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4月25日發表
人氣:502 分享:
|
|
俄烏戰爭現和平曙光?川普調停下的澤連斯基與普京博弈(圖) |
|
鴻飛
|
|
【人民報消息】2025年4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最新動作引發全球關注。他在社交媒體上罕見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針對俄軍對基輔造成至少12人死亡,90人受傷的致命空襲發帖稱:「普京,停下來!」。川普強調其唯一目標是「挽救生命」,無意偏袒任何一方,並計劃在4月30日(上任100天)前促成停火。
他通過4月24日第四次與普京會談的特使維特科夫施壓俄方,暗示俄羅斯不完全吞併烏克蘭已是「重大讓步」,並認為烏克蘭難以奪回克里米亞。同時,川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拒絕承認俄羅斯對2014年吞併的克里米亞的控制,稱其立場「阻礙和平」,私下表示澤連斯基比普京「更難對付」。
澤連斯基堅稱不會接受任何割讓領土的協議,特別是克里米亞,並要求「全面無條件停火」。他在社交媒體上指出,俄軍使用北韓導彈攻擊基輔,顯示普京無意停戰,呼籲國際社會對俄施壓。他對川普的和平計劃持懷疑態度,認為其偏向俄羅斯,可能犧牲烏克蘭利益。
普京通過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願與美國談判,但未明確接受川普的停火提議。他提出與澤連斯基直接對話,但要求承認俄控區(克里米亞與東部四區),條件對烏克蘭不可接受。俄軍近期對基輔與蘇梅的猛烈空襲顯示其試圖在談判前擴大軍事優勢。
川普以果斷行動介入俄烏戰爭,試圖以停火終結殺戮,為和平開闢新路。他公開批評普京並通過特使維特科夫頻繁施壓,同時直言澤連斯基對克里米亞的執著阻礙談判,顯示其務實策略:以「土地換和平」為框架,允許俄羅斯保留部分控制以換取停戰。這一立場與俄方更接近,體現川普對減少人道災難的承諾,但也因忽視烏克蘭主權訴求而備受爭議。普京的持續軍事行動(4月24日基輔空襲)表明其欲以戰場優勢壓迫談判,澤連斯基的強硬則可能導致僵局。北約盟友(如法國、德國)對「土地換和平」的質疑,認為可能鼓勵俄羅斯進一步侵略,增添了外交阻力。
澤連斯基公開捍衛領土完整,拒絕割讓克里米亞與東部地區,強調「全面無條件停火」。然而,其立場深受美國強硬派政客影響,這些勢力視烏克蘭為對抗俄羅斯的戰略工具。他爭取西方軍援(如英國、法國的「保障部隊」),並利用俄軍使用北韓導彈的情報強化國際壓力,顯示其策略是延長戰爭以換取更多支持。這一做法雖為生存爭取空間,卻使其被批為美國反俄議程的間接代言人,推高了戰爭的人道代價。澤連斯基對川普和平計劃的質疑有其道理,但過於強硬的姿態可能導致美國援烏減少,顯示其戰略上的短視,間接加劇了衝突的延續。
普京的策略則是「以戰促談」。他表示願與澤連斯基對話,但要求承認克里米亞與東部四區為俄領土,對烏克蘭不可接受。俄軍在談判期間加劇攻擊(4月24日基輔空襲使用北韓導彈),顯示其試圖以戰場優勢迫使對方妥協。普京對川普3月提出的30天停火提議的拒絕,表明其對短期和平缺乏誠意,傾向長期消耗戰以鞏固控制區。
俄烏戰爭的未來走向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和措施,而非歐洲的援助。歐洲盟友雖承諾援烏,但多為左派政客的空談,實際軍事支持遠不如美國關鍵。川普的100天停火目標(4月30日前)壓力巨大,但維特科夫與普京的會談若促成俄方暫停攻擊民用目標,或為談判開啟窗口。
然而,澤連斯基的強硬與普京的軍事策略使短期停火可能性微乎其微。長期看,俄羅斯2024年徵兵16萬並計劃春季攻勢,顯示其軍事優勢,而烏克蘭若失去美國支持,戰爭可能陷入長期僵持,加劇人道危機。
川普的停火努力為俄烏戰爭帶來和平曙光,但其對俄方有利的提議可能犧牲烏克蘭利益,難以實現公正和平。澤連斯基作為美國反俄勢力的間接代言人,其強硬立場雖有道義,卻因短視推高戰爭代價,阻礙和平進程。普京的戰場謀算暴露擴張野心,美國的堅定措施是打破僵局的關鍵。和平需平衡主權與現實,否則戰火將無止境延燒,俄烏雙方都將付出更沉重代價。 △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25/90260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