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前生欠下宿債 今世轉生償還(圖)
陳可常前生欠下宿債,今世轉生償還。

【人民報消息】宋高宗紹興年間,溫州有一秀才陳義,字可常,天資聰穎,博覽羣書。遺憾的是雖然他學富五車,然而三次科考均名落孫山,於是在京城請人看相占卜,以測前程。 算命先生說:「命有華蓋,卻無官星,只好出家。」先生的話引起他的回憶,原來陳可常小時候聽母親說過,生下他時曾經夢見一尊金身羅漢來投胎。 陳可常回到店裏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結算了房錢,就僱人挑了行李,徑直來到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做了行者(行者,即服侍方丈的侍者,在寺院服雜役,但還沒有剃髮的出家者)。 宋高宗吳皇后有一個侄兒,名叫吳琚,世稱吳七郡王。他是皇親國戚中難得的大才子,並且爲人重信講義,連敵國金國都很敬重他。紹興十一年五月初四,爲迎端午節,吳府包糉子,郡王明天要去靈隱寺燒香禮佛,供食齋僧。 第二天一早,郡王帶着隨從來到靈隱寺,將準備好的供食施散給僧衆。郡王閒庭信步,觀賞寺中景緻,忽然一抬頭,看見牆壁上有一首詩: 「齊國曾生一孟嘗,晉朝鎮惡又高強。五行偏我遭時蹇,欲向星家問短長。」 吳琚郡王見詩文有一股怨氣,經詢問得知是陳可常所作,於是問他寫詩的緣由。 陳可常說:「齊國有孟嘗君,養了三千門客,他是五月五日午時出生。晉國有個大將王鎮惡,也是五月五日午時出生。而我也是五月五日午時出生,卻落得個如此窮苦的命,所以寫下了那四句詩,自艾自嘆。」 郡王見他言語清亮,才情出衆,當天就派人去臨安府僧錄司討了一道度牒,陳可常正式剃度爲僧,就以他的字「可常」,作爲佛門法號。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年,又到了五月初五。吳郡王又要去靈隱寺齋僧。因陳可常詩詞寫得很妙,郡王心中歡喜,將他帶回府中拜見兩國夫人。郡王給夫人剝糉子,並遞給陳可常一個,要他做「糉子詞」,詞牌還是《菩薩蠻》。 陳可常揮毫寫下一首詞,曰:「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葛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郡王見了大喜,傳旨喚出新荷,叫她唱陳可常的這首新詞。新荷唱起繞樑之聲,衆人聽得如癡如醉。郡王又讓陳可常爲新荷做一篇詞,還是《菩薩蠻》。 陳可常寫道:「天生體態腰肢細,新詞唱徹歇聲利。一曲泛清奇,揚塵簌簌飛。主人恩義重,宴出紅妝寵。便要賞新荷,時光也不多!」 王府衆人都很歡喜陳可常的到來,直到曲終人散,郡王才讓陳可常回靈隱寺。 時光飛逝,轉眼又到了端午節。郡王崇佛,一如既往準備到靈隱寺。不料老天下起傾盆大雨,郡王吩咐主管去齋僧,順便帶陳可常回府上看看。 王府主管齋僧後,請長老允許他帶陳可常回郡王府。不巧的是,陳可常得了心病,臥床不出。他實在去不了,於是寫了一封書信,請王府主管轉交給郡王。郡王拆開一看,信上寫着一首詞,詞牌仍是《菩薩蠻》,全詞曰: 「去年共飲葛蒲酒,今年卻向僧房守。好事更多磨,教人沒奈何。主人恩義重,知我心頭痛。待要賞新荷,爭知疾愈麼?」 郡王喚新荷出來唱唱小曲兒,管家老婦回稟說新荷懷孕了。郡王一聽大怒,王府怎會出現這等醜聞。經五夫人勘問後,新荷招供說是和陳可常私通所致。 郡王想起信中的詞「待要賞新荷,爭知疾愈麼」,怒罵道:「這禿驢詞內都有賞新荷的詞句。他不是害甚麼心病,害的是相思病!今天他自覺心裏有虧,不敢到王府來見我!」身爲僧人不守清規,郡王一聲令下,派人吩咐臨安府捉拿陳可常。 陳可常隨着衙役來到臨安府。府尹升堂問案,陳可常一再否認:「根本沒有這事。」 府尹不聽他分辨,喝令一下,一班衙役舉棒就打,把陳可常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郡王原本想殺了陳可常,只因愛惜陳可常滿腹文章,不忍心下手,只是下令關在監獄裏。 印鐵牛長老獨自思考着,陳可常是個有德行的和尚,平常連寺門也不出,只是專心地在佛前看經。唯獨被郡王府叫去了半天,不到晚上就回來了,又不在王府中夜宿,怎會生出這等禍事?其中必有蹊蹺。 印鐵牛長老進城請住持槁大惠長老一同到王府爲陳可常討饒。郡王不許僧輩爲他辯解,請兩位長老回去。臨別前,印鐵牛長老說:「郡王,此事日久自明。」 郡王到底是個仁厚之人,只想給他們一個教訓,並不想趕盡殺絕,於是令臨安府將陳可常、新荷從輕發落即可。 府尹判決:陳可常,要追回度碟,杖打一百後,發回靈隱寺,轉發到寧家當差。新荷待產子後,要杖打八十,發錢塘縣轉發寧家,追回原錢一千貫給郡王府。 印鐵牛長老接回陳可常,滿寺僧衆都不想接納他,說他玷辱佛門宗風。長老只是對衆僧說:「此事必有蹺蹊,久後自明。」長老令人在山後搭了一間草舍安置他,讓他養傷。 新荷要償付一千貫給郡王府,她的父母拿不出這筆錢,就讓女兒湊私房錢。新荷說:「這錢自有人替我出。」 原來,她與郡王府都管錢原私通。錢原見新荷懷孕,恐怕姦情泄漏,於是讓她栽贓陳可常,並答應日後定會出錢娶她,贍養她家。新荷父母去找錢原。錢原賴賬,死活不承認,反而把新荷父母辱罵一通。 錢原欺心不招,新荷自知上當受騙,隨父母向郡王供出實情,郡王遂即下令臨安府捉拿錢原。這場誣陷案,終於水落石出。 陳可常在草棚中養傷,一轉眼又到了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他沒有再寫《菩薩蠻》,而是寫下了《辭世頌》,其中有一段是說: 「爲前生欠他債負,若不當時承認,又恐他人受苦。今日事已分明,不着抽身回去!……」 寫完《辭世頌》,陳可常走出草棚,在泉水中沐浴後,就結跏跌坐圓寂了。長老辦理陳可常後事,正準備火化,王府來人要請陳可常,得知陳可常圓寂的消息。王府主管希望,不要火化,等郡王過來瞻仰最後一面。 陳可常圓寂,郡王心中大慟。次日,他帶着夫人來到靈隱寺親自拈香,瞻仰陳可常最後一面。 印鐵牛長老投下了火把,隨着燃燒的烈火,衆人看見火光中現出陳可常的影像。陳可常謝過衆人,說:「只因我前生欠下宿債,今世轉生償還。今天我就要回歸仙境,不再駐留人間。我是五百尊羅漢中的常歡喜尊者。」 (作者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化」,杜若改寫)△ (有刪減)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英國警察束手無策的離奇失蹤案 竟這樣破了(圖) 2022/3/14 (234,067次)
詛咒成真!美女瑪蘇麗的傳奇故事(多圖) 2022/3/9 (242,653次)
中共部級強姦犯被抖落出來 俄陷入沼澤不拔腳(多圖) 2022/3/7 (378,964次)
人間是地獄的入口!幾個我無法忘卻的小故事(多圖) 2022/2/28 (271,331次)
原來普京入侵烏克蘭是爲了這個(多圖) 2022/2/27 (463,023次)
小笑話:聽江蛤宣講「三個呆婊」時的注意事項(圖) 2022/2/24 (319,865次)
中共極可能因這事觸怒軍人而完蛋(多圖/視頻) 2022/2/22 (433,743次)
奇聞!"睡着的預言家"比醒着的人明白(圖) 2022/2/19 (229,973次)
小笑話:圖中有答案 江蛤有幾個蛙姘(圖) 2022/2/17 (298,058次)

不吐不快!當江蛤堂妹心裏不平衡的時候(多圖) 2022/2/13 (453,838次)
寫到最後這句 我哭了(圖) 2022/2/12 (368,777次)
習近平冬奧會穿防彈服凸顯二十大唄唄自信(多圖/視頻) 2022/2/10 (453,981次)
貓狗與人!看看這些真實的神緣吧(多圖) 2022/2/7 (254,543次)
一位太子黨:我的奇事和他們的奇蹟(圖) 2022/2/4 (481,658次)
驚人內幕:中共諜海最大慘敗 鄧文迪被拋出(7) (多圖) 2022/2/1 (388,126次)
真實神奇的田三牛轉世經歷(圖) 2022/1/28 (226,490次)
上帝爲何不獎賞好人 爲何不懲罰壞人?(多圖) 2022/1/17 (638,516次)
驚人內幕:中共諜海最大慘敗 鄧文迪被拋出(6) (多圖) 2022/1/15 (396,550次)
揭開詛咒的謎底!在兩個悲慘故事發生之後(圖) 2022/1/14 (263,205次)
宋祖英與江大蛤蟆的生死苟活(多圖) 2022/1/13 (664,089次)
韓亞飛機失事 爲何這一家均無恙(圖) 2022/1/12 (225,409次)
驚人內幕:中共諜海最大慘敗 鄧文迪被拋出(5) (多圖) 2022/1/11 (386,123次)
車禍醒來 澳洲男中文流利 成電視明星(圖) 2022/1/7 (218,953次)
天目擋不住:盲人雕刻師與盲人畫家不盲(圖) 2022/1/2 (225,390次)
美國龍捲風對這兩家人爲何不要不要的(多圖) 2021/12/30 (215,809次)
美麗模特多重性格 原來是22鬼輪流上身(圖) 2021/12/28 (234,399次)
黑色幽默:羅浩對老婆"太清純"持保留態度(圖) 2021/12/27 (346,201次)
一個種豆得豆的真實故事(圖) 2021/12/26 (288,156次)
聖嬰誕生之日 爲何再提4千年前天火焚城(多圖) 2021/12/25 (230,921次)
一諾千年!隨着歌聲走進李白的故事(多圖/視頻) 2021/12/22 (206,668次)
刊登這張圖片 習近平的處境就一目了然(多圖) 2021/12/20 (426,289次)
驚人內幕:中共諜海最大慘敗 鄧文迪被拋出(4)(多圖) 2021/12/18 (378,578次)
啊!前世怎樣的故事 讓今生牽手出孃胎(多圖) 2021/12/17 (178,904次)
帶着上天的囑託!文藝復興時期藝壇巨匠米開朗基羅(多圖) 2021/12/14 (284,112次)
外星人爲何要往她丈夫生殖器裏塞東西(多圖) 2021/12/12 (291,85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