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兩會的一大亮點 (圖)
 
作者:劉曉波
 
【人民報消息】在大陸媒體上,也在諸多海外媒體上,中共兩會的一大亮點是「人權入憲」。現在,修憲提案還未提交大會討論和表決,高官及其精英們已經開始談論首次人權入憲的重要意義了。他們不但要列舉中共政權在改善人權方面所取得的諸種成就,以證明「當前是中國歷史上的人權狀態的最佳時期」,而且要把人權入憲與親民路線聯繫起來,以凸現胡溫新政「制度創新」。爲此,新華網還做了一個關於人權入憲的網絡調查,列出五大類問題,每類問題下列出若干個選項。

由此可見,中共現政權已經把人權入憲作爲凸出政績加以宣傳了。

然而,就在溫總理對全國民衆許下以上溫情諾言的同時,也在代表們即將審議和表決修憲提案的同時,現實中發生的卻是「敏感時期」的打壓政策,對基本人權的野蠻侵犯:

1、對言論自由的侵犯:中共有關部門再次頒佈了控制互聯網的新規定,禁止網民在網上刊登未經政府許可的獨立報導和敏感時政的評論,特別是不準談論涉及社會黑暗面的敏感話題,不準在網上發表與中共領導相牴觸的文章,不準議論中共領導人。還開始了新一輪對網吧的整頓。於是,所有媒體和網站被要求自律禁聲,網吧也受到嚴格清查,官方網站和門戶網站自不必說,許多民間網站的BBS也突然消失。甚至,就連政治異見人士王有才被釋放,也是偷偷送上赴美飛機了事。

2、對人身自由的侵犯:被政權列入黑名單的敏感人士皆被嚴控,家門口有警察站崗,出門有非法的跟蹤,朋友來訪也要受到無理的盤查和限制;比如,對被判8年徒刑的何德普的妻子賈建英的監視,居然在她家的門外設立崗亭;因拆遷問題而多次上訪的北京市民華惠棋被嚴密監管,不僅出門受阻且遭警察毆打;異議人士張純珠被警察帶走,拘禁在郊區昌平縣的一個小旅館裏;被捕的基督徒徐永海的妻子李姍娜,在家中給殘疾友人輸液時,被警察砸門威脅她不準救治病人。

3、對民衆申訴權的剝奪:北京的上訪村被嚴密封鎖起來,赴京告狀的鄭恩寵妻子再次遭到上海有關部門的綁架,回到上海後遭到軟禁;上訪遞呈子的河北農民在北京被唐山警察逮捕,幫助上訪者的律師俞梅蓀被追得四處躲藏;還有一名來京上訪的老年男子, 舉起一幅上面用紅漆寫著「死」字的白布大聲喊叫,在人大會堂北側抗議被抓走。


人民大會堂外,便衣迅速撲向張貼抗議標語者。(法新社)


這一切,既延續了去年頻繁的文字獄、逮捕上訪者和壓制民間的修憲討論等侵犯人權的行爲,也是中共官方的一貫的統治策略,即在所謂的「敏感時期」實行嚴控。

在號稱最能代表民衆利益的兩會期間,在即將把「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寫入憲法之時,中共政權卻封殺民衆的知情權、言論權和申訴權,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對中共承諾的「保障人權」,無疑是莫大的反諷。

親民口號響徹燈火通明的大會堂,恐怖政治卻伸向會場之外的每個角落。

如此荒謬的悖論再次凸現了獨裁製度下的冷酷現實:無論是中共官方的言詞變化,還是當局在某一個案上的開明姿態,皆改變不了「黨權至上」的制度現狀,機會主義的執政方式和口惠而實不至的言行不一,已經成爲中共現政權彌補合法性匱乏的常態做法;無論怎樣修憲,「有憲法而無憲政」仍然是中國特色的法制現狀。權錢結盟的強勢集團對弱勢羣體的肆意剝奪和野蠻侵害,專政機關對不同政見的封鎖和鎮壓,絕非漂亮的人權說辭所能掩蓋。

無怪乎有網友撰文質問:「對人民的疾苦和呼聲,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還開甚麼鳥會?……到底以人爲本,還是以人爲草?」

2004年3月8日於北京家中

〔原題目:人權入憲下的人權迫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8/3023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