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不接克林頓電話
 
【人民報消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最近新出自傳《我的一生》(My Life)成爲暢銷書,書中多處談到了他在任期間美中關係的風波。特別是美軍飛機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使美中關係一度陷入危機。然而一個驚人的事實是,當時中共江澤民集團正在暗中加速策劃一場歷史性的大鎮壓,而克林頓當時所表現出的「誠懇」態度,似乎讓江澤民摸清了克林頓對鎮壓所會持態度的底牌。

美國之音報導說,克林頓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可謂美中關係波瀾起伏,大落大起的八年。1999年5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美軍飛機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事件,使美中關係一夜之間陷入危機,使克林頓受到極大的考驗。

克林頓在說中寫道,在得知中國大使館遭到轟炸造成傷亡之後,「我目瞪口呆, 對這個錯誤感到深切不安,並立即打電話給(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表示道歉。江澤民拒絕接電話,因此,我公開地,反覆地表示道歉。」

報導說,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在事件發生後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裏,沒有報道美國官方立即對轟炸中國使館表示道歉,也沒有報道克林頓總統隨即試圖給江澤民主席打電話表示道歉、江澤民拒絕接電話的事實。當時在中國首都北京和其他許多城市,衆多憤怒的學生和市民上街舉行反美遊行。

報導說,到目前爲止,中國政府和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一直沒有對中國民衆解釋,中國官方爲什麼要在中國民衆反美情緒激烈的時候,封鎖美國對中國表示正式道歉的消息。在衆多的分析家提出的分析當中,紐約出版的政論雜誌北京之春的主編胡平提出的分析別具一格。胡平在1999年6月號的北京之春發表的文章中寫道:

「中共當局其實比誰都知道是誤炸不是蓄意,要不,江澤民幹什麼不接克林頓的電話呢?本來,大國首腦之間設置電話熱線,就是爲了避免因突發事件 ,雙方不能迅速溝通,以至於造成可怕的誤解誤判,採取了錯誤的激烈反應,結果導致了難以收拾的局面,嚴重地破壞了不應該破壞的雙邊關係。換言之,當出現了使館被炸這樣的突發事件之際,正是熱線派上用場之時──此時不用,要它作甚?照理說,江澤民就該馬上打電話質問克林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可是,江澤民偏偏不打,不但不打,克林頓打過來還故意不接。爲什麼不接?」

在中國大使館被美國飛機誤炸事件發生一個星期後,克林頓終於跟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通上了電話。克在自傳中寫道:「我再次表示道歉,並且跟他說,我相信他不會相信我會故意炸他的大使館。江澤民回答說,他知道我不會。」

不過一個驚人的事實是,當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全世界都爲此猜測議論紛紛之際,中共江澤民集團卻正在暗中加速策劃一場歷史性的大鎮壓。1989年天安門「六四」鎮壓發生後,美國領導西方陣營對中國採取了嚴厲制裁。而克林頓在這次所表現出的「誠懇」態度,似乎讓江澤民摸清了克林頓對其馬上就要發動的大鎮壓所將持態度的底牌。

隨後,6月10日,江澤民成立了以中共政法委書記羅幹爲主要打手,專門用來鎮壓打擊法輪功的全國「610辦公室」。6月24,中共新華社突然異乎尋常地轉發了《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高層情報官員的講話。該講話說,中央情報局一名中級官員曾經一再質疑北約預定轟炸的目標,但他的質疑並沒有受到中情局高層官員和美軍駐歐洲指揮官的重視,才導致使館誤炸事件。人民日報第二天隨即刊登,用正面的口氣稱「美國出現新的說法」,主動地爲美國「誤炸」一說製造心理氛圍。

大約不到一個月,1999年7月20日,江澤民全國鎮壓法輪功開始。果然,以克林頓爲首的美國政府對這場絕不亞於天安門「六四」事件的全國性大鎮壓,採取了冷眼旁觀的態度。江澤民爲此得意的忘乎所以,拿着一堆誣衊法輪功的宣傳品跑到世界工業國首腦峰會上塞到克林頓等工業國首腦的手裏。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6/24/3160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