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结婚羞耻症」 中国首季结婚人数再下滑
 
【人民报消息】中共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再次跌破200万对,比去年同期减少17.8万对。与此同时,关于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结婚羞耻症」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呢?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根据中共民政部6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的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96.9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7.8万对,降幅明显。 中国首季结婚数同比下降8.3% 专家预计年降10% 近年来,中国新出生率不断下滑,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也日趋严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告诉本台:「中国的结婚率从2013年以来就不断下降。去年,由于结束新冠疫情(措施),结婚数有所反弹,回升了12%左右。但是今年一季度又下降了8.3%,估计全年的结婚数应该会下降10%左右,甚至更多。」 官方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登记结婚人数曾达到1347万对,但2022年就跌到683.5万对,近乎腰斩;2023年略有反弹,为768万对。易富贤估计,今年中国的结婚人数总量大致会与2022年相当。 年轻人口数量下降 结婚年龄推迟 目前,中国人口持续负增长,老龄化与少子化都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分析中国结婚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易富贤认为,首先是中国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年轻人口数量下降,而且「比官方公布的数量还要低」,因此结婚人数也相应减少。 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适婚人口的结婚年龄不断推迟。易富贤说:「2010年,妇女初婚年龄还是24岁,2020年已经28岁,现在可能应该在30岁左右。像上海,已经超过31岁了。」 易富贤指出,妇女的生育能力在30岁后会大幅下降,而中国20-29岁人口的结婚人数正在急剧下滑,从2013年的1851万人,降至2022年只有717万人。育龄人口持续减少和婚姻年龄的不断推迟,导致了中国的结婚人数和出生人口数量都在不断萎缩。 除此之外,易富贤表示,中国民众的家庭观念也比以前更加淡化,「不婚率」很高,甚至很多年轻人已经「放弃」婚姻:「一般25-29岁的不婚率与生育值线负相关,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不婚率上升)。但中国的比例提高得非常快,这也是中国近几年生育下降的重要原因。」 男女比例失调与青年失业率高企 中国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严重,影响结婚率。长期追踪结婚登记数据的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向中国「界面新闻」表示,中国适婚人口的性别比失衡,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1752万人。 易富贤告诉本台:「男女比例失调会导致婚育的成本提高,比如彩礼,要买房等,就导致结婚的门槛提高了。」他还说,中国此前的独生子女政策,也导致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过高,乡村女性更多希望嫁入城市生活:「现在,城市出现大量的『剩女』,农村又是大量的『光棍』,这种城乡差别也很大。」 在结婚成本提高的同时,中国的青年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中共国家统计局去年6月份发布的信息显示,「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高达21.3%,创下历史记录。而专家估算,中国真实的青年失业数据可能更高。 「他连自己都养不了,更没有养家的能力,也没有结婚的能力和意愿。」易富贤说。 如何改善中国的低婚育率状况,易富贤认为,政府能够做的非常有限。他以买房为例指出,美国的房价与收入比约为4.5倍,日本是10.3倍,韩国是26倍,中国则高达35倍。但在房价问题上,中共政府却面临两难境地:「如果你不降房价的话,年轻人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如果你降房价的话,会导致金融危机,那老百姓的失业率提高了,他更找不到工作,也不能结婚,也不能生孩子。」 「结婚羞耻症」?网友:没钱才叫「羞耻」 就在中国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引发关注的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结婚羞耻症」的话题近日也登上微博热搜。 一篇来自新浪财经的文章中说,当代年轻人举办婚礼的平均意愿值仅4.81分,很多人开始「隐婚」。相比于父母那代,这一届年轻人只愿将婚讯告诉最亲近的朋友,排斥大操大办,并倾向于「三无」、乃至「N无」婚礼,哪怕一定要办酒席,也尽量不超过10桌。 文章通过了解发现,年轻人并不是反感婚姻,而是反感「结婚」本身。有的不敢公开婚讯,怕被「群嘲」;有的觉得婚礼费用太高,很没必要;有的则认为,避免张扬是一种自我保护。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也导致中国的婚庆市场遭遇滑铁卢。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结婚有啥羞耻的,没钱结婚才叫羞耻」;也有网友表示:「结婚国家给五十万补贴的话,我肯定街头巷尾敲大锣放炮仗通知大家。」 广东都市青年:高昂的费用与婚姻落差 对于选择晚婚或不婚的问题,来自广东某城市的青年金融业者、因安全原因采用化名的V先生告诉本台:「身边那些同事,真的挺多超过30岁都还没有结婚的。其实,这个放在十年、八年前,我相信是比较难以想像的。」 他说,不结婚的女性,其想法通常是「我自己能挣到钱,我为什么要结婚,要受气、做家庭主妇」,而男性则更多是因高昂的结婚费用而止步:「一个礼金几十万是很正常的。在广州,我的同学结婚,礼金一般都要二、三十万(元),少的也要¥99,999;然后还要车、房。广州的房价就不用说了,真的是非常高的。」V先生说,这种压力之下,除非家里能够提供很大支持,或者通过结婚能对事业有大的帮助,否则男青年也是不愿结婚的。 疫情三年的严厉封控政策,对于中国社会与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年轻人的婚姻观也产生很大变化。V先生的看法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疫情下来,很多人都挣不到钱。你觉得结婚的那些人,他能幸福到哪里?」 V先生说,他所在的金融圈,由于平时看到、听到的负面信息很多,让这些年轻人对于婚姻有了很大的落差感。同时,中国的经济下行,哪怕中产阶层也是捂紧了荷包,更不愿为感情多做投资。 河南小城女教师:结婚、养孩子成本太高 来自河南某小城市教师、去年「润」美的Lucy同样抱怨,在中国,结婚的成本实在太高了:「现在,在中国结一个婚,房、车是标配,还有就是彩礼。就按一般的、不说一线城市,一套房、一辆车要两百万。中国就业环境这么差,他往哪里去挣这个两百万?一般来说,结一次婚要掏空家里三代人的口袋。」 除了结婚费用高,养不起孩子也是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Lucy说:「你普通的生一个孩子也是上万起步,加上产检,就是几万块钱。而养一个孩子,第一要占用一个劳动力,然后奶粉、尿不湿、各种早教班、甚至幼儿园都非常贵,所以养一个孩子成本太高了。」 Lucy认为,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原因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宁愿单身或躺平也不愿结婚,而结了婚的人也感到后悔,甚至会奉劝其他人不要进入婚姻「围城」。她告诉本台:「中国未来老龄化一定会越来越严重,结婚率会越来越低,这是个必然的趋势。」因安全原因,Lucy采用化名受访。 女权主义觉醒:向往婚姻关系更平等,更公正 来自中国某大城市的90后女青年Daisy,目前是美国南加州社会群体「同议」的成员。对于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不婚,她认为,这一方面是经济环境恶化,很多人可能因此延迟或者搁置自己的婚育计划;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女权主义正在觉醒。 「我觉得这个是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既是政治化,也是社会化的。」因安全原因,采用化名受访的Daisy告诉本台,「政治化上来讲,大家其实看到极权下的婚姻关系作为一个法律社会结构,包含很多伤害性的内容,比如说离婚冷静期,对于家暴的执法,等等。我身边的朋友们也经历过相关事情,在陪她们经历这些之前,我真的不知道离婚竟然这么麻烦。」 Daisy还说,从社会化上来讲,中国父权社会和性别歧视的恶果也在影响著年轻人,比如性别比例失衡和重男轻女就有很大关系。在极权政治结构的大前提下,虽然有很多人努力争取性别平等,但是女权主义要去改变固有的一些问题仍然非常艰难。 至于青年人相比老一辈婚恋观的差异,Daisy觉得人类对于陪伴、组建家庭这些需求具有相似的共性,但青年人希望去想像,即不需要选择当下社会中的婚姻关系也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或者说是想像一种不同的法律社会结构,可以去把婚姻关系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公正,促使婚姻关系成为一个更多人值得向往的体验。△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6/19/8347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养牛人亏惨了 大陆牛肉价格大跳水!中国多地农产品价格跳水 西瓜崩盘
养牛人亏惨了 大陆牛肉价格大跳水!中国多地农产品价格跳水 西瓜崩盘
彭丽媛老乡张建春被查,中共宣传部刮审查风暴,军头罕见赴延安祭旗,
彭丽媛老乡张建春被查,中共宣传部刮审查风暴,军头罕见赴延安祭旗,
中国经济萧条到处可见 商场门庭冷落!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人都去哪了?
中国经济萧条到处可见 商场门庭冷落!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人都去哪了?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灾后一片狼藉 灾民全靠自救怨声载道!安徽3天2次泄洪 灾民瑟瑟发抖!
灾后一片狼藉 灾民全靠自救怨声载道!安徽3天2次泄洪 灾民瑟瑟发抖!
 
更多文章导读
 
 
 
 
 

惨况震惊全世界 李克强背叛初衷(图)
1. 惨况震惊全世界 李克强背叛初衷(图) (60,985次)

习近平纵有三头六臂也解不开这个死局(图)
2. 习近平纵有三头六臂也解不开这个死局(图) (51,169次)

刀把子救经济 三中全会走进历史垃圾时刻(图)
3. 刀把子救经济 三中全会走进历史垃圾时刻(图) (45,948次)

三中全会前乱象频 习近平「夫妻店」兆凶 (图)
4. 三中全会前乱象频 习近平「夫妻店」兆凶 (图) (44,949次)

中共昏招发作 三征兆曝金融风暴在路上(图)
5. 中共昏招发作 三征兆曝金融风暴在路上(图) (44,171次)

习近平施一石二鸟 普京心愿落空受打击(图)
6. 习近平施一石二鸟 普京心愿落空受打击(图) (44,156次)

习提拔董军四大臭点 董军三中全会前踩坑(图)
7. 习提拔董军四大臭点 董军三中全会前踩坑(图) (41,252次)

「六四」最小遇难者吕鹏只有九岁  身中九弹(图)
8. 「六四」最小遇难者吕鹏只有九岁  身中九弹(图) (39,778次)

「铁公鸡食堂」隐藏了多少秘密?(图/视频)
9. 「铁公鸡食堂」隐藏了多少秘密?(图/视频) (37,185次)

曾遭中共打压 台湾之光高曼容世界选美夺冠(多图)
10. 曾遭中共打压 台湾之光高曼容世界选美夺冠(多图) (36,921次)

64前天安门突发意外 网友:让中共先死(图/视频)
11. 64前天安门突发意外 网友:让中共先死(图/视频) (35,546次)

不忍了!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图)
12. 不忍了!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图) (35,360次)

中国食品价格腰斩,到底发生了什么?(图)
13. 中国食品价格腰斩,到底发生了什么?(图) (33,443次)

赵乐际有特殊本事也挡不住下属成串被抓(多图)
14. 赵乐际有特殊本事也挡不住下属成串被抓(多图) (33,355次)

「六四」期间中共政治局常委拟向瑞士转移财产与逃亡(图)
15. 「六四」期间中共政治局常委拟向瑞士转移财产与逃亡(图) (32,629次)

16. 今年都哭了,广东正经受痛苦煎熬!(视频) (32,241次)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共态度大转向?(多图)
17.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共态度大转向?(多图) (32,228次)

骇客入侵中共资料库 意外揭露绝密死亡人数(图)
18. 骇客入侵中共资料库 意外揭露绝密死亡人数(图) (31,130次)

19. 中共吓懵了!川普爆炸性发言:中共侵台,我将炸北京 (30,789次)

这地图令习气炸  战狼防长令A股变癌股(图)
20. 这地图令习气炸 战狼防长令A股变癌股(图) (30,310次)

21. 拜登再次表示没人愿意与习换位 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29,371次)

这些企业主搬钱到中国 却被中共捅刀子(多图)
22. 这些企业主搬钱到中国 却被中共捅刀子(多图) (28,987次)

563个肝脏来源不明 有大官14年换5心2肾(多图)
23. 563个肝脏来源不明 有大官14年换5心2肾(多图) (28,697次)

红二代给习设陷阱目的为夺权(多图)
24. 红二代给习设陷阱目的为夺权(多图) (28,383次)

房地产内伤深重 李强讲话憋狠招?(图)
25. 房地产内伤深重 李强讲话憋狠招?(图) (27,934次)

三考生一纸诉状后 北京高考单独出卷 (图)
26. 三考生一纸诉状后 北京高考单独出卷 (图) (27,772次)

竟敢污蔑拜登?美国立刻丢出一颗小炸弹(多图)
27. 竟敢污蔑拜登?美国立刻丢出一颗小炸弹(多图) (27,383次)

中共原住建部部长陈政高骤死有蹊跷(图)
28. 中共原住建部部长陈政高骤死有蹊跷(图) (27,283次)

临近六四中共动作频繁末日心态暴露无遗(多图)
29. 临近六四中共动作频繁末日心态暴露无遗(多图) (27,046次)

30. 广西遭特大洪水!全城淹没,水深超2米!(视频) (27,024次)

中共操纵台湾乱象 习欲要武力犯台(图)
31. 中共操纵台湾乱象 习欲要武力犯台(图) (26,991次)

中共军中内斗激烈 何衞东围台军演四大丑闻(图)
32. 中共军中内斗激烈 何衞东围台军演四大丑闻(图) (26,752次)

33. 「拿下习近平」! 三中前中国出现不寻常氛围 (25,838次)

中共驻美总领馆蹊跷发文颇为诡异(图)
34. 中共驻美总领馆蹊跷发文颇为诡异(图) (25,511次)

法轮功创始人发表《惊醒》
35. 法轮功创始人发表《惊醒》 (25,386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