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李澤鉅為何被排除在港首顧問團之外?
 
梅淩霜
【人民報消息】6月27日,中共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新一屆特首顧問團34人名單,香港富豪李嘉誠的長子、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不在其中,其他未續任的兩人是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傅育寧,以及已故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而其他顧問成員均被保留。自2023年港首顧問團成立以來,李澤鉅作為香港重量級商業大亨,不出意外皆在其中。如今,身體無恙且年富力強的他被「拿下」,背後顯然有政治原因。 這個舉動背後傳遞的資訊就是在巴拿馬運河交易上,長和集團迄今仍未屈服於北京的壓力,這讓中共很生氣。 美國川普總統就任後,為捍衞美國的利益,對中共滲透控制巴拿馬運河極為不滿,並向巴拿馬施壓,你收回運河管理權。今年3月,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與美國貝萊德集團下的財團達成一項協議,以228億美元出售旗下多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 這引發了中共的不滿,親中港媒接連發文嚴厲批評,港澳辦和中聯辦也轉發批評文章,中共隨即還稱要調查該交易是否違反反壟斷法。中共深知,一旦交易成功,中國商品出海成本將大幅增加,中共遠洋貿易、造船甚至軍事都將受到影嚮。中共如何不急? 在中共點名後,雖然交易暫緩,但長和旗下公司並未按照中共所想取消交易。5月,中共為了敲打李家,稱長實集團因樓盤偷工減料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在警告李家。 然而,從最新的李澤鉅被排除出特首顧問團看,中共的警告依舊沒有影嚮長實公司,交易似乎仍未取消,或者仍在進行中,這無疑讓中共惱怒,只能再次出手。而這樣進一步的「威脅」會改變李家的決定嗎? 與此同時,網上還有人發現,中共教育部官網上關於「長江學者」的報道越來越少了,2025年沒有一篇提到,2024年只有7篇提到,2023年有9篇,2022年超過10篇,而之前每年都至少有20篇以上。 資料顯示,長江學者是指「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該計劃是中共教育部與李嘉誠基金會共同設立的專項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江學者」是學術性和榮譽性稱號,分為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其中特聘教授聘期五年,講座教授聘期三年。 在2018年下半年曝出有3人因失德問題,被撤銷「長江學者」稱號後,迄今至少有152名「長江學者」被教育部停發獎金,而且有多名學者建言,加強對「長江學者」的管理,該計劃也已再被喊停。此外,據說2018年後,「與長江學者評選所有相關工作均屬涉密」,公共網路上亦難以找到新晉年度評選結果的完整名單公示。 盡管中共教育部不提「長江學者」有其自身被選拔學者的問題,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是李嘉誠基金會贊助的,在李家處於風口浪尖之際,還是不提為妙。 那麼,在中共的各種壓力下,李家會低頭嗎?恐怕不容易。自十年前,對市場極為敏銳的李嘉誠就布局逐步撤出中國大陸,轉而投資歐洲和澳洲基建、能源等項目。最新數據顯示,盡管經歷了一些風雨,但10年間長和集團資產總額由10329.4億港元,增至10645.5港元,增加逾3%。這在中國經濟危機和中美貿易戰下,相較於其他企業,還是相當不錯的。 因此,不少分析認為,即便李氏集團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所受影嚮也有限。而李嘉誠既然選擇了遠離大陸,選擇與歐美資本合作,正表明他對中國市場並不看好。更願意在商言商且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李嘉誠李澤鉅父子,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應對中共進一步打壓呢?△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9/9129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9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