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真有其人!訪神話人物八仙之一的藍采和後裔(多圖)
 
馬勤
 
【人民報消息】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八仙是在中國民間的衆多神仙中,家喻戶曉,影響最大的神仙,他們是漢鍾離、張果老、鐵柺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還有何仙姑。這八位神仙各有道術,法力無邊。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爲人們所津津樂道,尤其是吳元泰的《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不過,中國人一直認爲八仙不過是神話傳說。

令人吃驚的是,中國神話人物八仙每個都能找到其真人的歷史背景,惟獨藍采和的真人背景無從考究。八仙不是神話傳說?這個消息似乎從來都沒有被媒體公開報導過,到現在爲止,人們依然認爲八仙的傳說不過是神話故事而已。

近日從遂寧大英縣卓筒井鎮一個藍氏姓氏的村落裏找到了一本有400多年曆史的藍氏家族族譜,族譜記載有中國神話人物八仙之一的藍采和,還說他是個進士。目前這本族譜已經送到四川省博物館鑑定。


章翠英繪畫《醉八仙圖》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中國死海」 方面和大英縣招商旅遊局派人到這個村子去了解藍氏後裔的情況,結果在村民藍印文家中找到了兩本《藍氏族譜》。一冊爲正楷毛筆手抄16開本,此本爲總譜,一本爲破損較爲嚴重的正楷毛筆手抄8開本,此爲分譜。這兩本族譜一大一小,都已經變黃,不少地方已經腐化,但保留得相當完整。藍印文爲藍氏家族二十一世後裔,石馬村一帶現有藍氏後裔2000餘人。

據族譜上介紹,這本族譜是明朝時候開始記錄的,有400多年的歷史了,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的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其中有一段專門介紹了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藍采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們的事蹟。據族譜記載:「藍采和,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受諫議大夫。因杵於權臣楊國遂,後解印別妻離子,修煉百日飛昇,稱爲大羅仙者,即公也。有歌曰: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何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這本族譜對研究我國道教傳說有很大價值。據了解,這兩本族譜已經請四川省博物館做了複製和復原的工作。

據《續仙傳》記載,八仙之一的藍采和,不知道是哪裏的人。總是見他身穿一身破爛的藍色衣衫,腰束一條三寸寬鑲嵌有六顆黑木扣板的腰帶,一隻腳穿着靴子,另一隻腳卻打着赤腳。夏天時他在衣衫里加上棉絮,冬天則又睡在雪地上,呼出的氣像蒸汽一樣。他每天都手持三尺多長的大拍板,踏着節拍,在城中唱着歌謠沿街乞討。採和走起路來腳上的靴子總是嘎嘎作響,帶着醉意歌不離口,和着節拍,邊走邊唱,每次都是吸引着無數男女老少跟着看熱鬧。

藍采和思維敏捷、機智幽默,雖然表現出一副癲狂的樣子,但言語充滿了智慧,人們向他提問,他往往隨口答來,話語幽默,讓人忍俊不止。他唱的歌詞很多,其意思都是如何修真養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踏歌」:


踏歌藍采和
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
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
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
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在乞討時人們給他錢幣,他就把錢幣用長繩串起來,拖在地上走,散落到地上也不管不問。如果見到貧窮的人,他就會拿去救濟別人,但更多時候是買酒喝。 藍采和一生遊歷天下,走了很多地方。有人自小就看到藍采和,等他們都年老後,卻見採和還是那麼年輕。後來藍采和遊玩到濠梁,醉臥於酒樓中,這時聽見有云鶴笙蕭之聲,藍采和忽然輕輕地升起,飄向雲中,將身上的衣衫腰帶脫下,然後冉冉而去。

從華西都市報的報導來看,到現在爲止,神話故事中的八仙都找到了其真人的歷史背景,希望華西都市報能繼續把其他已經證實了的那七仙的史實也陸續報導出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0/5/2821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