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最新報告:台灣選民擔憂被中國「強迫」統一(圖)
 
2024年1月4日發表
 
台灣將在1月13日舉行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三位參選人分別是:柯文哲(右)、賴清德(中)、侯友宜(左)。(新唐人製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台灣的總統大選受到全球關注。而台灣選民最關注的依舊是兩岸關係的議題。 台灣: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進行對話 據台灣媒體報導,有關兩岸議題,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1日發表新年談話指出,面對兩岸關係,台灣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台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她強調,處理兩岸事務,她的一貫原則,就是共同討論、找出方法、務實解決問題。並且,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 台灣副總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1月1日透過臉書發文指出,未來,如果有機會接棒帶領國家向前走,他將在延續蔡英文總統的「四個堅持」基礎上,推行和平四大支柱,強化國防以確保嚇阻、多元經貿以確保安全。同時,也要在維持尊嚴、對等的前提下,持續與中國深化交流。 對此,中共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透過1月2日的《兩岸關係》雜誌(2024年第一期)發表了對台灣人民的《新年寄語》,文中老調重彈,不斷重複「統一」,強調中共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統一」這個詞竟然出現了14次。 面對台灣人不願被統一的共識,中共這篇自說自話的所謂《新年寄語》,會對台灣選民產生什麼影響? 最新報告:台灣人最怕被「強迫」統一 根據一個德國智庫新發布的報告說,台灣與中國的問題不在統一,而是「強迫」統一。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兩星期時,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for Freedom)針對台灣2024年選舉意義發布題為《問題不在統一,而是強迫統一》(The Issue is Not Unification, but Forced Unification)的報告說,如果認為台灣選民票投國民黨就代表支持統一,票投民進黨就是支持支持獨立,那是對這次選舉最大的誤解。 統獨議題的複雜性 「對於台灣的政黨,最大的誤解之一就是認為由於國民黨親中,因此它也支持統一;民進黨反中,所以它也支持獨立。這種看法從好的一面說是一種過度簡化,從壞的一面來說,它是一種完全的曲解。」由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謝達文與德國諾曼基金會全球創新中心數位轉型專案專員賴鬱棻共同撰寫的報告說。 總部在柏林的弗里德里希諾曼基金會今年3月在德國教育部長貝蒂娜·斯塔克·瓦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訪台時宣佈在台北開設「全球創新中心」(Global Innovation Hub)。 這個旨在推廣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智庫2020年為避免工作人員遭到香港國安法威脅而關閉了香港辦事處。 投國民黨非支持統一,投民進黨非支持獨立 該基金會在新發布的報告中,試圖向國際觀察家解釋台灣選民在此次選舉中所做的選擇背後所代表的含義:「票投國民黨並非支持統一;票投民進黨也並非支持獨立」。 報告說,從台灣民主化開始台灣人民就一直沒有人支持「併吞」(annexation)——或是北京所稱的「統一」(re-unification),即便是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當時台灣人支持與中國「立即統一」的也只有不到3%,而這個數字在最新的調查中只剩下1.6%。 「這解釋了為何馬英九——毫無疑問可說是歷來最親中的總統——也必須在任內重申他反對統一的立場,『不統、不獨、不武』是他的政治口號。」報告說。 沒有支持統一的社群 報告作者之一謝達文在接受美國之音(VOA)採訪時說,這次總統大選中關於中國議題的討論並非統一或獨立的問題,而是如何避免被中國併吞或強迫統一的問題,這就是這份報告的重點,因為台灣「並沒有一個支持統一的社群,這個社區是不存在的。」 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4年開始追蹤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趨勢,根據今年6月的調查,支持台海兩岸「永久維持現狀」的有32.1%,「維持現狀再決定」的有28.6%,「維持現狀再獨立」的有21.4%,三者加起來佔全部比例的82.1%;其餘支持「盡快統一」的有1.6%,支持「盡快獨立」的有4.5%;沒有反應的是5.8%。 謝達文說,統一與獨立早已不是台灣選舉中造成選民分歧的議題,因為民調顯示支持統一的人數一直都在一成以下,因此在關於中國議題或是兩岸關係的討論中,選民在想的並不是「要不要統一」的問題。 多數選民關切被併吞 「絕大多數、9成以上的選民在想的,不會是我想要統一,所以我要投給誰,不可能。他想的事情會比較接近於:到底今天我這一票投下去,會不會增加我被統一,或是被併吞的風險。」謝達文說,這是為什麼他們在報告中強調的是「強迫」這個字,被強迫統一才是台灣選民最擔憂的問題。 他說,對民進黨支持者來說,他們擔心的是,台灣好不容易才在經濟上逐漸與中國脫鉤,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如果走回舊的路線,是不是會增加被中共經濟脅迫的風險;而且在國際上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接受以所謂的九二共識作為談判前提,「是不是對國際上援助台灣反而是不利的?」 相反的,謝達文解釋說,對國民黨支持者而言,他們對中國議題的考慮,就可能是擔憂民進黨因其意識形態而不願與中國對話反而有可能導致發生戰爭的風險。 統一在台灣沒有市場 常在台灣各大媒體撰文,內容涵蓋台灣政治、選舉、人工智慧、科技、英國政治等各種議題的謝達文說,他與賴郁棻寫這篇報告的目的最主要是想對國際受眾傳達兩個主要訊息,一是「統一這件事情在台灣是沒有市場的」,無論1月13日的選舉結果如何,他都要提醒外國觀察者、外國媒體和分析人士,不能將選舉結果詮釋為是台灣人想要更親近中國或更親近統一的路線,而認為自主獨立沒那麼重要。 「No。這不可能,不可以這樣子詮釋。」他說,這其實牽涉到更複雜的問題,包括對九二共識及台海戰爭等因素的考慮。 謝達文說,另一個訊息就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在談論台灣政治及其涉及的中國的因素時,「不可以一概而論的把它講成說,就是pro-China(親中)或anti-China(反中),並沒有那麼單純。」 他說,在台灣每一次的選舉中,中國被談論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它是涉及台灣應該如何去抗衡中共的軍事威脅,還是關於經貿機會,台灣要「西進」做生意、淘金;或是關於台灣的自主及主權的問題,或是如何避免戰爭等等,「每一次中國問題被frame(談論框架)的方式都是非常不一樣的。」 謝達文和賴郁棻在報告中提到,早期國民黨政權在台灣戒嚴時期的確支持統一,但「那個統一必須是在國民黨的旗幟下,它從來沒有意圖要屈從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理」,而隨著台灣民主化與中國軍力日漸強大,如今這種想法也已不可得,今日的國民黨在此議題上立場也越模糊。 接受北京前提或增加被迫統一風險 「令某些選民擔憂的不是國民黨對統一所表達的立場,而是它會願意接受北京的前提,以及它相信中共會以誠信的態度來行事的假設。此外,也有一些選民擔憂國民黨的政策會增加台灣對中國的依賴。他們懷疑這些政策會讓北京有更多槓桿來破壞台灣的自主性,最終導致台灣被強迫與中國統一。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勝選的前景會引發這些選民的焦慮,甚至恐懼,當然他們會傾向支持民進黨。」報告說。 報告也解釋票投民進黨的含義,那是因為原本因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而成立的民進黨,為了挑戰支撐國民黨政權的中國民族主義而積極營造台灣人對本土的身份認同,許多人也因此尋求台灣正式獨立,但在面對中共軍事威脅與美國希望維持現狀的現實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顧慮最終還是贏過想要獨立的願望。 台灣獨立只是夢想 「民進黨內部對獨立的辯論也逐漸平息,一個新的憲法、一個正式宣布獨立和國家地位的公投,所有這些都已歸於歷史。」報告說。 報告提到台灣中央研究院2020年的民調顯示,如果不會引發戰爭,有60.4%的台灣人支持獨立。 「人們的確渴望獨立,但是戰爭的可能性阻止了原來一度最主張獨立的政黨繼續倡議這個主張。儘管正式獨立仍然是某些人的夢想,但它現在也依然僅此而已:一個夢想,而且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報告說。 中共面對台灣政治現實 《華爾街日報》2023年12月28日一篇報導說,雖然以往台灣選舉經常圍繞著台灣是否應該走向或遠離與中國統一,但「參與1月選舉的候選人全部同意,台灣對中國唯一的選擇是盡量拖延時間,現在的辯論在於如何拖延的問題。」 這篇以《中國面對台灣新政治現實:沒有朋友》為題的報道透過與三位候選人的訪談指出,台灣這次選舉無論結果如何,所有候選人對北京都抱著越來越高的疑慮。 「台灣這種政治風向的改變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呈現了一個冷酷的新現實。」報導說,在北京鎮壓了香港的異見後,台灣對「可能有一個以高度自治換取中國和平政治接管的安排沒有多少胃口了」,台灣人民自認為自己主要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減少到低於3%,「這也促使最熱烈追求與北京在政治上和平統一的政黨竭盡所能擺脫其『親中』標籤。」△
 
分享:
 
人氣:61,17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東北疫情兇猛!每天都有往火葬場拉人的車;娃兒在私人診所身亡,雙方私了
東北疫情兇猛!每天都有往火葬場拉人的車;娃兒在私人診所身亡,雙方私了
北京國際機場歸零! 20萬韓國人撤離北京 北京外國人越來越少!
北京國際機場歸零! 20萬韓國人撤離北京 北京外國人越來越少!
🔥磚塊搭手就碎
🔥磚塊搭手就碎
日本地震 粉紅歡喜!中國快遞盒上驚現針眼!中國房奴的夢
日本地震 粉紅歡喜!中國快遞盒上驚現針眼!中國房奴的夢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