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香港廉政公署與警方就拘捕高級警司一案演衝突
 
【人民報消息】BBC中文網20日香港報導 , 香港廉政公署日前拘捕香港警方高級警司一案,近日演變成香港警方及廉政公署之間的衝突。

香港各大傳媒星期一(5月20日)都以顯著的篇幅報道警方及廉政公署週日分別以公開聲明的形式指責及回應對方的指責,形容是次事件是繼1977年香港爆發的警廉衝突以來發生的雙方最嚴重的一次分歧。

警方指責

警方公共關係調查科週日晚高調發表一份字數不多但措辭強硬的聲明,指責廉政公署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拘捕警方高級警官空且公開其身份,對警隊的聲譽造成極壞的影響。

聲明還追溯其他幾宗數月來廉政公署對警方人員進行的拘捕行動,指責廉政公署做法欠妥當,都是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采取行動,至今未有結果。

警方的聲明同時對廉政公署公佈的資料過於詳細表示不滿,例如把日前被捕的高級警司冼錦華享受妓女性服務後不付錢等等細節也公佈出來。

據香港傳媒報道指,警方高調發表的聲明不經過正在內地訪問的警務處處長曾蔭培的批准而發佈的可能性很小,暗示聲明是在曾蔭培的同意下發出的。

廉署反聲明

廉政公署則在警方發表聲明不久後作出回應,指出廉政公署的行動事先已經知會警方高層,至於公佈案件資料是由於需要向公衆交代行動的性質,廉政公署的一貫做法是在起訴當事人後才公佈其姓名。

廉政公署在發表回應的同時表示,廉政公署重視和警方的關係,他們會和警方交代事件的進展,希望不會使警廉雙方產生誤解。

有香港傳媒的報道指,有來自警隊的人士表示,被廉政公署調查的警方人員即使最後因證據不足而不被起訴,也對其未來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一般不會再有晉升的機會,而且過往也沒有爲經調查後證實清白的警方人員平反,故引起部份來自警隊人員的不滿。

各界關注

這次的事件引起了香港各界包括議員、學者、警廉雙方等方面的關注,但包括特首在內的政府高層及政府方面則仍然沒有對事件做出評論,有傳媒接觸香港保安局,保安局回應指事件仍然受廉政公署的調查,政府不會置評。

前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接受香港《蘋果日報》採訪,指事件會影響警廉雙方的和諧關係,徐家傑指近年廉署在辦案時經常採用高調及邀功的心態,往往急於在正式起訴前就把案情向傳媒透露,這樣的做法有如利用傳媒進行公審,對嫌疑人欠缺公平。

代表警務人員的香港本地督察協會及警察員佐級協會則表示支持警方的做法,協會指過往確實曾經發生過警員被廉署調查但在拖延一年多後沒有結果,而在協會的協助向廉署做出投訴,使當事人飽受精神壓力。

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則指,如果警方有關有當事人受調查達一年之久而又未被起訴的指控屬實,是非常不合理的,對當事人不公而且浪費納稅人金錢,因爲受調查期間當事人的薪水照發。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則認爲,警方高調發表聲明指責廉署的做法不恰當,因爲公衆有知情權,調查工作和起訴結果不同並不奇怪,他表示將邀請警廉雙方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交代是次事件。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劉江華也指出,這次事件反映警方及廉署兩大執法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

代表法律界的立法議員吳靄儀,同時也是"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她表示警方與廉署過往一直合作關係良好,這次警方的做法令人感到驚奇,她認爲警方應該明白廉署和警方一樣會公開疑犯的罪行。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當中支持廉政公署的做法的超過一半,支持警方的只有不足10%,而三分一的受訪者則表示不知道及不發表意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5/20/209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