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失去「核心」的歲月
 
作者:田牧
 
【人民報消息】去年中共的「十六大」,胡錦濤如願地「登基」。

當初,媒體最關注之一的是:胡錦濤丟失了「核心」二字。

海外輿論似乎對這新上任的總書記特別鍾情,視其外表穩重、低調、深沉的形象,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對於他失去「核心」的稱呼,產生同情和不平。

捨棄「核心」,對胡錦濤的影響究竟如何?

一、捨棄「核心」

十三年前的「八九民運」後,鄧小平對中共黨的歷史最高領導層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核心」論:遵義會議前中共上層比較虛脫,遵義會議後的領導人由毛劉周朱任,以後的陳雲、鄧小平、林彪形成第一代領導集體,毛澤東是核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形成第二代黨的集體領導層,歷史將我(鄧小平)推到核心的位置;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就是江澤民。並要求當時的常委「以高度的自覺性來理解和處理」,「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核心」。就這樣江澤民憑藉鄧小平「核心論」保護傘的庇護,一天未拉下地頂着「核心」走過了風雨飄搖的十三年。至於功過是非,今天全球範圍內出現審判江澤民的洶湧大潮,可見其政績的不同反響,名揚世間。

依照慣例,中共黨的十六大會議後,胡錦濤理應成爲第四代「核心」,然而「核心」的字樣卻消失了。

依筆者的觀察,甩脫多餘的帽子──「核心」,不會是旁人,而是胡錦濤本人。理由是:其一,江胡兩人上臺所經歷的程序有別。江澤民是中共黨的歷史上唯一未經過中共黨章規定的程序而一步登天的總書記,極需要政治老人的「核心」聖喻來加固其初期的統治;胡錦濤依法定程序名正言順地上臺,他不需要用「核心論」來支撐自己,從而在世人面前顯現出自己的政治不成熟。其二,江胡兩人的治世風格迥異。江澤民的性格是外向型的,喜好個人表現;胡錦濤給人的印象比較穩健踏實,對虛無花俏的東西是不屑一顧的。其三,冠以「核心」實屬多餘,且不倫不類。在一黨專政的中國,中共總書記本來就是「天子」,還需要什麼點綴?我們沒聽過以康熙爲「核心」的清王朝政府,也不可能聽過以布殊爲「核心」的美國政府,他們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總統,都有自己相應的稱謂。其四,以低調、穩健、務實的謙和形象走上政治舞臺,容易贏得民心,這是尤爲重要的一點。

二、索取「民心」

「核心」爲虛,可有可無;而「民心」卻爲實,失之不得。

接班伊始,胡錦濤率領新班子奔赴河北西柏坡,御駕親臨,意義不同尋常。西柏坡雖不是中共的發源地,但至少是共產黨奪取天下的最後臺階──中國革命的神聖之地。胡錦濤在西柏坡講話,重提要堅持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它的意義在於祭祖親民,繼承先輩遺志,親善芸芸衆生,開創新世紀建設高潮。這股「攀窮親」,向民衆噓寒問暖,展示勤政親民,關心百姓疾苦,取悅「民心」的風尚旋即帶來了全國效應,可見胡的用心良苦。

今年年初由於中共官方部門匿藏薩斯疫情,導致薩斯病毒繁衍,漫及全國十幾個省份,染及不少國家和地區,胡錦濤政權毅然罷免了有關責任高官,採取了一系列相應緊急措施,轉危爲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孫志剛事件」再次揭示了中共政權草菅人命的大牆一隅,胡錦濤政權再度彌縫修補,解除對城市外來人口的人道侵犯,這是中共執政以來對百姓地界流動管束方面的重大突破。

這些無疑都是一帖帖換取「民心」的良藥。

三、「民意」難欺

中國的問題不簡單,薩斯疫情和「孫志剛事件」的解決,只是個開端。

今天的中國,一方面經濟發展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卻讓人寒心:對「政治異議」人士、對「法輪功」信徒等瘋狂迫害的人權記錄。「法不責衆」是制定法律必須遵循的依據之一,當一個國家的法律威脅到千百萬子民的人身安全,當一個國家的法律給千千萬萬的子民帶來深切的恐懼,這就說明國家的法律出了問題。

中國的腐敗使人憂心。貪官污吏一查一窩端,一追一片倒,追根尋底腐敗來自於共產黨體制內,牽扯到的數目之大,範圍之廣,別說在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就是人類歷史上可能也絕無僅有。

中國的問題堆積如山,農村問題、農民問題已成爲當代中國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還有諸如失業問題,行政干預金融而引出的銀行鉅額壞賬等等,都是些駭人聽聞的一串串數據!

所以僅僅注重勤政親民取悅民心,遠遠不夠治理當今中國。

四、面對「民聲」

胡錦濤執政一年,是如何面對人民的聲音呢?

今天,全球爆發審判禍國殃民的江澤民的風潮,胡錦濤政權猶如驚弓之鳥,面對海外華人審江的聲音,匆匆安排江澤民頻頻出鏡,似乎以此證明中共的團結。

而對待國內人民的請願和呼聲,胡錦濤政權竟然採用強權鎮壓,把憂國憂民之士關入監獄,連爲民申冤的鄭恩寵律師也陷入囹圄。

胡錦濤口口聲聲「爲民」,但政權卻接過江澤民的衣鉢,繼續其高壓政策,這種「新政」和舊政有什麼兩樣呢?

五、結語

處在變革中的中國,如何走出泥濘的沼澤和昏暗的困局?如何面對人民對民主的迫切渴望?杯水車薪解決不了,胡錦濤政權必須邁出腳踏實地的關鍵一步:政治改革的大舉措。

十三年前江澤民上臺之初,也曾向全國人民慷慨激昂地表示堅決反腐敗。然而這腐敗越反越烈,終於不可收拾。治病治根,治水治源。中國問題的解決,其根本還在於體制改革。胡錦濤在年前中紀委新老班子交接會議上有一段針對反腐敗的話:「問題都集中反映在政治體制和監督機制上、黨的幹部隊伍建設上。社會上的強烈呼聲、人民的強烈呼聲,是對共產黨前途發出警告,對共產黨的命運又一次敲響警鐘。」但願這不是江澤民十三年前那一幕的重演。

不經意間,想起了這麼一段話,可能對胡錦濤有用。《家語》孔子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

(香港爭鳴12月期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5/2900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