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上海人给江泽民冠以“花瓶”的美称还真够入木三分的
 
【人民报讯】江泽民主政上海四年,上海人给他的评价是“花瓶”。讥刺他做事重在装饰门面,喜欢做表面文章,言下之意是不干实事。比如八十年代上海人住房特别紧张,为了表示要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江泽民会低头钻进三代人蜗居的亭子间、小阁楼视察问候,但另一方面却花大把的钱改造外滩,搞“灯光工程”使南京路亮起来,装饰门面显示政绩,而老百姓的住房紧张状况却依然如故。

做了总书记以后,江泽民口口声声要重视教育,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反腐败。而做起来仍不忘搞“插花”──出台一些惠及少数人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等等,让知识分子去争得死去活来,教育却越来越糟糕;搞好国有企业,一会儿抓“500家”一会儿抓“200家”,结果弄得破产企业和下岗工人越来越多;反腐败,抓个把陈希同之流消消人民的怨气,既除掉了政敌又做了样子,可腐败却象瘟疫那样蔓延,共产党干部一如民谣所说“全国上下‘无官正’”;等等不胜枚举。做事情不考虑从根本上去解决,喜欢做表面文章,这就好象是在花瓶里插几朵花,不是为了绿化而是装点门面,上海人以“花瓶”刻画江泽民还真是入木三分的。

现在有人说江泽民是“上海帮”,其实江泽民是扬州人,按上海人说法属于“江北人(苏北人)”,属于上海滩上最被看不起的一族,很多上海人娶媳妇嫁女儿从来都是不要苏北人的。江泽民五六十年代曾在上海工作过,到任后当然知道上海民间的这一陋习,作为心理反弹,他以卖弄文化修养来提高身价,淡化人们因籍贯而产生的歧视。

于是在很多场合,见了钢琴总不忘弹首曲子,见了外国人要说两句外语,作报告时总要加进几句唐诗宋词,表现他书香门第的家族渊源(江泽民网页上的介绍中还不忘“书香门第”这几个字呢)。六四后到北京,作为没有高官背景的江泽民,虽有老邓钦定当上总书记,但因坐火箭上来,总被自持功高或有高官家渊的陈希同、李鹏等人看不起。江泽民心底里对靠父辈荫福的太子党和陈希同式的土八路也是十分不服气的,为了表现自己与这些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作为第三代领导人应有的文化修养,江泽民又把在上海的习惯带到总书记的位子上,而且变本加厉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搞个人崇拜,处处显示自己的“天子”之相。

所以现在有人讥讽江泽民到各地视察往往是“高歌弹唱讲政治”,每到一地讲话、唱歌、弹钢琴三部曲。 中国文化人的规矩是含而不露,“露”就是没有文化的表示,所以江泽民的这些附庸风雅的举动多少给人“卖弄”的感觉。

爱出风头,作为普通人也许说不上大的缺点,但作为国家领导人爱出风头,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比如,江泽民见了外国人喜欢说两句外语,98年访问美国时也在很多场合使用英语与人对话,有一次他把中国人住房紧张,上海的公园里常有人谈恋爱误说成作爱(makinglove),弄得美国人误以为中国人比他们还开放,这就是作为国家领导人与普通人说错话的不同。

在国内,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人都知道,江泽民的出镜不仅要比别人靠前,而且时间还要长,弄得新闻联播成了领导人比镜头长短角逐场,新闻的含量是越来越少。作为政治家把过多的精力用于“插花”,自然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筹划国际国内事务。

邓去世后江当一把手的这几年,江泽民对内拼命想提升自己的“天子”相,对外千方百计过把大国领袖的瘾,而经济状况却是越来越不妙,政治改革更是举步不前。以江为核心的领导层整天为“稳定”疲于奔命,为“拉动”内需绞尽脑汁,美国为首北约轰炸驻南大使馆等突发事件,显得缩手无策、不知所措,完全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应具备的应变能力和政治智慧,真是糟糕透顶!
(转自万维读者论坛)(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2/654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