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小學二年級的小林健司懇請人們簽署請願書,讓他的外婆能夠留在日本。(右上)小林(右一)和他的外婆(居中)。(右下)小林站在揭露中共政權迫害法輪功學員的橫幅旁邊。(Courtesy of Kenji Kobayashi)
在同一時期,小女孩陳法度和母親一起在多個國家奔走呼號,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這場發生在中國的奪去她父親生命的殘酷迫害。世界各地的報紙都刊登了她的照片,使她成為中國持續踐踏人權的代價的代言人。在同情她的朋友們的幫助下,她創立了「和平花瓣」(Petals of Peace)項目,教孩子們和其他人摺紙蓮花。蓮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純潔和堅韌,法度希望通過這一朵朵的紙蓮花,向人們傳播希望和反迫害的信息。
(左圖和右上圖)戴志珍與女兒陳法度。陳法度的父親、法輪功學員陳承勇曾遭到中共迫害。(右下)陳法度(右)參加了奧運獎牌得主馬丁斯·魯本尼斯(Martins Rubenis)抗議中共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活動,並接受拉脫維亞媒體的採訪。(Samira Bouaou/The Epoch Times, Minghui, Courtesy of Jan Becker)
請願活動結束之後,年輕的小林還在思考:還能做些什麼來抵制中共政權的迫害?作為一名棒球迷,看著冠軍們激情洋溢地接受採訪,小林開始夢想要成為一名棒球明星。如果他也有很多粉絲,如果他也能上電視,他就能向全世界講述他外婆和其他家庭的遭遇,就會有更多人聽到他們的聲音。
然而在一天晚上,在劇院觀看神韻演出的小林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平台。12歲時,他乘飛機來到美國,開始在紐約北部的飛天藝術學院(Fei Tian Academy of the Arts)學習舞蹈,那裡是培養出許多神韻藝術家的聖殿。
當時,饒德如和趙紀亨已經逃離中國,以難民的身分來到美國。幾年之後,這四個孩子都聚集在同一個校園裡,用一種擁有千年歷史的藝術形式來演繹自己過去的經歷,並與自己的文化根脈相連。
對於生性害羞的饒德如來說,舞蹈是一種釋放。舞蹈釋放了她身體的能量,讓她可以自由地表達,也讓她可以被人理解,這從本質上證明了「行動勝於雄辯」。
神韻讓她可以把和自己的經歷相似的故事搬到舞台上,這些故事對她來說既珍貴又充滿情感。記得有一次,她在舞台上扮演一位仙女,安慰一位因堅持信仰而失去親人的小女孩。
當她握住扮演小女孩的朋友的手時,她感覺到一滴溫暖的眼淚滴落在她的手心。德如說,那一刻,她覺得她們兩人彷彿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