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图)
 
智真
 
2020年6月12日发表
 
古人认为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原则,而行善、行道之人才是真正有福的。

【人民报消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以道德和伦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邻里关系。古语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古人认为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原则,而行善、行道之人才是真正有福的。古代仁人君子善待、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留下许多小故事。 陶渊明移居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一首《移居》诗中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他选择移居南村是因为看中这里有很多「素心人」,希望能和这些人朝夕相处。「素心人」是指内心纯净、朴素之人,陶渊明每日躬耕陇亩、赋诗言志、安于贫、乐于道,也正是这样的人。 诗中还记述陶渊明在南村与邻居的友好关系:「邻曲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他常与邻居们一起探讨诗文与人生,大家直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了好文章一同欣赏,有了疑难不解的问题互相切磋分析。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的邻里关系使彼此之间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获益匪浅。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自己的猪,很愧疚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品性的赞扬。 訾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发汗的瓜能治病。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救治了很多人。 訾汝道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再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訾汝道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杨翥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很喜欢驴子,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 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 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邻居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参考数据:《董正别传》、《元史.訾汝道传》、《育德古鉴》)△ (有删减)

 
分享:
 
人气:17,97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