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香港政治危機 ─ 中南海權力較量詭譎難測
 
【人民報消息】臺灣大紀元時報近日刊登李華球的文章《香港政治危機 ─ 北京的兩難抉擇與角力戰場》。文章寫道:

近期香港先後發生「七一大遊行」、「七九立法會前大集會」、「七一三萬人民主集會」,迫使港府將引起重大爭議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延後二讀程序,而北京更派出大批官員赴香港了解情況。香港特首董建華於七月十九日赴北京述職,雖獲得高層的安撫與力挺,看來香港的政治危機稍見緩和,而北京高層的較勁,正在形成當中。

行政會議改組在即

香港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於七月六日晚上,宣佈立刻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此舉使得董建華在立法會的優勢馬上瓦解,因而,迫使港府宣佈押後23條立法二讀程序。此外,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兩名核心官員,亦於七月十六日晚上先後宣佈辭職,這對董建華的行政會議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看來,董建華的行政會議,的確是面臨改組的壓力,苦撐下去將更不利。然而,因爲沒有北京的授意,港府也不敢擅自決定。不過,筆者認爲此時,將是考慮調整行政會議成員的適當時機;亦是重塑港府形象的關鍵時刻,北京和港府應該不能再推遲了。

董建華去留的兩難

衆所周知,香港人向來對政治不感興趣,很少因爲政治事件而走上街頭。這一次民衆走上街頭,主要是對港府強硬推行23條立法及其施政的不滿,爭取直接民權。而民衆的表態,將使得董建華的政治生命,岌岌可危。

然而北京爲了面子問題,短時間應該還不會更換董特首。因爲,董建華是北京指派的行政首長,如果此時更換董建華,將會使北京(江澤民)的「面子」罩不住,然而北京又擔心董建華的治理能力和港人的不滿。因此,董建華的去留,的確是讓北京傷透腦筋。此外,目前一時之間還很難找到適任的人選,所以只好「以拖待變」,等事件平息之後,再重新計議。

北京「一國兩制」破功

香港「一國兩制」的模式,向來是中共用來對國外宣傳,和對臺灣的一種垂範作用,如今看來,「一國兩制」似乎已經破功了。六年來香港的節節衰退,就是最好的明證。尤其「七一」以來的大遊行與大集會,以及港府高官的辭職,更說明了,「一國兩制」中「五十年不變」的保證,已經清楚的暴露出質變的現象,這對北京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港人反撲「國安條例」的聲浪,驚醒了「港人治港」的美夢,如今,「一國兩制」已經不攻自破了,香港的「垂範」,已讓臺灣人民看破手腳,「一國兩制」的市場,在臺灣應該是不會有商機的。不過,中共始終不願意承認「一國兩制」已經破功。正因爲如此,我們對香港的前途,並不樂觀,港人的自由、民主、人權,還有待努力爭取!

「胡、江」角力戰場

北京對董建華的力挺,除了是要守住「一國兩制」的不破罩門之外,江澤民的因素,應該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爲,董建華的背後老闆就是江澤民,北京當然不能也不敢讓董建華下臺。況且「胡、溫體制」目前尚難挑戰江澤民的「幕後權力」,是以,未來香港政治危機事件,有可能是「胡、江」角力的另一戰場,中南海的權力鬥爭,看來會持續發酵,短時間還不會停止,後續的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香港這次政治危機,看來最終仍需由北京領導出面安撫、處理,方能善後。董建華的去留與「一國兩制」的提早破局,將是北京在抗SARS之後,再一次的兩難抉擇,而中南海的權力較勁,正像茶壺裏的風暴,詭譎難測。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8/25/2765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