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四川鉅貪李玉書被處決前夜不停發出一聲聲淒厲的哀嚎 (圖)
 
【人民報消息】前四川省樂山市交通局局長、副市因涉嫌受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於2001年6月12日被刑拘,2003年10月14日罪名成立被執行注射死刑。據看守所一名管教揭示,李玉書於處決的前一夜幾乎崩潰,噩夢不斷哀叫不停。

據天府早報3月7日報導,一名在看守所當了李玉書兩年的管教民警表示,在執行死刑的前一夜,李玉書不時從噩夢中驚醒,發出一聲聲淒厲的哀叫,管教只得起來給他幾顆安眠藥。14日一大早,起床後的李玉書臉色慘白,雙腿發軟舉步艱難。

據管教說,2001年6月12日李玉書走入看守所的第一天,還不願面對自己已是階下囚的事實,仍然盛氣凌人。對着看守所的教導員叫囂,我是副市長不是個囚犯,兩槓兩星的(局級幹部),我招之即來!你算老幾?而且誇下海口說道,我半年內就出去,什麼事都沒有!

在趾高氣昂的李玉書眼裏,整個看守所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跟他談話」,所以最初的那段時光,他常常是一個人悶着,在屋子裏發呆。在看守所裏還經常賣弄學問,李玉書都是用英文寫信、寫日記,寫完了還向周圍人冒一句,想偷看,給你看你也看不懂。

李玉書一生中走進監獄只有兩次,一次是在仕途弘達的時候,以樂山市副市長身份到當地看守所視察;第二次也最後一次,是以囚犯的身份被逮捕進來的,在看守所裏度過他生命中最後兩年多的時光。

李玉書被關押進看守所初期,管教民警每次給他送飯,都會大發雷霆吼着,我堂堂一個副廳級幹部,你們就這樣對待我?這飯是人吃的嗎?但他後來跟管教民警說,當時以副市長身份視察看守所時,走馬觀花一陣只呆了十幾分鍾。當時只想,看守所本來就是用來關犯人的,而犯人本來就應該接受懲罰,沒有必要將看守所條件弄好。

李玉書表白地說,被關押的日子裏,別看他表面很堅強,其實非常害怕會被打被罵。他知道看守所就是「地獄」,在裏面犯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李玉書不斷責備自己,當領導時應該多下基層,多了解一下底層幹部和民衆的疾苦,這是我當領導時的一大失職啊!
 
1996年5月至2001年4月,李玉書在擔任四川省樂山市交通局局長、副市長期間,先後利用職務之便,索要和收受現金816萬園、?志IS200型轎車和馬自達轎車各一輛、勞力士手表2支,以上錢物共計893萬元。

李玉書不僅貪污瀆職,生活更是靡爛。曾於1999年6月包養一名年僅16歲的少女當情婦,並且出手闊綽地以六十多萬元在麗都花園購買一套房子送給她。之後還以18萬元幫她裝修一個茶坊。2001年4月,李玉書再次爲她買了一輛豪華驕車。

2001年12月4日,李玉書被式收審。2002年1月10日被以受賄罪、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併罰判處死刑。李玉書不服,提出上訴。2002年7月11日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死刑。
 
管教說,李玉書提出上訴後,越來越懼怕黑夜,渴望陽光。常常半夜蒙在被子裏抽泣,雙手也會不時地發抖。會在睡夢中呼喚着女兒的名字,豆大的淚珠不時從眼角滾出來。
  
後悔已晚的李玉書心痛地說,我奮鬥一生,本來應該成爲最值得女兒驕傲的慈父。我對不起女兒,真不知道女兒如何面對外界的輿論。

2003年10月13日,李玉書接到覈准裁定,他將於10月14日被執行注射死刑,這一結果讓李玉書的精神徹底崩潰。在看守所的最後一夜,李玉書不時從噩夢中驚醒,發出一聲聲淒厲的哀叫,管教民警只得起來給他幾顆安眠藥。

有網友說,不見棺材不落淚,哪個貪官死之前不後悔?只是前仆後繼,總也斬不盡殺不絕。



江澤民與黃菊、陳良宇(左圖);江澤民與賈慶林(右圖)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7/3022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