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南海——用「美伊戰爭」掩蓋SARS疫情
 
張偉國
 
【人民報消息】 這些天,海內外人士對中國中央電視臺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報道美伊戰爭,倍感意外,不少人士甚至有一些海內外媒體專業人士也滿懷希望地期許:中國媒體的這種變化意味着中南海正在開啓新聞改革的大門,……果真如此嗎?

要檢測現今中國新聞媒體的自由程度其實並不困難。

眼下就有兩個新聞焦點可以作比較的,一個是美伊戰爭,一個是流行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情。但是,在中國的新聞媒體上,我們只看到鋪天蓋地的美伊戰爭,幾乎找不到SARS疫情的蛛絲馬跡。從各種跡象來看,中國媒體充分的與政府聯手「合作」,以選擇性擴大或極度扭曲的報道來刻意渲染美伊戰爭,這種一反常態的做派有可能包藏着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那就是迴避甚至掩蓋已近蔓延到境外、被輿論批評爲「配合伊拉克抗擊美國入侵中國發動的恐怖攻擊」的——SARS疫情。儼然是以一個新聞焦點掩蓋另一個新聞焦點!

有一種解釋:因爲美伊戰爭離中國讀者比較遠,充分而及時地報道有助於釋放民間社會對政府腐敗的日益不滿,而SARS疫情不但貼近現實生活,而且與老百姓生死相關,一旦報道失控,引起社會恐慌事小,釀成民變或動亂才是中南海最擔心的。還有一種解釋:江澤民十六大和今年兩會連任軍委主席,引起極大的民憤,美伊戰爭的超級報道,可以放大國際安全受威脅的效應,以此凸顯他連任軍委主席的必要性,進而爲江澤民垂簾聽政作輿論鋪墊。我也相信有另一種可能: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揣摩到中南海的意圖,抓住時機最大限度地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間,這也許是爲什麼在中共的輿論導向架構內,中國媒體在報道美伊戰爭時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火爆的原因。

不管是哪一種解釋,SARS被中國媒體有意「忽略」,使之成爲全球氾濫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對前往中國香港的旅客已經發出警告、原定在北京舉行的世經論壇峰會被迫推遲、英國首相布萊爾美國副總統切尼推遲了訪問中國的計劃、瑞士政府昨突頒佈法令:宣佈禁止香港商人前往參加全球最大的" 2003年巴塞爾鐘表珠寶展" 、新西蘭拒絕了一個43人的中國代表團參前往惠靈頓加一個會議,「紅遍天下」的滾石樂隊取消了已經準備多時的中國演出行程……,這些變化公開和不公開的原因都是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疫情。已經有專家預測,中國當局在處理SARS疫情不當引起的後遺症,將嚴重影響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甚至有可能令繁榮多年的泡沫經濟提前破碎。

如果說,在報道美伊戰爭這個新聞焦點上,可能由於立場觀點的不同,影響到新聞的裁剪取捨,中國主管新聞媒體的部門玩弄一些手腳,就足以讓不少人受騙上當,如有人據此以爲中國要進行新聞改革了,事實上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玩弄的伎倆屢屢得手,似乎已經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回報。但是,在報道SARS方面,中國新聞媒體與海外新聞媒體的巨大反差,甚至截然相反的行爲方式,恰恰劃出了一道有沒有新聞自由的分界線!有人以爲,中央電視臺爲首的中國媒體在報道美伊戰爭中表現出了某種「進步」,意味着中南海對媒體控制的鬆綁;我卻認爲:這倒不如說,中共在新的環境條件下,對新聞控制的手法已經有了更加隱蔽的變化,如用一個焦點掩蓋另一個焦點,還讓人誤以爲是在放鬆控制……從這個意義上恰恰是控制在加緊而不是放鬆。也許中國政府在自鳴得意之時,已經種下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禍患——中國媒體在報道SARS方面的不作爲,非單暴露了作爲政府喉舌剝奪人民知情權的本質,同時也已經極大的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危及了國家利益。

(4/5/2003 4:41)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4/5/2568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