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16日发表
人气:12,894 分享:
|
|
中共力推「以旧换新」钱从哪里来? |
|
 资料图:2010 年 6 月 25 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 2010 年北京夏季房地产交易会期间,销售人员闲置。(Photo by Feng Li/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警告说,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威胁。中国多地政府此前曾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计划,但目前「以旧换新」的政策又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呢?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今年二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要求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今年三月,中共国务院也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12日,国务院发改委再次以记者会方式向公众介绍相关内容。据中共官方部门初步估算,此举「将形成一个年规模超过五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共政府在2009年和2010年推出过一次类似的以旧换新计划,以刺激国内消费。上周四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则下降2.8%,连续18个月下跌。上述统计凸显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振和消费支出受到抑制之际,人们对经济疲软的担忧正不断加剧。
改革开放比更新设备更重要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学者李先生就此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美中间因为晶元采购和对台军售等问题相互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显示两国围绕类似敏感问题的报复仍将继续,并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公司。双方的技术壁垒将越来越高,这对各方企业的贸易和投资都将产生影响。他认为,尤其对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和投资的企业来说,风险每时每刻都在上升。而对于例如经营湾流飞机的通用动力,这种影响还具有扩散效应,影响国际企业对中国已经恶化的投资环境的信心,担心自己随时成为美中关系的牺牲品和筹码。
「对中国的经济问题来说,更新设备和汽车等并不重要,更新法律和观念,也就是采取真正的改革开放,给予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选择自由,让他们决定家庭、企业和国家事务才是最重要的,也才可能产生更理性的扩大投资,」他说。
 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近年大举进入欧盟市场。( 比亚迪X帐号图片) |
「以旧换新」缺乏诱因
财经博主「热点我见」提出,在中国当下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房贷压力大,低婚率、低生育率的情况下,仅依靠以旧换新这一项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多渠道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
「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企业走向都是国有化。连民营企业都想卖掉,怎么可能更新设备?」中国独立金融学者贺江兵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至于消费端,跟房地产行业相关,只有买了新房子才会买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耐用品,平常不可能随意去更新,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诱因。」
当局力推「旧换新」钱从哪里来?
据官方媒体央视报导,中共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还提出要推动汽车换「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但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文件出来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财政支出。国家和地方能够拿出的资金额度是没有明确的,特别是中央财政能拿出多少钱来。」在国新办的记者会中,对于各界最关心的「资金问题」,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仅表示:「中央投资、中央财政资金等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肯定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且支持会是有力度的。同时,当前各地政府也都在认真研究,会结合各自财力的实际情况,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
台湾的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表示,中共如果以公权力方式介入经济政策,例如修改使用年限等规定,强制要求机械设备折旧,企业就算现况不佳,碍于法规被迫更新设备。所以,相关政策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有限:「看起来是带动了去库存,解决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无法真的吸收。因为经济下行还强迫更新设备,有些民间的中小企业干脆直接关门。中共迷信由党支配,不尊重市场供需关系,过去家电下乡也是这样的思考。」
大规模的更新,少不了补贴。陈松兴指出,2023年,中国债务(包括家庭、企业与政府)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攀升至287.8%,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如今,中共希望克制债务增长,如果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换,钱要从谁的口袋掏出?
陈松兴说:「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钱,很多地方政府恐怕接近破产。要地方政府出钱,他们肯定不干,必须中央补贴地方。中共中央与地方政府要为财政分配问题,迟早要好好的面对。」
「旧换新」是口号?
这不是中共政府第一次推出「旧换新」政策。去年七月,中共国家发改委也曾出台促进汽车消费十条以及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十二条措施。此外,当局者今年四月还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中共多家媒体宣传,已有超过三十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市场的「以旧换新」。
据网民不完全统计,过去180多天,中共出台了190多个刺激消费的文件。其中有的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自由贸易区扩张、私营企业支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绿色环保税制改革等。△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6/82149.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4/16) |
-
习近平点名抓捕姚明等 体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图) (230,070次) 2024/4/5
-
习近平二个计划受挫 三中全会搁浅(图) (222,442次) 2024/4/7
-
蔡奇以中央办公厅名义发《通知》 习近平大怒? (196,350次) 2024/4/13
-
涉活摘器官 贵州三所医院院长书记落马(图) (182,950次) 2024/3/31
-
中共内部消息:习近平欲在三中全会上追责江泽民 (179,658次) 2024/4/11
-
新冠病毒没离开中国 绝大多数死人与「党」沾边(多图) (178,211次) 2024/4/8
-
大开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时鲜少爆光之内幕(图) (177,694次) 2024/3/28
-
中共偷鸡摸狗遭围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42次) 2024/3/26
-
习挖空心思说好话 美商酒足饭饱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5次) 2024/3/30
-
习近平大战国务院 李强被迫写检讨 (163,592次) 2024/4/8
-
余茂春:习近平招拢的很多都是拍马屁的人 (161,578次) 2024/3/29
-
中共倾销战遭各国反击 耶伦打头阵 拜登五军压境 (160,611次) 2024/4/9
-
重庆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遭报猝死 (159,286次) 2024/4/6
-
千古第一贪是他!一代权臣和坤逊色多了(多图) (158,385次) 2024/4/11
-
消息:李强失宠写检讨 祸起清除李克强影响不力 (158,082次) 2024/4/4
-
中南海权斗不止 传蔡奇再添新职(图) (157,868次) 2024/3/29
-
李克强阴魂不散 习大怒退场 李强还在检讨 (156,712次) 2024/4/4
-
唐一军被抓详情曝光 「无所作为」是为了掩盖一真相(图) (155,949次) 2024/4/5
-
数据说话!“美国衰退”的惊人真相 (154,211次) 2024/4/10
-
中南海权力再分配传闻四起 习对李强又爱又疑 (153,784次) 2024/4/3
-
李强再遇尴尬 耶伦访华会晤清单现异常 (151,480次) 2024/4/7
-
中国金融界大降薪?专家:房地产业毁灭前兆(图) (148,940次) 2024/4/16
-
中共司法部先后有过五个"污点部长" (147,345次) 2024/4/6
-
中南海内斗激烈 网传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事 (146,020次) 2024/4/2
-
耶伦访华:试图遏制一场经济战争 (145,396次) 2024/4/8
-
对付李尚福 习近平采用了新战略 (144,853次) 2024/3/30
-
习近平决裂「太子党」 (143,066次) 2024/4/8
-
刘亚洲案被连续上报 习怒批「给脸不要脸」 (143,012次) 2024/3/27
-
毛泽东为什么打倒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图) (142,240次) 2024/3/28
-
李强与内阁关系现异常 中共极权内部混乱已开始 (141,950次) 2024/4/10
-
习最新动作:蔡奇掌控党建 霍小光飞升新华社高层 (138,421次) 2024/4/5
-
恒大案延烧中共高层 财新网爆前司法部长涉案 (137,721次) 2024/4/12
-
外商写密函给胡春华 疑意外触碰中共内斗 (137,404次) 2024/4/11
-
北京封杀「香港玩完」论 中共「老朋友」成反共名人 (137,005次) 2024/4/8
-
中共第一个世界冠军为什么自杀?(图) (136,706次) 2024/4/1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