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7月17日發表
人氣:11,656 分享:
|
|
中共三中全會聲稱「深化改革」 民衆:演戲(圖) |
|
 中共在6月27日政治局會議上放風,下月的三中全會定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Photo by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中共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週一(7月15日)在北京開幕。官媒紛紛高唱讚歌,強調會議將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但是,民間社會對於這次會議又是怎麼看呢?他們相信當局真的會出臺有效的改革措施、扭轉目前不斷惡化的經濟困境嗎?
三中全會開幕 百姓嘆:關心也沒用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開會啦?三中全會開會啦?我還不知道叻!」五年一度的中共三中全會週一在京開幕,但很多中國百姓都表示對此無感,或者根本不關心。住在上海的退休職工麗芬(化名)就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她根本沒看到官媒相關消息:「電視我十幾年不看了。開與不開還不是一個樣?我們不關心這個事情。」
作爲老百姓,麗芬認爲這些國家大事就是關心也沒用:「管也管不了。你看油罐車的事情,誰管啦?!」
住在重慶的年輕網友「麻格」也告訴自由亞洲電臺,他對於三中全會「完全不關心」,因爲百姓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喫喝拉撒」。他還說:「現在感覺,政府和領導人都與平民百姓中間相當於隔了一條河,是不同的世界。他們過他們的,我們過我們的。」
30出頭的麻格來自四川農村,原本在建築業工作,但由於重體力勞動留下後遺症,只好另謀出路。現在,已經失業半年的麻格正在學習視頻剪輯。對於三中全會將要出臺什麼經濟政策,他也沒有太多關註:「大家都知道,他們說得比唱的好聽嘛。反正想要金錢也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他們出臺再多的政策,也不會實際地優惠到我們這些人身上。」
麻格說,現在大家生活壓力都很大,工資少,物價高,只能拼著命才能維持生活。他打算混段時間,還是爭取進工廠去。展望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他的看法是:「我不敢說閉關鎖國,但是相當於也是在走回頭路,不會改革開放,不會去擁抱外面的世界。」
官媒反覆強調「深化改革」 民衆:政府說一套做一套
對於三中全會,中國老百姓普遍不相信官方真的會在改革方面「放大招」,但官媒、黨媒卻在不斷強調「深化改革」。新華社15日發出特稿《改革家習近平》,將其與鄧小平比肩,稱「習近平被認爲是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黨媒《求是》雜誌16日發表習近平文章,強調「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經濟學家巴裡.諾頓(Barry Naughton)日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專訪時指出,習近平對」改革「的定義和外界的期待不同,他想打造的是「以新質生產力來提高全生產要素的『去美化』經濟體」,經濟增長並非他的主要考量。
對於官媒、黨媒宣傳的「深化改革」,身在廣東、交遊廣泛的律師黎明(化名)認爲這只是個口號而已:「有句話叫『兩張皮』,就是它說的、喊的口號和它實際做的東西完全是脫節的,包括吸引外資也是這樣。」他舉例說,中共一方面搞反間諜法,一方面又說開放服務行業等吸引外資,政策本身就完全相反。
黎明表示,現在經濟形勢非常艱難,一般民衆都不會對三中全會抱有多少希望,而政府機構、體制內的那些人多年來早已躺平:「他們這些年來的心態就是能夠少做事、少摻和事最好,逼得沒辦法、必須要去弄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非常主動的地要搞點什麼。」
對於這次三中全會,黎明預計官員們還會一如既往,宣傳口號多、實際上並沒有可行政策出臺。他認爲,最高當局對於經濟已是無計可施、一籌莫展,而中下層「骨子裏實際對習的這一套東西是不認可的」,但也不想努力解決實際問題。
國際媒體聚焦三中全會改革:目標難以實施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日前在有關三中全會的前瞻中,提到此次會議上值得關注的幾個領域,包括財政改革,稅改,「全國統一大市場」,「新質生產力」,社會改革,房地產刺激措施及金融改革。但這些政策當中,不乏相互矛盾之處。
路透社報導則稱,由習近平主持的這次閉門會議,結束時的公報可能包含崇高的目標,但幾乎沒有提供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一位匿名的政策顧問對路透社表示:「由於多種風險相互疊加,改革必不可少:人口老齡化、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但實施改革將非常困難。」
BBC的報導也指出,經濟學者對於三中全會能否出臺快速的經濟修復措施表示懷疑,那些中長期規劃對近期增長將「影響甚微」。駐上海的恆生銀行經濟學家王丹說:「政府不願轉向短期刺激計畫,比如向家庭發放現金,與之相反,我們預計他們會再次強調改善供應鏈和高科技(產業)。」
民衆:三中全會就是演戲給老百姓看
曾長期在深圳外企工作、目前處於半失業狀態的劉先生(化名)告訴自由亞洲電臺,他並沒有太關注三中全會的召開,因爲這些「太高端、太務虛」:「大家還是比較實際,看看會不會有針對樓市、或針對經濟提振有沒有什麼措施,還是比較關心自己所在的領域、或者所在地城市有沒有什麼變化,對這種太高端、太務虛的,不是太關心。」目前爲止,他並未看到當局政策有明顯的實際變化,至於未來,他說還要看後續動作。
疫情前「潤」美的原上海某證券公司分析師張盛利告訴自由亞洲電臺,他對共產黨沒什麼期待:「它開一個三中全會就是演戲給老百姓看。它講得很好聽,但是真正有沒有落實到老百姓頭上?」
張盛利說,當前中國經濟狀況極差,股市就是最明顯指標。要想把經濟搞好,中國首先就要和其他國家搞好關係:「它(中共)除非說服俄羅斯不要去打烏克蘭了,如果它這樣做,那人家覺得中國是個文明國家,至少在道德層面上是和我們這些發達國家是一個水平線上的。那這樣,還有可能把中國經濟帶動起來。」
目前,外資還在持續撤離中國。據中共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人民幣4989.1億元,年減29.1%。爲挽留外資企業,中共國家發改委官員日前前往上海市及陝西省調研,並展開「一對一」交流座談,試圖提振外企信心。
張盛利認爲,三中全會要想有所突破,必須要有實質性的優惠外資政策:「1979年改革開放怎麼起來的,就是給外商『超國民待遇』,那人家外資才肯進來。你現在給些不痛不癢的政策,人家外資又不是傻瓜。一個疫情,全世界都看透中國是什麼情況了嘛。」
預計本屆三中全會在週四(18日)結束後,將發表一份公報,總結會議重要決定。相關詳細建議則將在幾天後公布。
和很多人一樣,張盛利對於這次會議能夠出臺真正有意義的改革措施並不抱希望:「你讓這些權貴放棄自己的利益,把優惠給國外企業、給老百姓,不可能的嘛!這是違背共產黨建政理論的。共產黨就是要獨裁,爲什麼要獨裁?就是要搜刮整個國家的利益嘛!就是這麼回事。」
出於安全考慮,文中受訪人麗芬、黎明、劉先生均爲化名。△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17/83966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魏鳳和李尚福誰的問題更大 秦剛軟著陸(圖)
( 198,987次)
2. 丁薛祥任新職 中南海釋放三大政治信號(圖)
( 194,635次)
3. 破天荒!中共兩任防部長被同時雙開 專家:內亂的開始(圖)
( 173,412次)
4. 當黨魁被中共拋棄時 習的下場跟他們一樣慘?(圖)
( 167,512次)
5. 他們的下場 習的前車之鑑(圖)
( 162,891次)
6. 幹了這事必倒大楣 哈爾濱四任政法委書記全落馬(圖)
( 161,906次)
7. 傳貪腐超27億 落馬唐山醫院院長背後有大人物 (圖)
( 150,607次)
8. 習近平內部講話曝光 三中全會倒退70年!(圖)
( 149,127次)
9. 中共一天清算兩防長 重演明末亡朝敗象(圖)
( 148,841次)
10. 習近平恫嚇軍頭 準備打內戰(圖)
( 142,825次)
11. 袁紅冰:中南海重重危機 三中全會後加速敗亡
(141,589次)
12. 李強遭暗批 房地產三信號大不妙!(圖)
( 139,005次)
13. 中共火車頭不行了 上海一舉動引網友熱議(多圖/視頻)
( 138,301次)
14. 路線思想未統一致延遲? 三中全會終於宣佈7月15日召開
(130,697次)
15. 宋祖英被抓獄中尋短見 傳習對曾慶紅哥倆出手了(圖)
( 126,506次)
16. 喊「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 李強言論為何遭下架?(圖)
( 126,288次)
17. 三中全會逆天保黨 習近平敲嚮中共歷史喪鐘(圖)
( 122,856次)
18. 史上最邪惡的大屠殺仍然在中國繼續發生(圖)
( 122,463次)
19. 江澤民把軍隊變爛泥 習深陷其中難自拔(圖)
( 119,452次)
20. 中共史上的特大外交醜聞
(118,216次)
21. 習近平的政治清洗是否告一段落?
(117,999次)
22. 三中全會亂象 習近平還沒放大招就被放鴿子(圖)
( 117,931次)
23. 央媒三中全會前定調 把黨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
(105,678次)
24. 江蘇官場40天內16人落馬
(105,563次)
25. 調查:在英港人讚成取締香港駐英經貿處(圖)
( 101,306次)
26. 天意!靈隱寺發大水這件事有關?(圖)
( 97,699次)
27. 洛杉磯「六四」抗議活動參與者家屬在中國遭警方恐嚇(圖)
( 82,063次)
28. 銀行壞賬驚濤駭浪 金融業擔心的消息來了(視頻)
( 81,804次)
29. 發表言論觸怒中共 吉林大學外籍教授被驅逐
(81,475次)
30. 異議作家鄧聿文及家人遭中共網暴(圖)
( 80,133次)
31. 中國異見人士權平抵美欲申請庇護 現正拘留中
(78,418次)
32. 熱情被折騰完了 外資另擇良配撤離中國(圖)
( 74,097次)
33. 「每一次紀念709,都是對中共政權的一次警告」(圖)
( 71,817次)
34. 人權律師王全璋:「709大抓捕」是人生大災難(圖)
( 71,768次)
35. 中共三中全會前夕 各地嚴控異議人士和訪民(圖)
( 71,513次)
36. 日本使館降半旗致哀胡友平 告訴中國人兩件事(圖)
( 70,960次)
37. 數百中國遊客在越南揮血旗 旅行社被罰5150萬盾(圖)
( 70,567次)
38. 金正恩像章公開亮相 曾經的毛像章去哪兒了(圖)
( 70,254次)
39. 中國災情 外國領導人為何不再慰問華人和捐款(圖)
( 69,593次)
40. 胡錫進慘叫:我也被割韭菜
(65,322次)
41. 普京也被割韭菜 中共這老毛病一直沒改(圖)
( 64,216次)
42. 外商對華投資連跌13個月 專家:需進行政治改革(圖)
( 62,906次)
43. 網友熱議:為何中共不公佈殺胡友平兇手照片?(圖)
( 60,981次)
44. 三中全會插改革假旗 人民公社還魂大饑荒難逃(圖)
( 60,083次)
45. 火箭墜落爆炸之謎 中國民企有強大軍方背景(圖)
( 59,367次)
46. 習為躲避疫苗戰略拷問 讓油罐車話題悶燒(多圖/視頻)
( 59,126次)
47. 3萬人失聯 87個水庫同時洩洪 湖南平江縣災情慘重(多圖/視頻)
( 59,045次)
48. 中共不解決混油 但撤換了新京報高層(圖/視頻)
( 58,543次)
49. 中國多地兒童感染腺病毒 疑似與有人釋放染疫病鼠有關?(視頻)
( 57,416次)
50. 中國遍地是災:地震、乾旱、水災、龍捲風、工廠爆炸接踵而來
( 57,146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