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G7重建全球领导力 中共战略孤立
 
2023年5月24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2023年5月23日大纪元刊登王赫的文章《G7重建全球领导力 中共战略孤立》,文章强调指出,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的一大亮点,是其直击三大问题、建立共同立场,稳健地重建其全球领导力。 文章道,三大问题,第一是俄乌战争。G7领导西方对乌克兰支持之坚定与强大,大大超出了俄罗斯、中共的预料。2022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讯参与G7德国艾尔莫城堡峰会,今年则亲自赴会。G7的意志与实力,令世界为之一振。俄罗斯失败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核威胁。俄乌战争再次凸显核威胁问题。不仅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反复承受炮击、第7次停电、形势极其脆弱,普京暂停与美国签署的最后一份核武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而且,中共空前的核扩军,开始改变世界核战略格局(美国国防部预测,到2035年,中共将可能拥有1,500枚核弹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当前是数十年来核战争风险最高的时期。为此,这次G7峰会,单独发布一份声明——专门聚焦核裁军的《广岛愿景》,谴责俄罗斯,对中共在缺乏透明度和有意义对话的情况下扩充核武库表示担忧,指出整个世界都必须继续削减核武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是国际核不扩散框架的基石,必须坚持和恪守。解决核威胁问题非常艰难,但是,G7还是将此作为自己的一大责任,这是值得嘉许的。 第三,应对中共“系统性挑战”。5月20日提前一天发布的《G7峰会联合公报》,有两大进展。其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一致”,G7至少从抵御经济胁迫、对中国经济去风险化、台海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中国人权等等九个方面对中共发出了强烈信号。其二,如《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所指出的,该声明是G7对中共发出的最强烈谴责,以应对北京升高的威胁。 G7在以上三大问题取得广泛一致,相当难得。这表明G7正在重回国际舞台的中心。 文章道,大家知道,G7诞生于20世纪10年代,协助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冷战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G7进入了迷茫期。2008年金融风暴,G7遭重创,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宣布G20已取代G7的主要功能,成为协调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论坛。G7影响力明显下降。甚至,2019年G7法国峰会,由于分歧严重,史无前例地未能发表峰会公报;2020年由于分歧、疫情和美国大选等种种问题,2020年未能举行峰会。 拜登上台后,重整西方联盟,G7成为重头戏。2021年在疫情之中,G7恢复面对面的会晤。美国通过G7机制,推行美日欧三边协调,及其欧亚融合战略,取得重大进展。5月20日早些时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告诉记者,自拜登上任以来,经过成员国间两年半的协商,G7政策“趋同”了。例如,“公报将指出,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中共)的做法,但在一系列共同的要素方面,我们团结一致,保持一致。” 中共问题这次成为G7峰会的一大主题,是前所未有的。 中共问题进入G7会议公报,始于2021年。是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G7外长会议,首度公开批评中共,指出中共不仅“犯有侵犯人权的罪行”,还“利用经济影响力欺凌别国”;首度提及台海和平重要性,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卫生大会(WHA)。是年6月的G7峰会公报,四提中国。拜登政府一名匿名高级官员在峰会结束后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证实,七国集团领导人都认为一个愈发咄咄逼人的中共是真正的威胁,但在应该如何进行积极回应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2022年6月,在德国召开的G7峰会,认为中共和俄罗斯是他们所面临的主要的共同威胁,而“中国”一词在公报中出现了14次。路透社称,G7在公报中对中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 至于今年G7广岛峰会,联合公报20次提到中国。前两年“关注”的是对华具体议题,今年则是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其中。《日本经济新闻》说,可能会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访问,以及G7对中共的共同态度而被铭记。的确,尽管与中国的复杂关系,G7需要制定一个“多维的复杂政策”,但G7努力对中共形成一个统一方针。 事实上,中共对这一事态也有所预料。G7峰会召开前一周,中共派出国家副主席韩正、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外长秦刚、乌克兰特使李辉等密集出访欧洲,力图拉拢欧洲、离间欧美、破坏西方统一对华立场。结果却是落空。 文章还写道,这次广岛峰会,日本邀请了“全球南方”的代表国家印度、巴西、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论坛”(PIF)主席国库克群岛、非洲联盟(AU)主席国科摩罗,就是绕过中共。 有评论指出,这突显中共目前已处于战略孤立地位。
 
分享:
 
人气:27,78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