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金融财政持续恶化 满眼都是负增长(图)
 
高飞
 
11月15日: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北京,高峰时段,人们在建筑工地旁的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图片: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2024年4月中旬,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的GDP为5.3%,尽管宏观经济数据和民间微观直观差距超巨大,但中共仍旧鼓噪国民经济一季度实现开局良好,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伴随著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舆论造势,饱受外界诟病、迟迟难产的三中全会,也得到了中共官宣,声称将于7月举行。 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狂欢持续到一个月,中共金融、财政、房产等经济恶化的数据就迎头击来,让本就姗姗迟来的三中全会更显难堪与尴尬。 社融数据近20年来罕见负增长 中共央行在5月11日公布了多项让市场堪忧的崩盘数据,4月份,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新增居民贷款均为「负增长」,其中,社融数据1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央行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糢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同比减少3.04万亿元,4月单月新增社融为-1987亿元,是2005年以来首次转负,同比则下降了1.42万亿元。 数据显示,4月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以及股票市场的融资合计下降达到0.88万亿元,占社融降幅比重达到61%。社融数据中还有一项表外融资项目中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它主要反映的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意愿,4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4486亿元,环比3月份的3352亿元降幅近八千亿元。 4月居民贷款减少5166亿元,同比多减2755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3518亿元、1666亿元。居民短期贷款指的是消费贷和个体经营贷,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百姓不仅是不买房了,东西都不买了,也不下馆子了,一季度餐饮业46万家饭店倒闭,宜家穷鬼套餐反倒兴盛了。 社会融资反映的是居民、企业、政府等部门的融资力度和速度,这三块都不行了,说明整个社会的金融血液也凝固了打结了,流动不了了,造成血脉不通的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愿意扩张了,都喜欢躺平趴窝了,因为扩张没用啊,产能过剩卖不出去不就亏死了吗。4月16日,素有上海精品超市样板的上海城市超市宣布闭店。据红餐网去年12月数据,全国农家乐近年倒闭8万多家,去年11个月就倒掉7000家。去年,深圳服装行业、电玩厂倒闭潮不断涌现。2023年,全国芯片行业倒闭达1.09万家,高科技也玩不转了。 百姓也不得不学聪明了,不消费,不加杠杆了,举债还不了就是等著跳楼,企业躺平、百姓摆烂,中共政府的智商余额就大显不足了,政府债券也发不动了。社融数据反应的是整个社会没钱了没信心了,这下,中共真的心慌了。 中共向来数据造假的专家,经过美颜后的数值都如此糟糕,实际数据可能比著还要坏,整个二季度,恐怕货币增量都有放缓的趋势,社融曲线一直这样栽下去,「献礼」三中全会恐怕正当其时。 财政收入下跌,贪官成开源宝藏 根据中共财政部5月20号公布的数据,中国财政收入一季度同比下跌2.3%,2024年头四个月同比下跌了2.7%,经济复苏显然乏力。单看4月份,财政收入下跌3.7%,而3月份只下跌2.4%。同时,4月份的财政支出上升6.1%,而3月份的支出则是下降2.9%。俨然入不敷出的矛盾越拉越突出。 中共个地方政府为了搂钱,剑走偏锋,不惜动用公权力,搞所谓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飞税收收入。今年前4个月,非税收收入13988亿元,同比增长9.4%,江苏、浙江、四川、湖南、吉林、甘肃等地非税收入增长狂飙突进。比如,吉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罚没收入22.9亿元,增长60.2%,主要是公安大案要案、纪检监察等罚没收入所做的贡献。 据大纪元报道,5月22日,旅居欧洲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律顾问室前执行主任杜文揭秘,中共当局给各省份下达收缴赃款的「任务」。一位内蒙纪委系统的旧同事去年告诉他,内蒙古去年全年的收缴任务是100个亿,内蒙三个月就完成了全年任务,到9月份就已经完成了300亿。 按照这个比例大致推测,内蒙全年收缴赃款达400亿。2023年,内蒙GDP总量排名全国各省第21位,简单计算一下,就以内蒙古2023年全年收缴赃款达400亿为全国省份平均数,全国31个省份一年收缴赃款就达1.24万亿元,占去年全国财政收入的6%左右,看来还是中共贪官对财政收入贡献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2158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同比下降10.4%,也就是说,房地产持续低迷,政府卖地收入持续探底,各地政府也无计可施,江西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30%。 房市放大招,不是为了救你而是救银行 上文说到的2024年1月—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同比下降10.4%,这与2021年同期收入21383亿元相比下降超过1万亿元。也就说前4个月的卖地收入比4年前下降了超万亿元。 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房地产,中共央行5月17日放出大招,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首套二套贷款利率的下限也被取消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由原来的30%降至15%,除了这些史无前例的辣招之外,中共还允许国家队下场购买存量空置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已经准备了3000亿元再贷款资金用于各地国家队购房。 看上去,中国政府诚意满满,要刺激房市。可是中共这些招都是在为谁解套呢?为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吗?为被房贷套牢的韭菜们么?恰恰相反,它事实上是担心套不著韭菜才不断变化花招的。因为降首付不是降杠杆,而是在加杠杆,这是一个美丽的共产大坑。 假如你打算入手一套100万的房,首付30%为30万,贷款70万,贷款利率为3.10%,按30年还款计算,每月还款金额为3046元,首付加本息总额,即购房总成本为137.61万元。现在首付15%,贷款利率为2.85%,100万的房产,首付降为15万,贷款增至85万,首付加贷款本息总计,整体购房成本升至141.55万元,比先前反而多了近4万元。 中共降首付降利率是为了让你产生下场购房冲动,套牢你,把你当房奴来救银行,银行不良贷款因房市的萎靡越拉频临系统性风险。 地方国资购房也是一样的道理,站著撒谎你识破了,就换个姿势,坐著跟你撒谎。地方国资委用央行印钞机印出的钱来收购烂尾房,引发的通胀需要韭菜们共享,之后的保障房不会免费送给你也不会免费供你住,指不定还会造成房价短期波动上扬,引诱你上钩后,房价又跌下来了。 资金空转央行下场,外逃资金领跑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一种经济不景气糢式,指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起到经济的刺激作用,市场对利率水平降低的刺激已经有了免疫功能,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证明货币政策已经失效了。 中国目前货币超发总量已突破300万亿,但CPI指数偏低,消费需求端疲弱,资金在金融部门空转,进入不了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处于通缩风口。为了纾困,4月23日,中共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实质上,央行购买国债,目的就是向通过直接印钱给财政部,促使资金向实体流动,从而走出流动性陷阱。但是,中共总是过于高估自己,央行印钱会引发通胀,这是其一,其二,财政部拿特别国债列支所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走的还是投资扩张的路,在内需疲弱,出口下滑的市场不景气情境下,进一步的扩张产能,这不是在制造堵点吗? 据陆媒第一财经报道,5月17日和24日,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分别首发,首批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糢为400亿元,债券期限为30年,票面利率为2.57%,二批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量为400亿元,票面利率为2.49%,发行价格为100元。两只特别国债都在上市首日非理性上涨25%-30%,之后大幅回调。 两只特别国债都是机构认购,基本就是金融机构认购,非理性上涨,背后可能还是国资在炒作,目的套牢个体投资者,如果特别国债在二级市场套住韭菜后,央行很可能就不用下场了,如果韭菜保持警惕,不上当,之后央行会在某个时机下场替认购机构解套。 另外,造成中共金融流动性陷进的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外逃资金,据大陆经济学者卢麒元称,中共每年的贪官和富豪外逃资金达21万元人民币。这相当于整年的财政收入。2023末较2022年末,中国M2总量净增25.84万亿元,如果卢麒元揭秘的是真的话,这个流动性枯竭的病根是中共的极权专制的政治压迫造成的。但不管怎样,苦果都是中共自己酿成的,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能够救得了中共经济吗,外界一点都不看好。 (人民报首发)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5/8300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北京瞬间天黑  狂风暴雨 大树连根拔起!整个北京城大风呼啸
北京瞬间天黑 狂风暴雨 大树连根拔起!整个北京城大风呼啸
中国房东「一铺养三代」美梦破碎  !100万抢到的商舖
中国房东「一铺养三代」美梦破碎 !100万抢到的商舖
博士硕士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职场就业率1:10万?
博士硕士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职场就业率1:10万?
车主:「谁买谁后悔」!  比亚迪失控 刹车失灵 !
车主:「谁买谁后悔」! 比亚迪失控 刹车失灵 !
理想新车碰小石头 直接断轴「崴脚」!蔚来电动车油门和刹车失灵
理想新车碰小石头 直接断轴「崴脚」!蔚来电动车油门和刹车失灵
年轻人绝望 「躺平」「摆烂」成常态! 五月诡异 各行各业断崖式下跌!
年轻人绝望 「躺平」「摆烂」成常态! 五月诡异 各行各业断崖式下跌!
 
更多文章导读
 
 
 
 
 

彭丽媛在中央军委的新职务曝光(图)
1. 彭丽媛在中央军委的新职务曝光(图) (94,126次)

大事要发生!北京等地怪异频传(视频)
2. 大事要发生!北京等地怪异频传(视频) (79,575次)

脑部有病或受损?习近平访法期间步履艰难(图/视频)
3. 脑部有病或受损?习近平访法期间步履艰难(图/视频) (77,638次)

神奇的「预言」与「俄乌」战争
4. 神奇的「预言」与「俄乌」战争 (75,730次)

同赖清德政治对决 习近平只有死路一条(图/视频)
5. 同赖清德政治对决 习近平只有死路一条(图/视频) (69,067次)

几张照片 现习近平访法时尴尬(多图)
6. 几张照片 现习近平访法时尴尬(多图) (67,015次)

7. 他把胡锦涛架出会场!如今身居高位 与王毅并排站 (63,850次)

习近平「一统江山」老军头七月上演逼宫大戏?
8. 习近平「一统江山」老军头七月上演逼宫大戏? (60,429次)

9. 逮捕王沪宁? 习近平已开始动手 (60,126次)

中国百姓活不下去!跳河自杀一月900人(多图)
10. 中国百姓活不下去!跳河自杀一月900人(多图) (58,413次)

三张照片 爆普京访华「成果」及与习真实关系(多图)
11. 三张照片 爆普京访华「成果」及与习真实关系(多图) (52,850次)

中南海段子:夫人彭求抱未遂 核心习纵论天下
12. 中南海段子:夫人彭求抱未遂 核心习纵论天下 (52,281次)

13. 中共军委内部分裂 习近平搞不定了? (52,246次)

患重病还是怕暗杀?习进爱丽舍宫自带杯子引猜测(多图)
14. 患重病还是怕暗杀?习进爱丽舍宫自带杯子引猜测(多图) (51,270次)

汶川唐山大地震皆出现「阴兵借道」
15. 汶川唐山大地震皆出现「阴兵借道」 (50,053次)

重磅!!江泽民儿孙被习抓捕?(视频)
16. 重磅!!江泽民儿孙被习抓捕?(视频) (49,238次)

17. 官场流传的故事:令计划送礼行贿获婚房 (47,646次)

18. 普京向哈尔滨人道歉让习很尴尬 (46,641次)

令习近平难以撼动的红二代不止一位(图)
19. 令习近平难以撼动的红二代不止一位(图) (46,545次)

中共又有好朋友「走入火葬场」 民众开心放烟花(多图/视频)
20. 中共又有好朋友「走入火葬场」 民众开心放烟花(多图/视频) (46,054次)

中共党魁访欧讨饭 先遇一长串下马威
21. 中共党魁访欧讨饭 先遇一长串下马威 (45,628次)

22. 援俄大战乌美欧,习撇得一干二净,并倒打一耙 (45,534次)

巴黎欢迎习近平场面不如前 欧洲气氛大改变(多图)
23. 巴黎欢迎习近平场面不如前 欧洲气氛大改变(多图) (45,009次)

美国“生物圈二号”的惨败告诉了我们什么?(多图)
24. 美国“生物圈二号”的惨败告诉了我们什么?(多图) (44,878次)

近百名中国人留学朝鲜会学到什么(图)
25. 近百名中国人留学朝鲜会学到什么(图) (44,848次)

为何党魁访法期间一直笑不拢嘴(图)
26. 为何党魁访法期间一直笑不拢嘴(图) (43,984次)

杭州取消购房限制 网民热议:与百姓无关(图)
27. 杭州取消购房限制 网民热议:与百姓无关(图) (43,447次)

党魁匈牙利大撒币 国内韭菜领不到工资在硬扛(多图)
28. 党魁匈牙利大撒币 国内韭菜领不到工资在硬扛(多图) (43,306次)

网红「凤姐」反呛偷拍者:有种再发啊!(图/视频)
29. 网红「凤姐」反呛偷拍者:有种再发啊!(图/视频) (41,623次)

30. 中共打台湾要动用生化武器?细思极恐 (39,969次)

中共为甚么要执意大力支持俄罗斯?(图)
31. 中共为甚么要执意大力支持俄罗斯?(图) (39,865次)

拜登质问令习哑口无言 美国强硬抗共成趋势(图)
32. 拜登质问令习哑口无言 美国强硬抗共成趋势(图) (39,089次)

中南海段子:王外长让习核心「入坑」(图)
33. 中南海段子:王外长让习核心「入坑」(图) (38,036次)

近期大批共军将领病亡 武警中将副司令死因引热议(图)
34. 近期大批共军将领病亡 武警中将副司令死因引热议(图) (36,330次)

中共阴谋被曝光 台湾人惊觉:这就是战争!(多图/视频)
35. 中共阴谋被曝光 台湾人惊觉:这就是战争!(多图/视频) (36,168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