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现和平曙光?川普调停下的泽连斯基与普京博弈(图)
鸿飞
2025年4月25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2025年4月24日,美国总统川普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最新动作引发全球关注。他在社交媒体上罕见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俄军对基辅造成至少12人死亡,90人受伤的致命空袭发帖称:「普京,停下来!」。川普强调其唯一目标是「挽救生命」,无意偏袒任何一方,并计划在4月30日(上任100天)前促成停火。
他通过4月24日第四次与普京会谈的特使维特科夫施压俄方,暗示俄罗斯不完全吞并乌克兰已是「重大让步」,并认为乌克兰难以夺回克里米亚。同时,川普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承认俄罗斯对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的控制,称其立场「阻碍和平」,私下表示泽连斯基比普京「更难对付」。
泽连斯基坚称不会接受任何割让领土的协议,特别是克里米亚,并要求「全面无条件停火」。他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俄军使用北韩导弹攻击基辅,显示普京无意停战,呼吁国际社会对俄施压。他对川普的和平计划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偏向俄罗斯,可能牺牲乌克兰利益。
普京通过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愿与美国谈判,但未明确接受川普的停火提议。他提出与泽连斯基直接对话,但要求承认俄控区(克里米亚与东部四区),条件对乌克兰不可接受。俄军近期对基辅与苏梅的猛烈空袭显示其试图在谈判前扩大军事优势。
川普以果断行动介入俄乌战争,试图以停火终结杀戮,为和平开辟新路。他公开批评普京并通过特使维特科夫频繁施压,同时直言泽连斯基对克里米亚的执著阻碍谈判,显示其务实策略:以「土地换和平」为框架,允许俄罗斯保留部分控制以换取停战。这一立场与俄方更接近,体现川普对减少人道灾难的承诺,但也因忽视乌克兰主权诉求而备受争议。普京的持续军事行动(4月24日基辅空袭)表明其欲以战场优势压迫谈判,泽连斯基的强硬则可能导致僵局。北约盟友(如法国、德国)对「土地换和平」的质疑,认为可能鼓励俄罗斯进一步侵略,增添了外交阻力。
泽连斯基公开捍卫领土完整,拒绝割让克里米亚与东部地区,强调「全面无条件停火」。然而,其立场深受美国强硬派政客影响,这些势力视乌克兰为对抗俄罗斯的战略工具。他争取西方军援(如英国、法国的「保障部队」),并利用俄军使用北韩导弹的情报强化国际压力,显示其策略是延长战争以换取更多支持。这一做法虽为生存争取空间,却使其被批为美国反俄议程的间接代言人,推高了战争的人道代价。泽连斯基对川普和平计划的质疑有其道理,但过于强硬的姿态可能导致美国援乌减少,显示其战略上的短视,间接加剧了冲突的延续。
普京的策略则是「以战促谈」。他表示愿与泽连斯基对话,但要求承认克里米亚与东部四区为俄领土,对乌克兰不可接受。俄军在谈判期间加剧攻击(4月24日基辅空袭使用北韩导弹),显示其试图以战场优势迫使对方妥协。普京对川普3月提出的30天停火提议的拒绝,表明其对短期和平缺乏诚意,倾向长期消耗战以巩固控制区。
俄乌战争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和措施,而非欧洲的援助。欧洲盟友虽承诺援乌,但多为左派政客的空谈,实际军事支持远不如美国关键。川普的100天停火目标(4月30日前)压力巨大,但维特科夫与普京的会谈若促成俄方暂停攻击民用目标,或为谈判开启窗口。
然而,泽连斯基的强硬与普京的军事策略使短期停火可能性微乎其微。长期看,俄罗斯2024年征兵16万并计划春季攻势,显示其军事优势,而乌克兰若失去美国支持,战争可能陷入长期僵持,加剧人道危机。
川普的停火努力为俄乌战争带来和平曙光,但其对俄方有利的提议可能牺牲乌克兰利益,难以实现公正和平。泽连斯基作为美国反俄势力的间接代言人,其强硬立场虽有道义,却因短视推高战争代价,阻碍和平进程。普京的战场谋算暴露扩张野心,美国的坚定措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和平需平衡主权与现实,否则战火将无止境延烧,俄乌双方都将付出更沉重代价。 △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