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非(图)
 
2020年4月8日发表
 



蘧伯玉时时以内省为念,内省而知「非」,从而改过迁善。

【人民报消息】「四十九年非」典故的主角叫蘧伯玉(名瑗,蘧为氏,姬为姓,伯玉为字),春秋卫国人,和孔子同一时代的人物。《淮南子》说蘧伯玉五十岁知自己过去四十九年非。

蘧伯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从春秋时代的一个晚上说起。那天夜里,卫灵公和夫人还在谈天未眠。四下寂静中,他们听到一阵车声辚辚,从远趋近,一辆车子正朝向王宫这边驶来,到了宫门外瞭望的楼台前,车声停了一会儿才又响起,这时车已经进了宫阙了。

卫灵公问夫人:「知道是谁吗?」

夫人答说:「此人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说:「何以知道?」

夫人说:「臣妾听闻蘧伯玉遵礼合节,过公门则下车、见君主之马则抚式(车上之横木),表示崇敬之意。据臣妾的认识,世上的忠臣与孝子们,不会特地在人前装模作样标榜礼仪,也不会在人看不见的暗处违反道德准则。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呀!仁而有智,事事诚敬,这样的人即使在昏暗不明的地方也不会废礼的,所以我知道是他。」

卫灵公派人去看个究竟,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这样的仁德君子能以德化邦,《淮南子》说他「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泰族训》)。

晋国的公卿赵简子一度想要攻打卫国,但有人提醒他说卫国有蘧伯玉为政,于是赵简子就放弃了。

《淮南子.原道训》有蘧伯玉「四十九年非」的名说,说他日日月月都谨慎内省己身的过失,善于忏悔迁善,今年悟到去年作的是错的,每年忏悔改过,「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

《论语.宪问》中有一段相应的记载。蘧伯玉曾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问他说:「蘧先生最近在做些什么呢?」

使者答:「他想减少错误,但还没做到。」

使者离开以后,孔子间接赞赏蘧伯玉力求寡过的努力。

可见蘧伯玉时时以内省为念,内省而知「非」,从而改过迁善。他的仁德是透过后天日积月累的修行而来的。宋代苏轼也向蘧伯玉的内省改非看齐:蘧瑗知非我所师(《次韵曹九章见赠》)。

后代以「蘧瑗知非」比喻人不断反省,改过迁善,重新做起的意思,「四十九年非」也成了有名的文化典故。△

 
分享:
 
人气:23,59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