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乱世生存指南(7)以物易物,什么是封城期间的硬通货?(图)
 
南洋富商
蔬菜示意图。(Photo by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1、为什么要以物易物? 上海的食物危机有目共睹。身在上海的人更是特有感受。焦虑之余,也可以庆幸自己赶上这样一个给你特殊体验的机会,从此以后你会变成一个更加警惕、更加相信自己、时刻准备著的prepper。 我想做这样一个比喻:上海的食物困境,是一针人生观的疫苗,它会改变很多人未来的生活方式,大脑也会变得警觉、敏锐而有所准备,大大增强对突发灾难的抵抗力。 疫情期间,有些小区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大家都有钱,银行尚未被挤兑,转账支付也尚未禁止,国家也没有通货膨胀,为啥会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呢? 我是这么猜想的:以物易物避免了涨价带来的邻里尴尬。 比如说,你有三斤上海青菜,邻居好多天没吃到菜了,希望你卖给他一斤,问你什么价格。这时候你会很为难。你上网查一下价格,觉得很尴尬:一斤五毛二。 这时候,你想到零售价或许可以卖得高一点。你上网一搜寻发现有人哄抬物价,把上海青价格涨到一斤15.98元,已经涉嫌违法。 可是今天已经是4月8日。这残留的三斤上海青,可能是你接下来十天的所有蔬菜。说句心里话,即便别人出价200一斤,你也未必愿意卖。如果这一斤上海青在汤臣一品或者御翠园的业主微信群匿名竞价,我猜想会有人在200后面再加一个0,出价2000拿走。比如徐新大姐这种人,为了让一家12口人吃面包的时候增加几片绿叶,并不在乎2000块。如果邻居比你还穷,你一斤青菜卖他200元?别人会骂你想钱想疯了,那是你一生的污点。你缺200块钱吗?当然不缺,银行卡里还有xx万,支付宝里还有八千,微信里面也有六千,甚至还有美元,大家真不缺钱。 你思考再三,最后出了一个价格:用一斤草莓或者一斤猪肉来换。二包香烟加一曡衞生纸也可以换。 这样,你就不会不好意思。也不会觉得自己卖亏了。 若是疫情封城持续下去,以物易物一定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上海小区经济内循环。因为用法币来谈论物价,会让人很尴尬。 2、哪些东西可以成为硬通货? 食物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没有食物,人会陷入恐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看看各种团购群,几乎都是食物群。 牛奶、蔬菜、水果、面包、水产。这些都是必须的食品。甚至连中文不大好的洋人都想用高科技电子产品换鸡蛋。 最紧俏的硬通货,就是食物。那么,在诸多食物里,有哪些最坚挺?涨跌如何?有人做了行情统计,列表如下: 有个大润发店长在店铺打地铺睡了32天,得出很多一手资讯,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疫情封城年代人们最需要哪些物资。 按照大润发的统计,奶粉、尿不湿、水果之类都是需求量极大的必须品。有些物品虽然需求量很大,比如烟和酒,但是不属于必需品,大润发不会优先给他们配送。 数据线的重要性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在封城年代,一旦数据线坏了,行动电话无法充电,你就会变成与世隔绝的人。在我们小区团购群,我也搜寻一下,发现最紧俏的是二样东西:婴儿用的奶粉,老人用的降血压药。一搜奶粉,几十家都需要。搜寻“药”,也有很多老人需要。 3、以物换物的硬通货 如果我们只能大量囤积少数几种东西,然后用这些物品和邻居物物交换,选哪些最好? 首先,要选大家都需要的。面粉、大米、奶粉、面包、泡面、咖啡、土豆、青菜、白菜、洋葱、水果、食用油、盐、烟、酒、尿布、数据线、厕纸……这些都是刚需。 其次,要选不会变质的。如果你囤积大量上海青、香菜、豌豆苗,虽然大家都需要,但是它没法长期保存,过几天就坏了。所以它不适合当货币。但是奶粉、洗发露就不容易变质。如果你觉得小区里水果特别紧俏,我推荐一种最好的水果:红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可以室温下储存4到5个月,非常适合在家里大量囤积,作为物物交换社会的通用货币。 第三,要用容易分割和容易计量的。比如你囤积西瓜,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不好分割,切块不好保存,还得称重量,有些皮多,有些瓤多,定价复杂,远不如橙子和苹果方便。 第四,要用面额合适的。如果你有几瓶1982年的拉菲,1984年的茅台,香奈儿的包包,别人不容易拿出等值的东西跟你交换,还不如啤酒和二锅头方便。 泡面和火腿肠、罐头,都是很不错的硬通货。它们不容易变质,容易分割,每一块的分量精确一致,属于优质货币。鸡蛋其实也不错,按个计算,面额大小也合适。土豆就差一点,因为土豆大小不如鸡蛋均匀,烹饪比鸡蛋麻烦,疫情期间人们更需要高蛋白,鸡蛋牛奶都比土豆好。 在委内瑞拉,泡面曾经是物物交易时代最通用的货币。据说当年的委内瑞拉最通用的货币,主要是泡面、美元和乐高积木。据说乐高积木成为货币,是因为那些限量版的以后都不会再生产,由于版权限制,别人也不能仿造,所以乐高积木也具备了货币属性。 还有一种极好的优质货币,是压缩饼干。体积小,热值高,营养极其全面,尤其是13战灾应急压缩饼干,里面加了很多无机盐、微量元素、多元维生素,如果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能吃一种食物还可以确保不会营养不均衡,压缩饼干是首选。遗憾的是这东西日常囤积的人太少了,若不是遇到食物供应链危机,人类宁可吃挂面、面包,也不愿吃压缩饼干。但是在特殊年代,或者逃生旅途(比如乌克兰难民),真的没有比压缩饼干更方便的万能食品。 现在最缺的是物资(这个词,也是这几天刚流行的,上个月的上海人绝不会用“物资”来指代白菜青菜衞生纸)。成功人士的标志,就是把银行卡里的钱变成自己家里的物资。 抢物资很难,即便用筋膜枪帮忙也不容易抢到。但是资深程序员会给你讲解诀窍: 你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实际操作:只选一样可以当硬通货的物品,一次大量下单。只要抢到一样,就可以和小区里的邻居们物物交换,购买你所需要的各种其他物资。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乱世生存指南(9)遍地核污染的年代,怎样活下去(图) 2024/7/17 (12,560次)
乱世生存指南(8)疫情期间,居家常备药品有哪些?(图) 2024/7/16 (11,721次)
乱世生存指南(6)不来一次战争,有的人会忘了自己是最底层(图) 2024/7/13 (12,477次)
乱世生存指南(5)如何挑选合适的户外鞋(图) 2024/7/12 (12,750次)
乱世生存指南(4)随时记住逃生路,危险地方不要去(图) 2024/7/11 (13,366次)
乱世生存指南(4)战争时期家庭应急备货清单(图) 2024/6/11 (93,704次)
乱世生存指南(3)逃离战争的十大注意事项 2024/6/8 (87,876次)
乱世生存指南(2)如何应对城市突然断水?(图) 2024/6/6 (99,838次)
乱世生存指南(1)72小时紧急水资源净化与处理(图) 2024/6/2 (226,786次)
 
菲律宾版“狸猫换太子”,市长疑是中共间谍而本尊失踪;防范中共,
菲律宾版“狸猫换太子”,市长疑是中共间谍而本尊失踪;防范中共,
大陆失业者比比皆是  80后博主大街上痛哭!大学生争抢做环卫工人!
大陆失业者比比皆是 80后博主大街上痛哭!大学生争抢做环卫工人!
中共恐怖治国假话盛行,官员难善终;李克强猝死新解读,
中共恐怖治国假话盛行,官员难善终;李克强猝死新解读,
三峡大坝撑不住了 加大泄洪!重庆创纪录洪灾  淹水3米! |
三峡大坝撑不住了 加大泄洪!重庆创纪录洪灾 淹水3米! |
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为防动乱大学备受政治压力;港大管理学院院长亲揭
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为防动乱大学备受政治压力;港大管理学院院长亲揭
武汉无人驾驶抢饭碗!网约车司机遭遇空前危机!| #人民报
武汉无人驾驶抢饭碗!网约车司机遭遇空前危机!| #人民报
 
中共不解决混油 但撤换了新京报高层(图/视频) 2024/7/17 (154,178次)
河南人大逃难!河南水库泄洪 水淹南阳(视频) 2024/7/17 (31,362次)
宋祖英被抓狱中寻短见 传习对曾庆红哥俩出手了(图) 2024/7/17 (141,425次)
中国银行关闭潮 党越插手 风险越高 金融系统迅速崩溃中(视频) 2024/7/17 (30,528次)
菲律宾海军称中共航母能力落后 共军经验欠缺(图) 2024/7/17 (29,195次)
“萝卜快跑”暴露了中共的傻与坏(图) 2024/7/17 (35,293次)
这个国家走向深渊!百万司机陷失业焦虑(视频) 2024/7/16 (32,326次)
一颗子弹让川普和拜登弃敌对吁团结(图) 2024/7/16 (31,301次)
预言再次应验 川普获得法律胜利 机密文件案被驳回(图) 2024/7/16 (31,073次)

展现善意!美国民主党撤下攻击川普广告 换拜声浪趋于平静(图) 2024/7/16 (30,649次)
今生的残疾源自转生前发的愿?(图) 2024/7/16 (94,973次)
湖北河南多地下特大暴雨 丹江口泡在了“习巴克”咖啡里(图/视频) 2024/7/16 (145,425次)
三中全会乱象 习近平还没放大招就被放鸽子(图) 2024/7/15 (130,302次)
中朝淡化友好互助条约纪念日 中共敦促朝鲜召回劳工(图) 2024/7/15 (35,269次)
三峡撑不住 开九孔泄洪!湖北、四川洪灾 一片汪洋!(视频) 2024/7/15 (33,360次)
狸猫换太子!菲律宾市长是共谍?中共渗透不择手段(视频) 2024/7/15 (31,957次)
他数月前预言川普遇刺 并将赢得大选(图/视频) 2024/7/15 (49,187次)
川普“神之转头”躲过暗杀 枪手身分曝光(多图) 2024/7/15 (34,335次)
川普遇刺后 中共外交部为何透习一举动(图) 2024/7/15 (40,403次)
失业者比比皆是 大学生大街上痛哭!(视频) 2024/7/14 (31,669次)
中共还要为买这句话付多少钱?(图) 2024/7/14 (37,117次)
外商对华投资连跌13个月 专家:需进行政治改革(图) 2024/7/14 (154,319次)
第一声枪响击中川普右耳 川普没有被吓倒(图/视频) 2024/7/14 (32,758次)
中国人躲不开有毒生活 官媒插足替习打掩护?(多图/视频) 2024/7/13 (149,208次)
三中全会逆天保党 习近平敲向中共历史丧钟(图) 2024/7/13 (135,104次)
习为躲避疫苗战略拷问 让油罐车话题闷烧(多图/视频) 2024/7/13 (150,732次)
学校压力山大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中国籍学生学历造假!(视频) 2024/7/13 (32,098次)
洪水淹重庆 深处3米 三峡开四孔泄洪(视频) 2024/7/13 (32,032次)
“跑得快,好世界” 李嘉诚“深水炸弹”引发热议(多图) 2024/7/13 (143,592次)
中国银行惊现关闭潮 半年消失1573家(图) 2024/7/13 (39,286次)
无人驾驶抢饭碗!网约车司机绝望!(视频) 2024/7/12 (33,362次)
最新研究:感恩让年长者活得更久更健康(图) 2024/7/12 (102,765次)
中国经济内情 房地产三信号大不妙!金融业者日子难过了?(视频) 2024/7/11 (37,355次)
中国迎来降薪时代 网友:水抽干了还要船干啥(图/视频) 2024/7/11 (53,304次)
《人物》杂志刊“一个美国人在东北散步”被下架(图) 2024/7/11 (53,36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