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央視暗示習要離場?壓力山大 習不敢再嘴硬
 
方圓
【人民報消息】北京9.3閲兵,習近平本來想以此出把風頭,誰知自己和普京的私聊被全世界都聽到,「器官移植」、「150歲」成了國際輿論的熱議話題。據説,惹了大禍的習近平在黨內被嚴厲批評。9月17號,習近平出席了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總結會議,央視在播報新聞時顯得異常詭異,居然出現了習近平「退場」的鏡頭。與此同時,2023年被下架的中國大陸歷史書籍《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又重新出現在網路書店。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這本書被下架的原因是用崇禎皇帝來隱喻習近平,得罪了習「一尊」。在四中全會前夕,顯示中共上層依舊是鬥爭激烈,暗流洶湧。 據中共官媒報導,9月17日上午, 中國人民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總結會議在北京大會堂舉行。習近平接見活動籌辦工作各方面代表,陪同其出席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紀念活動領導小組組長蔡奇、紀念活動領導小組 副組長王毅、尹力、李書磊、張又俠、王小洪、吳政隆和劉振立。蔡奇在隨後的總結會議上講話。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央視新聞聯播的播報,出現了幾處異常。由於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活動總結會議的視頻,在網絡上找不到,我們就用2019年10月16日的中共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總結會議的視頻,來參照比對。 第一,沒有刻意突出習近平 央視視頻的第一個鏡頭顯示,習近平與眾高官同時一起出現,然後開始與代表們一一握手。握手結束時,央視出現的鏡頭都是習近平與其他高官在一起,並沒有給習近平單獨的特寫,沒有刻意突出他。 而在2019年,中共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總結會議上的視頻中,央視的鏡頭首先定格在了第一個出現的習近平,在他和幾個代表握手的特寫幾秒鐘後,其他中共常委才出現在鏡頭中。顯然,六年前央視的操作才符合習「一尊」的身分,那麼,如今的央視為什麼發生了改變呢? 第二,與代表握手時間不到2分鐘 這一次,習近平等高官與代表握手時間的畫面不到2分鐘,而2019年總結會議的握手畫面近3分鐘,這也是現在的新聞時長比之前少了1分多鐘的原因。把習近平畫面時長有意縮減,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第三、張又俠畫面的特殊性 最值得注意的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央視視頻顯示,習近平等高官與代表握手的鏡頭中,每一個畫面都出現了張又俠,絕大部分都非常清晰。雖然張又俠和習近平中間還隔了蔡奇、王毅、尹力、李書磊四個人。這是不是有意安排的呢? 第四、習近平退場鏡頭 最爲詭異的是,今年在合影后,央視放出了習近平離場的鏡頭。當時,蔡奇、王毅、尹力等人一邊拍手,還一邊跟在習近平的後面,步送習近平離場。而2019年並沒有習近平離場的鏡頭。合影完後直接就切入到王滬寧講話的畫面。 有意思的是,在習近平離場時,張又俠正與身邊某人交談,他看到習近平離場,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邊拍手邊步送,他站在原地不動,雙手也似乎只是做出了拍手的樣子。這又在說明了什麼呢? 早前,很多跡象都表明,真正掌控軍權的正是中共元老支持的張又俠。而張又俠近來的幾次講話,雖然表面上提及「習主席」,但實則淡化習近平,並不提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甚至有些輕慢習近平。 比如9月10日在京舉行的中共神舟十八號、神舟十九號航天員授稱頒獎儀式上,張又俠不提習近平對航天的關心,不說效忠之語,似乎並不將軍委主席放在眼中。 而九三閱兵,張又俠可以和一眾政治局常委級別的高官們一起站在天安門城樓第一排,而且進入了中共官媒鏡頭,更是露出不簡單。 如今央視居然放出了習近平離場的鏡頭,是不是在傳遞一個信號:不久後,習近平真正要離場了呢?中共官媒的所有報道都要經過嚴密的審查,用詞、畫面都有深刻的政治含義,更何況涉及中共最高層。這樣的畫面能夠被播報出來,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 對於共產黨的黑箱政治,外界只能從流露出的蛛絲馬跡去解讀。最近,一本在2023年被下架的禁書重新上市。這可能又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專欄作家周曉輝在9月16日爆料,來自中國大陸的消息說,最近不知什麼情況,不少禁書都開始在大陸網站售賣,其中就包括兩年前下架的《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 這本書的前生,最初版本名為《崇禎往事——明帝國最後的圖景》,由故宮出版社於2016年出版。當時出版時波瀾不驚,並沒有引起任何爭議。 2023年5月31日,作者陳梧桐教授去世後,這部作品換了書名和封面再次出版。同年10月16日,大陸各大網站、新華書店、民營經銷商突然接到一則通知,要求盡快下架《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並安排退貨事宜,理由是「印製問題」。 這個理由顯然不能讓人信服。實際上,當時大陸社媒圈很多人都在轉發這本書的封面圖片。那麽,封面上有什麽禁忌敏感呢? 首先,書名是《崇禎:勤政的亡國君》。那這指的僅僅是崇禎嗎? 還有,封面上印的推介語是: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網民們驚呼,這不就是當今「一尊」的真實寫照嗎? 最後,看封面設計,一條繩子吊住了崇禎的「崇」字,「一尊」看到後,還不火大嗎? 據這本書的作者,中國明史學會顧問、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陳梧桐介紹,這是一本「考據嚴謹認真,文風通俗優美,帶讀者回到波瀾壯闊的明末,看懂崇禎如何亡國」的力作。 「崇禎」是大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也因此,明思宗又被稱為「崇禎帝」。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帝在殺死自己的幾位嬪妃後,走進內苑,又登上了煤山(今景山公園),與追隨自己的宦官王承恩雙雙在山上自縊身亡。中國歷史上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由此宣告滅亡。 那麼,崇禎是如何「亡國」的呢?《崇禎》這本書的簡介中這樣寫道:他謀求富國,但斂財自用,坐視軍費虧空;意圖強兵,但加派三餉,致使民不聊生;欲平黨爭,但偏聽偏信,加深群臣矛盾;謹慎用人,但多疑善變,終冤殺袁崇煥……讀者通過財政、黨爭、軍事、用人……可以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 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書中對崇禎皇帝失政的描寫,被解讀為暗指習近平的政治風格。習近平上台以來,其政策所引發的內外交困,使部分觀察者自然而然地把他與明末崇禎相提並論。 習近平和幾百年前的崇禎帝確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和崇禎一樣,習近平同樣因為任人不明,聽信了江派佞臣王滬寧之言,選擇保黨之路,並對美國等國採取強硬外交姿態,昏招連連。習還修改憲法,破除黨規,意欲無限連任。目前,他所任用官員都是唯命是從者,習近平則凡事都親自部署,十分勤政。 可以看到,習近平的第三任期,奸臣當道,官員離心離德,陽奉陰違、躺平不作為的官員愈來愈多,習近平所信任的人越來越少,黨內暗流不絕。同時,經濟崩潰在即、社會事件頻發,百姓怨聲載道,「共產黨下臺」、「習近平下臺」在全國各地響起。 外部形勢也不妙,習近平領導下的戰狼外交,導致西方國家也加速跟中國在經濟科技等多方面脫鈎。 此外,天災異象不斷,上天頻頻示警,坊間關於習亡中共的說法也在流傳。 正因為習近平和崇禎有著太多相似之處,民間也難免將他與崇禎相比較。於是下架《崇禎》一書也就在所難免了,這也折射出習近平及其追隨者內心的虛弱。 9月16日,大紀元記者再次確認,《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及其姊妹篇《崇禎傳》已在大陸多家網路書店恢復銷售。書籍封面仍然以「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喪國」作為宣傳語。 在習近平健康惡化、中風、大權旁落等傳聞層出不窮的背景下,這本隱喻習近平的禁書再次上架,又是一個什麽政治風向標呢?背後是否有什麽勢力在警示習近平集團呢? 我們來看看在勤政的習「一尊」親自部署下,中國經濟的現狀。 從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多項經濟指標成長均告放緩,房市、失業率、通縮也都未見改善,顯示「夏季疲乏」的跡象。 除了外貿大幅萎縮外,8月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4%,低於預期,深陷通縮陰霾。 此外,中國8月份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從7月份的17.8%上升至18.9%,創下統計方式變更後20個月以來的新高。此前,中國青年失業率在2023年4至6月連續三個月超過20%,6月更達到21.3%的歷史新高。中共隨即暫停對外公布青年失業率。 更讓人絕望的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些一綫城市,經濟領頭羊的地位不僅不保,甚至幾乎要墊底。現實生活中,2025年「極致低消費」風暴,正在席捲大陸的一綫城市。作爲中國經濟的金絲雀,一綫城市的反應,其實就是經濟的寒暑表。經濟不好的含義傳遞,往往從最為敏銳的地方傳遞到最不敏感的末梢。 曾經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經濟已經是全面坍塌。連有政治保障優勢的首都北京,也不可避免走進了樓市的垃圾時代。 2025年8月,即使限購取消,北京新房一共才賣了3135套。對比去年8月賣了5308套,今年直接少了2173套,同比暴跌40.93%。 瑞穗證券 資深中國經濟學家 周敏 向自由財經指出,中國第四季經濟成長可能更大幅度的放緩,如果沒有推出重大的刺激措施,中共政府5%的成長目標,恐怕是難以達成。 面臨中國經濟的深層困境,經濟復蘇的前路渺茫,此前出臺的促銷費,救房地產,提高就業率的政策全部失效,習近平還能有什麽對策呢? 我們看到,最近幾天,美中雙方互動頻繁。9月9日,中共國防部長董軍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視頻通話。9月10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通話。15日,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在西班牙馬德里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談後宣布,雙方同意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性協議。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會出席9月份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希望能與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會面,爭取促成川普訪中。 外媒分析,中共官員的一切行動,都是一個目的,就是遊說川普訪問中國。 據BBC中文網報道,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研究員 派帕特里夏·金博士指出,習近平並不願意跟美國的關係徹底破裂,因為這將帶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兩大風險。分析還認爲,中方會以「大排場、大訂單」來迎接美國。 此前,習近平等中共領導人對美言辭強硬,爲什麼現在習近平不敢嘴硬了?從央視釋放出「習退場」的信號,以及禁書《崇禎》的復活,習時代就要落幕的信號,似乎在呼之欲出。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人民報讀者
2025-09-25T02:04:14Z 【回覆】
著名評論家胡平指出《共產專制獨裁是比傳統帝制更壞的獨裁》:

① 傳統帝制,皇帝並不被認作是真理的化身,皇帝也可能犯錯,因此是可以批評的,這就給臣民異議留下一定的空間。共產黨偉大領袖則被捧爲真理的化身、正確路線的代表,寫進黨章、憲法。任何不同於偉大領袖的觀點見解,就是錯誤的、犯法的。誰要是堅持不同政見,就是反黨、就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② 傳統帝制,皇權神授、世襲,皇帝與臣民的界限分明,因此皇帝犯錯認錯、下罪己詔後仍然可以繼續坐皇位。共產黨偉大領袖是真理化身,按定義就不會犯錯;一旦犯了錯,也就沒資格繼續當偉大領袖了。所以偉大領袖永不認錯,永不下罪己詔;爲了維護領袖形象,需要掩蓋前一個錯誤,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中共最高黨政機關向新疆發賀電 透習受元老掣肘 2025/9/28 (34,879次)
中共黨魁新疆行 五大蹊蹺顯露其現狀 2025/9/28 (28,609次)
李強代表習行事 習正一步步走入深淵 2025/9/27 (37,818次) 📝
對美態度分裂?習針鋒相對 李強求合作共贏 2025/9/27 (30,631次) 📝
劉亞洲劉源被習拋棄後 張又俠與習分道揚鑣 2025/9/26 (40,855次) 📝
習普笑談器官移植 專家:令人不寒而慄(圖) 2025/9/26 (33,062次)
王滬寧膽子肥了 居然敢公開羞辱習(圖) 2025/9/26 (45,230次) 📝
當今共軍之一大奇觀--習三個軍中大祕失蹤 2025/9/26 (29,267次)
網民追蹤習訪疆 衝塔央視直播間為于朦朧發聲(圖) 2025/9/26 (44,584次) 📝
 
央視新版「畝產萬斤」:50畝稻田年產75萬斤!中國經濟蕭條
央視新版「畝產萬斤」:50畝稻田年產75萬斤!中國經濟蕭條
史上超級颱風樺加沙橫掃廣東!高樓搖晃,房頂掀翻,樹木連根拔起!珠海、
史上超級颱風樺加沙橫掃廣東!高樓搖晃,房頂掀翻,樹木連根拔起!珠海、
演員于朦朧之死成謎:警方通報避重就輕,真相為何越掩越疑?
演員于朦朧之死成謎:警方通報避重就輕,真相為何越掩越疑?
超強臺風「樺加沙」襲擊廣東! 全城恐慌, 超市搶購一空!臺風登陸前,
超強臺風「樺加沙」襲擊廣東! 全城恐慌, 超市搶購一空!臺風登陸前,
震撼全美!查理柯克遇刺後,支持者怒吼:他將永垂不朽|#人民報
震撼全美!查理柯克遇刺後,支持者怒吼:他將永垂不朽|#人民報
誇蘋果、特斯拉,捅了戰狼羣體的窩?!大陸網紅戶晨風被封號,
誇蘋果、特斯拉,捅了戰狼羣體的窩?!大陸網紅戶晨風被封號,
 
從大陸一則失真的新聞說起 2025/9/28 (35,230次) 📝
中共最高黨政機關向新疆發賀電 透習受元老掣肘 2025/9/28 (34,879次)
天下奇譚(361)一個附在鐮刀上的小鬼神 2025/9/28 (8,143次)
地獄級失業潮降臨!11萬學歷黨狂搶9000崗位 碩士月薪2K 2025/9/28 (32,123次)
李強代表習行事 習正一步步走入深淵 2025/9/27 (37,818次) 📝
劉亞洲劉源被習拋棄後 張又俠與習分道揚鑣 2025/9/26 (40,855次) 📝
蔡國強與始祖鳥西藏炸山 網民齊喊心痛 2025/9/26 (34,373次) 📝
王滬寧膽子肥了 居然敢公開羞辱習(圖) 2025/9/26 (45,230次) 📝
網民追蹤習訪疆 衝塔央視直播間為于朦朧發聲(圖) 2025/9/26 (44,584次) 📝

天下奇譚(360)他們做官有擔當 深得民心 2025/9/25 (34,121次)
張又俠打破了這些規矩 習還是軍委主席嗎? 2025/9/25 (39,337次)
傳習近平新疆險遇爆炸襲擊 臉色難看嚇壞了? 2025/9/25 (38,704次) 📝
160歲高人肉身不壞?林泉寺未解之謎!(視頻) 2025/9/25 (33,492次) 📝
「象棋反腐第一案」VS「脫貧取得全面勝利」 2025/9/25 (30,246次)
臺北—上海論壇緊急喊停 陳吉寧生疑高層有變? 2025/9/25 (31,524次)
央視暗示習要離場?壓力山大 習不敢再嘴硬 2025/9/25 (36,150次) 📝
政府公然搶奪民企! 貴州8億廢水廠遭強制接管 2025/9/25 (29,554次)
天下奇譚(359)于朦朧冤魂陽間難伸冤 殺人者為何難逃果報 2025/9/25 (29,077次) 📝
軍用土地新規導致腐敗越烈 習近平向軍方妥協?(圖) 2025/9/25 (33,039次)
大上海變成「冷上海」 各行業都在哭:人都哪去了?(圖) 2025/9/24 (36,182次) 📝
英媒BBC為于朦朧發聲:警方囫圇得結論 2025/9/24 (24,339次)
香河奶奶肉身不腐之謎(視頻) 2025/9/24 (20,112次)
網曝蔡奇如臨大敵 口頭密令全國封殺于朦朧案(圖) 2025/9/24 (34,990次) 📝
天下奇譚(358)「一牛三還」 因果報應真是妙不可言 2025/9/24 (19,080次)
習近平又惹禍 被要求交代和解釋 2025/9/24 (25,090次) 📝
天下奇譚(357)長有六條胳膊的孩子 2025/9/24 (10,633次)
逆天名場面:假如館長連麥戶晨風 2025/9/24 (19,324次)
為于朦朧討說法 網民衝塔央視 打爆警局電話(圖) 2025/9/23 (30,449次) 📝
宿命通真相 命運真的能被看見嗎?(視頻) 2025/9/23 (17,956次)
網信辦出鐵拳逼網民「打落牙齒和血吞」(圖) 2025/9/23 (25,689次)
反擊警方通報 于朦朧案現場目擊者震撼爆料(視頻) 2025/9/23 (17,265次) 📝
川習通話川普獲得雙贏 中共戰狼外交蔫了(圖) 2025/9/22 (29,383次) 📝
中共外交部成淫窩 首任部長周恩來有兩個私生子女 2025/9/22 (23,113次) 📝
查理·柯克vs 于朦朧:案件的相同與不同 2025/9/22 (18,422次)
金正恩10月也搞閱兵?習近平是否出席引關注 2025/9/22 (20,37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