自己往死路上逼、中共給自己挖掘墳墓。




四中全會不解決這個江公開羞辱中國的問題,開會做什麼?




 
分享:
 
人氣:22,62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