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世界衛生組織55年第一次發出警告 江澤民新政府面臨挑戰 (圖)
 
【人民報消息】
由於未能及時處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疫情,中國大陸正遭到國內外嚴厲批評,雖然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SARS已受到控制,歡迎全球朋友繼續前來中國大陸,但SARS疫情正挑戰江澤民新政府。

據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七日專電,華盛頓郵報從北京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六日宣佈一名外籍人士死於SARS,雖然溫家寶宣稱中國政府有效防堵SARS疫情,但四天以來,SARS在大陸仍繼續造成五人死亡,五十七人被感染的事實;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佈,如果沒有必要,民衆不要前往大陸廣東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

胡錦濤上個月才接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但由於中國政府處理SARS反應遲緩,未能及時通知本身有關防制機構以及國際組織,致使疫情擴大,遭到國內外嚴厲批評,許多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和政府衛生主管人員對於中國大陸政府處理SARS疫情的態度氣憤而不解,中國新領導班子正面臨挑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中國大陸可以有效防堵SARS疫情,並熱情歡迎全球朋友到中國觀光、訪問、以及從事商務旅行。

中國大陸六日宣佈一名任職於聯合國所屬國際勞工組織的芬蘭籍官員不幸死於SARS,這名官員於三月二十三日從泰國曼谷搭乘泰航班機到北京,二十八日出現發燒症狀;中國大陸衛生單位正追蹤和他接觸過的人,以及和他搭同一班飛機的旅客。

SARS疫情擴大,美國總統布希已經簽署命令,將SARS列爲防制傳染疾病名單中,授權衛生單位對遭到感染者進行隔離檢疫;這是二十年來防制傳染疾病名單第一次增列,上一次是一九八三年的伊波拉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三日已經警告全球民衆,由於SARS疫情,不要前往香港和中國大陸廣東,因疾病警告人們不要去某特定地點,在世界衛生組織五十五年的歷史中還是第一次。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目前SARS疑似病例爲兩千四百例,分佈在十八個國家,已經造成九十人死亡。

SARS疫情相信是於去年十一月從廣東開始爆發,造成超過七百人感染,三十多人死亡。SARS也傳到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中國大陸政府直到日前才准許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小組進入廣東調查疫情,並將SARS列爲法定傳染病,指導民衆如何防制SARS。

SARS在今年二月從中國大陸傳到香港,一名被病人感染的醫生回到香港,並住到飯店裏,且顯然再傳染給飯店其他客人,SARS因此再傳到了新加坡、多倫多和河內。香港累計SARS八百四十二例,已有二十二人死亡。

大陸SARS新增5人死亡57人感染

大陸最新消息,據中國新聞網4月6日報道,中國內地共報告非典型肺炎發病一千二百四十七例,比四天前增加了五十七例;死亡五十一例,增加了五例。這是國家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長齊小秋在國務院新聞辦與衛生部聯合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最新疫情。 報告新出現的地區是上海市。 齊小秋透露,四月二日,全國報告新發病十七例,三日新增十一例,四日十七例,五日十二例。

北京SARS十五人死亡

另外,中央社臺北七日電,德國明星雜誌引述北京醫護人員透露,至少十五人死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四十人住院治療,與北京官方的數字出現分歧。 明星雜誌網站報導,北京醫護人員說,北京市至少十五人死於SARS,四十人染病住院,其中十人在共軍三零二醫院病死,四名護士及一名醫生在北京市中心一家醫院死亡。 香港明報稱,有關數字與北京官方公佈只有四人死亡,十五人染病住院出現分歧。北京官方還指稱,所有SARS病例都是外來傳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4/7/2571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