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5年11月22日
發表
人氣:733
分享:
|
|
|
| 官媒喊「日本日子難過」被酸:朝鮮也這樣說美韓(圖) |
| |
 賴清德吃日本海鮮。(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對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的過敏反應持續升溫。有日本媒體人指出,中方的激烈反應來自最高層指示,但煽動反日情緒是「雙面刃」,一旦出現遊行示威,將反噬中共自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言論,令紅共氣得跳腳,中共立即採取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抵制赴日旅遊,以及再次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等。中共官媒新華社還得意的表示,中國旅遊團遊日的訂單現在被大量取消,日本旅遊業日子「很難過」。然而,報導遭到中國網友吐槽。有網友表示,「最難受的是我們」;還有網友也諷刺說,「朝鮮新聞天天說韓國美國日子難過」。
據自由時報引述中共喉舌新華社昨日撰文指出,日本旅遊業在這一波中日衝突中大受打擊,中國旅遊團出現退單潮,訂單被取消率目前已飆升至七成以上。其中,冬季中國遊客主要的旅遊目的地北海道受到明顯衝擊,有當地業者表示,本來現在應該進入旺季,卻完全接不到訂單,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相關報導似乎並不被中國網友買單。在中國搜尋引擎百度上,相關新聞即時討論彈幕中,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最難受的還是我們……日本民宿和旅遊包車業務有50%以上是咱國人在創業」、「朝鮮新聞天天說韓國美國日子難過」、「我怎麼看到的消息是日本民眾開心」、「受傷的還有中國航空公司」、「出去看看才知道外邊下沒下雨」。
也有網友諷刺:「這種事情看的還少嗎?回頭人家一降價,大批的人就上趕著去了。」也有網友駁斥:「人家日子並不難過,最近有國內大V估算過,全年1個中國大陸的人都不去日本,對日本京GDP全年影響大概是0.36%。日本旅遊消費力的主要人群不來源於大陸這邊。少了人去窮遊,少了人去壓馬路,到底誰歡喜誰愁,我相信明白人都知道。」
當中共氣鼓鼓大肆展開反日宣傳,叫囂「槍已上膛劍已出鞘」時,海峽對岸的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笑盈盈的享受日本壽司,並把照片公佈在臉書上,引起轟動。
針對中共的反日舉措,有日本媒體人指出,中共的激烈反應來自最高層指示,但煽動反日情緒是「雙面刃」,一旦出現遊行示威,將反噬中共自身。
綜合台灣媒體報導,11月20日,賴清德總統昨天透過社群平台FB、IG、Threads、X發文稱「今天的午餐是壽司還有味噌湯」、「有來自鹿兒島的鰤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此舉引起各國媒體關注,日本地鐵上也出現共同社報導賴總統吃壽司的新聞與照片;另外也登上日本NHK、美國CBS、路透社等國際媒體。
11月18日,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在記者會上,談及中國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一事表示,「對於一個只要遇到不滿就會立刻採取經濟手段威嚇的國家過度依賴,是一種風險」,「我認為,大家平時應該一邊思考如何降低風險,一邊推動經濟」。
針對中共的恐嚇,曾在中國工作7年的日本資深記者中澤克二於11月20日發文指出,日中關係惡化,中方近期的一系列激烈反應是來自最高層指示。而在過去,中共常以煽動反日示威來回應它認為有問題的日本舉動。但在今天,這種特殊的外交武器——煽動抗議就像雙刃劍,將使習近平當局面臨反噬。
2012年8月至9月,中日在尖閣諸島爭端上的緊張局勢升級。北京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遊行,並蔓延至中國各地,一些日本公司的商店和工廠遭到破壞。
中澤克二表示,2012年,中共當局控制抗議者相對容易,因為它是在中共當局的倡議下組織的。但當前的中國已截然不同,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變成負資產,中國人不得不勒緊褲帶。同時,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共當局允許反日示威活動,抗議活動可能會像野火一樣蔓延到全國,可能在失控後演變成反政府抗議。人們正因嚴重的經濟困境而感到沮喪,需要發洩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
著名政論家曹長青曾指出,反日或者禁止反日,已經成為中共鞏固統治的一張牌,需要時就煽動,不需要時就禁止。這說明,這個政權極其虛弱,只有靠這種流氓手段維持統治。
日學者建議高市早苗可採取3項措施反制,除了向WTO提起申訴外,也要積極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市場。最狠一招就是促成台灣比中國早加入CPTPP,施壓北京回到談判桌。日媒直言,這是習近平最擔心的事態發展。△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2/93095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