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今天,“赵燕”终于从祖国母亲网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鄂新
 
【人民报消息】8月12日,昨天,我在新华网显著位置看到一篇报导《美检察官员代表美国政府向赵燕正式道歉》,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俗话说,“打人不能打脸”,意思就是说别让其他人看见。前些日子新华网出的各种消息把自己的脸都拍肿了,按理来说,借着改版装作没这回事,让读者慢慢忘了就完了,可昨天新华网居然在显著位置还要刊登这种文章,楞还加一个红字「评」,也就是让网友对这篇文章说点什么。

我点击了那个「评」字,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竟没有一个评论!过了十来个小时,我再上去,「本新闻评论共有10条,分1页 1」:

1、政府向个人道歉这是真的?有了错误,有道歉比没有道歉好多了!

2、有了错误,有道歉比没有道歉好多了!(这是骂谁呢?)

3、我很欣慰,赵燕女士受到美国执法人员粗暴的人身侵害这个客观事实,终于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并作出“政府道歉”。我还将继续关注这个案子的最终判决结果。在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人当中,有人指责美国人权虚伪的本质,也有人赞扬美国人权的充实,这些都不是全面的看待美国人权。这个问题暂且不论。不管是虚伪也好,充实也罢,有一个基本的不争的事实存在,即美国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美国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这个判断基本上是不虚伪的。

4和5相同,是「新华网友 澄澄」写的:雷德菲尔助理检查长终于正式代表美国政府向受害的赵燕女士道歉了!但此事件并未就此结束,因为施暴者尚未接受最终结果的审判惩罚;对赵燕的受害赔偿尚无结果.此外在予审中被告律师科恩声称此案受到“政治压力”和贪婪心态驱使的说法,不知是这位律师的个人观点或是美国政府司法当局的看法?!难道你们的执法人员的野蛮行径,还要让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持沉默吗?!强盗逻辑!。通过赵燕事件,不仅使中国人民看清美国国内的“人权”状况及对外宣扬“美式人权观”的欺骗性,同时从另一个侧面教育了某些“崇美”人士;美国并非“人间天堂”,它毕竟是帝国主义!千万保持警惕啊!(没有打击美国的帖子咋整?贴两遍!真急了!)

6、他们道歉能代表美国政府吗?

7、赵燕是谁?谁?谁? 嗯哼~~

8、现在慰劳里有不少敌特不希望中国的改革开放,散布流言,扰乱视听,希望公安部,宣传部,安全部根据IP查出这些败类,加以打击,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力量,就应该加强各大网站管理,对那些网评的管理员提高要求,反动、卖国的帖子不能上!否则那里的传播效应是很大的!

9、这是我国政府一个巨大的进步。

10、深深地感觉到了──祖国是母亲!(看到这里,俺忍不住放声大笑!江泽民篡改自己的出身,还要给“赵燕”改国籍,哏儿!)

尴尬吧,“赵燕”事情刚发生时,新华网上有上万的帖子,枪口一致对外,很快就琢磨过味儿了,骂死美国解决不了俺们自己国内的问题,赵燕获得五百万美元和俺们中国人有啥关系?

有位朋友说的实在:她要真能得五百万美元,那也是中国政府的压力做到的,既然有这么大劲头帮助个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玩意儿,咋把俺们自己国家搞成这样?

网友们的冷淡说明江泽民想利用“民族主义”达到个人目地的小九九儿彻底惨败了。

好,既然新华网今天把“赵燕”彻底赶出去,就别让她再回来了。江泽民要想拉住她不放,那就上美国单独联系去。不过就怕江泽民没那个胆儿踏上美国土地。


注:新华网报导《美检察官员代表美国政府向赵燕正式道歉》
网页: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8/12/content_1771571.ht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8/13/3219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